APP下载

韩佳龙:为志愿军老战士留下珍贵影像

2023-12-08大麦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29期
关键词:老战士志愿军老兵

大麦

自2020年起,韩佳龙在3年时间里,为172位志愿军老战士留下影像,他也因此被称为追“星”摄影师。之所以开始这项计划,要从韩佳龙的一个遗憾说起。

韩佳龙的爷爷韩俊英曾是一名志愿军战士。“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爷爷就过世了,但家里却没有爷爷什么照片。后来,我大学读了摄影专业,却再也没有办法给爷爷拍照了。”韩佳龙回忆,自己年幼时,爷爷常常讲起战争期间的故事,对于军人的崇敬之情也是在那时种下的。

三年前,大学刚毕业的韩佳龙,萌生了为志愿军老战士拍照的想法。“既然我已经不能给爷爷拍照片了,那我能不能给他的战友拍?”

同年10月,韩佳龙把大学勤工俭学赚的钱全部用于购置设备,在陕西咸阳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支持下,开始了拍摄。起初,老战士们都穿着自己的便服,韩佳龙感觉“不符合他们的形象”,于是,他便联系、采购志愿军服装。韩佳龙回忆:“虽然当时只有三件衣服,每个老战士换着穿,但他们很开心。”

让韩佳龙感到难过的是,就算他的脚步再快,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我们很多时候和老战士约这周拍照,可能下周他就离开了。我们的拍摄过程是在不断地去认识更多的志愿军老战士,然后又不断地告别他们。”

陕西咸阳的志愿军老战士贠正喜,在拍摄时身体状况已经很差,韩佳龙曾一度犹豫是否要继续拍摄。在老人家属的请求下,他完成了拍摄。可就在拍摄结束3天后,贠正喜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韩佳龙把志愿军老战士的故事发布在网络平台后,除了获得网友的点赞外,还收到不少志愿军老战士家属的邀约。2023年2月,一份邀约让韩佳龙的拍摄计划第一次走出陕西。

起初,韩佳龙曾有过犹豫:“距离实在太远了,1300多公里,开车要15个小时左右,那会儿我们也没有任何资助,全靠自己。”但最终,韩佳龙还是决定千里赴约。

向韓佳龙发出邀请的是余绍礼的小女儿余德红,她说:“他(韩佳龙)是带着情感去做这件事情的,我就想联系一下。父亲对志愿军这个群体是有归属感的。”她的父亲余绍礼已经90多岁了,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人,他的肖像照是在医院的病房中拍摄完成的。当韩佳龙给病床上的余绍礼穿军装时,甚至能听到医院的仪器在滴滴滴地响。“医院已经给老人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了。我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心情都很沉重,这次拍照,可能就是给老兵的后人留下一个可以永远怀念的东西。”

拍摄一周后,余绍礼老人出院,韩佳龙却没有返回陕西。

原来,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统计,攀枝花市内尚在世的志愿军老战士有上百人,韩佳龙开始一位一位地寻访拍摄。就这样,他和同伴在攀枝花待了三个多月,记录了113位老战士的故事。

令韩佳龙没有想到的是,记录志愿军老战士的视频受到很多年轻人的欢迎。有人赞他是“真正的追星人”,也有人以实际行动来助力,“很多初中生和高中生说,大学期间就要过来当志愿者。”

目前,韩佳龙放下所有工作,成立了“爱星青年公益服务中心”,一门心思只做老战士的记录工作。他说,自己所做的就像一种回馈:“我们反馈一份爱之后,老战士们给我们的反馈是成倍的。我们做这件事情类似于历史的记录,我觉得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把它留下来。”

【速写文段】

70多年前,这些志愿军老兵冒着枪林弹雨选择负重前行。70多年后,韩佳龙和他的伙伴们“与时间赛跑”,为老兵存照,是另一种负重前行。一个人的是故事,一百个人的是历史,韩佳龙拍摄的志愿军老兵照片,和照片背后那段闪耀着英雄荣光的烽火岁月,激励着我们铭记英雄,奋勇前行。

【适用文题】铭记;爱的回馈;照片;有一句话在心头;______给了我力量……

猜你喜欢

老战士志愿军老兵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老战士
老兵
生日一过,老兵就要走了
一腔热血慰英烈——记抗美援朝老战士郑尚元
闪光的“老战士”
志愿军战俘在美军集中营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