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法视阈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护问题分析

2023-12-01

法制博览 2023年30期
关键词:劳动法权益用人单位

刘 琳

成都师范学院招标采购中心,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到社会中去寻找自己的职业道路。然而,就业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不公正、不合理的待遇,甚至出现违法行为,导致高校毕业生的权益受到损害。因此,如何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保护,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成为了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劳动法保护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需要基于国家劳动相关法律法规,进而研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根本上避免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问题,而这也为高校毕业生科学选择就业岗位、促进自身实现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劳动法保护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规定了雇主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的劳动保障和权益保护,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在就业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往往会被迫接受较低的工资待遇和较劣的工作条件,缺乏与其受教育程度相符合的工作机会。这种情况下,雇主往往会利用高校毕业生的弱势地位,强制要求高校毕业生加班、减薪等,而这些做法与《劳动法》中有关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规定是相悖的。其次,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许多雇主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背景持怀疑态度,甚至拒绝雇用高校毕业生。这种现象在招聘中尤为明显,许多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标准要求过高,往往要求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毕业生的能力和发展空间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劳动权益。首先,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推动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对违法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其次,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注度,推动用人单位提高对高校毕业生的认可度和尊重度。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劳动法保护的重要意义

首先,高校毕业生初入职场,往往缺乏职业经验和社会阅历,容易被用人单位压榨和侵害其劳动权益。如果没有劳动法的保护,用人单位可能会利用高校毕业生的无知、缺乏经验等因素,采取不合法、不公平的用工方式,限制其获得应有的报酬和福利待遇,甚至侵犯其人身安全和尊严。因此,劳动法保护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其劳动权益不受侵犯,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有尊严地生存和发展。其次,劳动法保护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一种保障机制,使其能够在工作中享有公平的机会和条件,获得更好的培训和晋升机会。用人单位如果能够按照法律规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公平的竞争机会和合理的晋升途径,就能够促进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高其职业水平和竞争力。再次,在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之间,劳动法保护不仅是对劳动者的保护,也是对用人单位的约束和规范。如果用人单位不按照法律规定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公平、公正的对待,不给予其应有的报酬和福利待遇,那么这些用人单位可能会遭受舆论谴责、政府处罚,甚至被迫面临经济赔偿和法律责任。与此相反,如果用人单位能够遵守劳动法规,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公正、公平的对待,那么这些用人单位将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营基础[1]。最后,在劳动法保护的制度约束下,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之间的劳资关系将会更加公平、稳定,减少了劳资纠纷的发生,从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劳动法不仅能够保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其职业发展,也能够促进用人单位的健康发展,维护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劳动法保护的实施,加强对劳动法的宣传和普及,建立健全的劳动法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实现双方的共赢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劳动法保护问题

(一)平等就业机会问题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中一批富有潜力的人才,在学习期间经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具备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对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民族、宗教信仰、年龄等因素作为录用、晋升、调配等用人决策的依据。这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依据其个人能力和素质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不受其他非法因素的干扰。一些用人单位可能会存在以性别、民族、宗教信仰、年龄等因素歧视高校毕业生的现象。例如,有些单位认为女性不适合从事某些行业或职业,年龄较大的毕业生会被认为在就业过程中不够有活力和竞争力等。这些不合法的歧视行为违反了劳动法中的平等就业机会原则,也削弱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一些用人单位可能会通过其他非法手段,如索要“关系费”“面试费”等方式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这些非法手段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也剥夺了高校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机会,严重影响了整个就业市场的公正和透明。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必须遵守平等就业的原则,不得以性别、年龄、种族、地域等因素歧视求职者。同时,政府还应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平等就业原则的用人单位予以处罚。其次,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自身权益和维护方式,并积极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再次,用人单位应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平等就业的理念,从自身做起,提高对毕业生的尊重和关注,招聘过程中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歧视行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最后,社会应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关注和支持,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平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让高校毕业生在平等的就业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综上所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劳动法保护的平等就业机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平等就业的原则和价值。

(二)合同签订问题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签订劳动合同是其走向职场的第一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履行合同签订程序,保护高校毕业生的劳动权益。

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是书面形式。双方应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等条款,确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工资是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劳动报酬,也是其生活保障的重要来源。因此,合同中应明确工资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以及奖金、津贴、加班费等其他与工资相关的内容。合同中还应明确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休假制度等条款。高校毕业生应在签订合同时注意合同内容的合理性,避免签订一些不利于自己的条款。一方面,用人单位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不得限制高校毕业生的劳动权利,如工资、工作时间、休假等;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还应尊重高校毕业生的人格尊严,不得作出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等行为[2]。高校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也应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不签订不利于自己的条款,如过低的工资待遇、过长的工作时间、不合理的工作要求等。

(三)工资保障问题

高校毕业生是面临着就业压力的人群,他们希望在找到理想的工作后,能够获得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劳动法保护。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保障工资收入是最重要的就业问题之一。

首先,在我国《劳动法》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提供工资保障,保障其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因此,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削减或拖欠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报酬。其次,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拒不支付高校毕业生的劳动报酬,高校毕业生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这是由于《劳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拖欠和变相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不得降低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因此,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诉讼或其他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最后,一般来说,高校毕业生可以向用人单位直接反映和要求解决工资问题。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解决,高校毕业生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法院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工资保障是其就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工资保障。高校毕业生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需要了解自身的权益和维权渠道,同时积极参与维权活动,以确保自己的劳动权益得到维护。

(四)工作时间和休假问题

首先,对于需要超时工作的情况,用人单位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加班报酬或者安排补休。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合理安排,不得违法超时工作或者违反规定安排休息时间。其次,一般而言,每年劳动者享受带薪年假的时间不得少于5 天,而对于连续工作满1 年以上的劳动者,年假时间应相应增加。此外,根据国家规定,对于女性劳动者,用人单位还应为其安排带薪产假和婚假。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的休假问题,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合理安排,不得违法拖延或者限制高校毕业生的休假权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高校毕业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投诉举报可以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同时,劳动监察部门也会依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如果确实存在用人单位违法的情况,劳动监察部门将会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并保障高校毕业生的权益。

(五)安全保障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这些新生代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应得到法律的保护。在此过程中,劳动法保护的安全保障问题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是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用人单位应提供安全保障

作为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应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安全保障,确保高校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这不仅是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权利。

首先,用人单位应做好职业卫生安全工作。在高风险职业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用品,确保高校毕业生的人身安全[3]。其次,用人单位应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工作风险和应对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也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和健康。最后,用人单位应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在工作场所中应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高校毕业生在工作场所中的安全和健康。

2.对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导致高校毕业生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高校毕业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并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首先,高校毕业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劳动监察部门将对此进行调查处理,对于违法违规的用人单位进行处罚,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其次,高校毕业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如果高校毕业生因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高校毕业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寻求律师的帮助,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4]。最后,高校毕业生应当维护自身权益。在面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时,高校毕业生要时刻维护自身权益,不要轻易放弃。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高校毕业生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身权益。

总之,用人单位应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安全保障,确保高校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导致高校毕业生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高校毕业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并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结语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劳动法保护是保障高校毕业生权益的基础,也是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政府、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本人都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劳动法保护的宣传和普及,建立健全的劳动法制度,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共同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法权益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意外伤害与权益保护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法教育实践研究*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漫话权益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2018劳动法规定:员工因降薪调岗而辞职,单位必须支付补偿金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
贯彻《劳动法》 且行且完善*——我国劳动立法的发展与完善
劳资冲突背景下的中国劳动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