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劳育”融合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023-12-04彭海虹山西省介休市张兰镇第一中心幼儿园

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劳育劳动幼儿园

彭海虹 山西省介休市张兰镇第一中心幼儿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时代新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幼儿园立足地域环境和园本实际,建构“劳动+”多维课程体系,坚持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让幼儿在感兴趣的保育教育活动中,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体验,从而加强劳动锻炼,以“劳”启智,“五育”融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提升园所品质 教育理念先行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并把“劳”写入党的教育方针,与其他“四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进入新时期,劳动教育在幼儿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对劳动教育认识简单化,觉得劳动教育就是单纯的体力活动;将劳动教育内容割裂化,“劳动”和“教育”两张皮,没有延伸到其他领域;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化,尚未开展真正的劳动教育;幼儿园、家庭、社会协同合力不强,有些家庭对幼儿劳动教育不重视,甚至有包办代替的倾向。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幼儿园立足本土实际和乡村特色,不断提升和改变保育教育工作人员和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当中,逐步形成幼儿园“劳动+”多维课程体系,实施“五育”融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倡导幼儿园劳动教育应以培养‘未来生活小主人’为总目标,努力让幼儿在劳动体验中爱上劳动,点亮未来生活,学做未来生活的小主人。”

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保育教育全过程,幼儿通过劳动教育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是“劳动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注重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让幼儿在劳动中体验、学习、成长、锻炼。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幼儿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比如种植、养殖、采摘、手工、模块拼装等,这些活动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因为劳动教育具有特殊重要性,只有认真开展劳动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幼儿园结合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农村的多种教育资源,让广大教师树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资源观和价值理念。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提升园所品质,教育理念先行,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其本质在于融合,坚持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融合,构建“劳动+”多维课程体系和幼儿园劳动教育文化,促进幼儿美好体验,全面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

二、劳育融入课程 蕴涵教育契机

我们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劳动教育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教育内容的融合,注重劳动在生活中的养成教育,为幼儿提供劳动的机会,以促进幼儿勤动手、乐助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构以生活化、趣味性为特点的课程内容,实施以幼儿活动体验为主要方式的“园本课程”,凸显以动态化为原则的课程模式。

(一)在课程中注重幼儿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和生活,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种植园的意义,教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找寻、观察各种小菜苗的成长过程,幼儿通过前期铺垫,了解了很多知识:“菜园里有好多小花和蝴蝶。”“有小白兔最喜欢吃的胡萝卜。”“小菜苗和我们一样,也有爸爸妈妈吗?”“葫芦藤上可以结出多大的葫芦啊?”在幼儿眼里菜园不仅仅只有泥土和蔬菜,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教师捕捉幼儿的“哇”时刻,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

阳光灿烂的时候,小朋友围坐在树下,一边和小伙伴交流,一边用画笔在画册上设计着属于自己班级的菜牌,还根据自己班级承包的菜园,设计出菜园路线,为了让别的小朋友知道这里种了什么农作物,幼儿在画板上画下菜园里的种植品类,这样就可以告诉大家这里种下了什么种子。

整个过程中,幼儿的表现欲望大大提升,优势特点也得到了互补,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绘画能力强的幼儿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他们心中设想的标牌,动手能力强的幼儿想办法找来各种各样的工具、材料固定班级的标识,那场面既温馨又和谐。

这样,幼儿园运用体验式的课程形式,让幼儿运用各种技能与智力开发相结合,在活动中获得成长和快乐。

(二)在课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增强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性。从小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学习初步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培养幼儿最好的劳动习惯,教师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对一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是非常感兴趣的、易于接受的,但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就需要耐心细致的指导和长期的坚持,这一点教师一直非常注重对幼儿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依托游戏,有分工有合作,有的负责挖土,有的负责播种,有的负责浇水,忙得不亦乐乎。幼儿用小小的双手,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这些小小的种子一天天长大、开花、结果。同时,在播种、锄草、收获时节,教师还带着幼儿到附近的农田、大棚、菜园里去参观,参加一些简单的劳动,以此培养幼儿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就这样从课堂走进实践,幼儿全程参与,见证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果实的来之不易,幼儿在劳动活动中,形成了积极的劳动态度,争做爱劳动、擅创造、乐生活的未来生活小主人。

(三)在课程中投放合适的活动材料,优化劳动环节,提升劳动教育品质

“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在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结合幼儿园园本课程投放适当的劳动材料,创造和谐的劳动氛围,推动劳动游戏的开展。比如,教师在菜园里投放小铲子、小锄头、小耙子、水桶、水勺、小喷壶等劳动工具;投放观察记录表、放大镜、雪糕棒、绳子、软尺、剪刀、手电筒等观察记录工具;让幼儿在劳动中体验着、收获着,在观察中对比着、记录着。为了不让自己种的植物被小鸟伤害,幼儿还积极想办法,提出了扎稻草人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看着自己的小菜园和威风凛凛的稻草人,幼儿特别开心。

加强幼儿的美好体验,提升劳动教育品质,劳动教育不是让幼儿单纯地体验吃苦和纯粹地消耗体力,而是通过教育过程中的美好体验来提升教育品质,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享受接受教育的愉悦感。同时,幼儿园劳动教育融入了美育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懂得“劳动是光荣的,是一种崇高、伟大、美丽的活动”,鼓励幼儿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四)在课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喜爱游戏,好奇是他们的天性。幼儿园注重幼儿动手实践、手脑并用,以幼儿在日常生活劳动、课程劳育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为研究主题,鼓励和引导幼儿在手脑并用中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培养创新思维。例如,幼儿看到苹果树和葫芦架离得很近,就突发奇想,“可不可以让葫芦长在苹果树上”,问题提出以后,立刻得到很多幼儿的回应,他们开展了热烈讨论,于是他们找来梯子,在苹果树的树枝和葫芦架之间架了几根小竹竿,然后把葫芦藤绕到竹竿上。就这样,幼儿一天天观察着,现在一个大大的葫芦真的长在了苹果树上,望着自己的成功,幼儿高兴地围着苹果树蹦蹦跳跳。通过实践,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幼儿创造的兴趣和热情。

就像胡华老师说得:“这段时间,不论是幼儿还是教师,大家像农民一样置身于天地之间,体会劳动的乐趣;寻找生活中最朴素的快乐,在农耕中感受心灵的宁静”。幼儿在“一米菜园”里感受心灵的纯净,增长着智慧,强健着体魄,艺术美也得到了升华,他们和菜园一起快乐着、成长着,在自己的地盘里按季节播种着、劳动着、收获着……

(五)立足乡村实际,探索“园本课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幼儿周围世界,首先就是那包罗万象的现象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世界。”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一蜂一蝶,成为幼儿打开自然世界的一扇窗户。

幼儿园结合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厚的乡土特色,结合贯彻落实《纲要》,逐渐形成了“关爱、成长、幸福”的园所文化,积极探索适宜农村、适宜园本的课程改革,致力让农村的幼儿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幼儿园占地面积广阔、植物多种多样,周边有大面积农田,自然环境良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幼儿与自然的接触与互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从幼儿经验出发,逐步探索“回归幼儿园的田园课程”,并被列为晋中市幼教科研课题。自然、生态、童趣、探索,将教育融于自然,让教育植根于自然,让儿童自由、幸福地成长。

我们在幼儿园西边的空地上建起了“一米菜园”,这里是幼儿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小天地,它蕴含着无限的教育契机,幼儿园的劳动课程也在这里悄然而生。小小种植园是幼儿释放天性、挖掘潜能、锻炼意志、丰富视野的最佳领地。在“一米菜园”里,幼儿戴着草帽,穿着雨鞋,身着舒适的衣服和土地亲密接触,体验着学习、付出、收获和成长的快乐,实践着“五育”融合的“园本课程”。

三、多方协作共育 以劳浸润童心

(一)营造适宜环境,让幼儿劳有所获,动有所得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结合“劳动教育”课程,立足幼儿园实际,因地制宜地走勤俭办园之路,追求低成本、高效益的幼儿教育目标。

在室内,我们为幼儿创设“自己动手区”,投放一些生活材料,幼儿进行自主游戏,随时可以进行如系鞋带、穿衣服、扣纽扣、拉拉链、叠被子、穿针引线等游戏性练习及小比赛活动。

在户外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乡村特色化的劳动教育环境。教师结合本园现状,利用幼儿园靠墙的长廊,根据幼儿的需求对活动环境进行实地设计、讨论、规划、修整、改造,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创设了丰富的包含地方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活动环境,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充分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乡村特色化教育环境。

因此,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幼儿园都为幼儿营造了随时随地可以开展劳动教育的环境,让幼儿玩中学、玩中做、玩中乐。

(二)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之中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也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幼儿园将劳动教育巧妙地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做,既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又让幼儿的劳动技能得到锻炼。自我服务劳动意识方面,我们注重幼儿从小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集体服务劳动意识方面,我们注重培养幼儿在自我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服务他人、服务集体。如幼儿轮流到食堂打饭菜,为大家服务。在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性、鼓励性的话语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意识,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组织开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教育活动中,教师也适时渗透一些劳动教育内容与之融合,得到了强化教育的效果。

(三)家园积极配合,同步劳动教育要求

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幼儿园和家长要经常保持联系,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理念,鼓励家长积极配合,达到家园同步的要求。

现在的家庭,由于家长的过度宠溺,家里会出现一个“活神仙”,这个“活神仙”神机妙算,会在特定的时间解决幼儿的所有需求。例如:幼儿正在看绘本,“活神仙”就会及时地按时按点送上一杯温度刚刚好的开水;幼儿想玩手机电子游戏,就会无节制地让其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世界;幼儿想吃的水果,已经削好皮,切成块,甚至喂到幼儿的嘴里,有的甚至直接榨成果汁让幼儿喝,导致幼儿牙齿缺乏锻炼,咀嚼无力等行为。为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专家进课堂、家园联系栏、家访、微信班级工作群等多种渠道,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讲给家长,请家长对照反思,在家里多给幼儿创造劳动的机会,例如: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服、穿鞋、叠被子;自己收拾房间、书包、物品,并且创造机会让幼儿帮大人做家务,如帮剥蒜、摆碗筷、拿勺子、扫地等,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幼儿的生活技能,让幼儿身心愉悦,也可以通过劳动体会家人的辛苦,逐渐养成体贴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四)开展社会共育,拓展劳动空间

幼儿园利用周边环境,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组织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盘活教育资源,拓展劳动内容,创设幼儿园以外的劳动教育空间。例如,在幼儿园周边有许多玉米地,到了秋天玉米收获的季节,教师会带着幼儿一起去帮农民伯伯收玉米,幼儿小小的身影在田间劳作,将玉米棒捡起来抱在怀里任由汗水悄悄地流下来都顾不上擦一下,回到班里,他们会分享劳动心得:“好累呀”“好渴呀”“真热,汗水留下来都不知道”“流到眼睛里的时候很不舒服”“劳动真辛苦”……就这样,让幼儿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者的辛苦,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同时,我们在幼儿园附近与食品厂或农户联合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幼儿到食品厂参观食品生产制作过程,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了解食品经过许多程序才能生产出来,使幼儿更加珍惜劳动成果。

四、赋能教师发展 优化教育资源

(一)课程赋能,驱动教师成长

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有意识地将劳动融入自己的课程中。通过系统的知识培训,来提高教师和保育人员劳动教育的指导能力和观察能力。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从“五育”融合的内涵、劳动概念的演变与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构架就“基于空间”的高质量劳动教育等方面,为教师带来以“五育”融合推进高质量劳动教育为主题的专家讲座,让教师了解到,“五育”融合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新时代的以整体思维、融合思维和辩证思维为根基的育人新理念,也是着眼教育创新发展的育人新路径和新挑战。

(二)技术赋能,助力教师智慧

教育必须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变化,才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时代新人,幼儿园为教师提供实践学习和操作课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和经验,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同质、互助、共享”的学习与沟通平台,打造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体系,构建让智慧“面对面”、研究“心连心”、成长“手牵手”的共创互融共生教育共同体,丰富教师技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时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创新保育教育手段,开启教师智慧,因材施教,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实施多元评价 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幼儿园依据《纲要》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对照幼儿园“劳育+”多维课程体系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幼儿园构建“劳育+”多维课程体系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是为了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幼儿园按照《纲要》中“教育评价”的要求,逐步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将静态的评价调整为动态评价,将终结性评价调整为过程性评价,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教师关注幼儿的学习变化、成长过程,综合采用观察、交谈、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让课程与评价连接起来。这样,教学评价成为反馈,教师通过反馈进行自我调整,改进保育教育工作。

同时,避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注重评价的个性化和真实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幼儿的学习表现、劳动风格以及在每个领域中幼儿各方面的表现;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也从原来的单一性评价变为涉及多个领域的多元评价。教师、家长、幼儿乃至全体员工都是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一分子,大家通过幼儿园的劳动教育,阐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反思,人人探索。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劳育+”多维课程体系在幼儿园不断完善。就这样,幼儿园将劳动教育融合在幼儿园各个方面,珍视幼儿在生活、游戏、劳动中的进步表现和不断增值,积极进行师幼互评、幼幼互评、多方联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傅雷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劳动教育,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必要,人的一生与劳动息息相关,爱劳动的生活才会更温暖。”劳动教育在幼儿园的有效融合与实施,不仅让幼儿在实践中收获了知识,体验到了快乐,更提高了幼儿的劳动意识、合作意识,增强了动手能力、劳动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了幼儿自信自立、积极乐观、敢于创新、坚强勇敢、乐于合作、崇尚劳动等优秀品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劳育”融合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初心,以培养幼儿的劳动素养为重点,以评价引领劳动教育提质增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完善“劳动+”多维课程体系,做到“五育”融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劳育劳动幼儿园
We reap what we sow校园农耕育英才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魔法农学院:立德涵育 建构劳育魔力
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培育路径探究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