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渔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

2023-12-01苏炎芳王思远廖森泰

农业与技术 2023年20期
关键词:尾水佛山市渔业

苏炎芳王思远廖森泰

(1.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可见,绿色化和低碳化发展已成为破解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长期性结构矛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崭新的趋势,其中一个重要趋势是以科技为引领的区域间产业融合发展明显加强,主要表现为农业科技推广良好,农业要素流动迅速和区域间合作紧密等[1]。养殖业一直是我国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促进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和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方式,可以看出,加快构建新型的绿色养殖体系是推动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渔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破解传统渔业养殖难题,加快渔业现代化设施建设,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构建国家渔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山川河流资源丰富,渔业发展历史悠久,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从有关文献来看,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进步,目前我国渔业发展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流水渔业模式、智慧水产养殖模式、鱼菜共生商业模式和休闲渔业模式等模式[2]。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渔业现代化发展也迈上新征程。佛山市是制造业大市,但也是典型的岭南鱼米之乡,在城镇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如何实现渔业资源有效配置,以及协调区域间合理发展已成为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针对佛山市渔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渔业现代化发展困境以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佛山市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也为相关渔业产业地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佛山市渔业发展现状

1.1 渔业产业历史悠久

佛山市位于西江和北江下游,水系条件发达,生物资源丰富,具备得天独厚的渔业养殖自然环境。据历史记载,早在唐代佛山地区已有养殖鲩鱼的历史;明代初期,佛山地区普遍养殖鳙鱼、鲢鱼、鲩鱼和鲮鱼,并对鱼进行晒干、腌制和酱汁等加工;宋代时期,佛山地区开始“塞堑为塘,叠土成基”兴起养鱼业的发展;明清期间珠三角地区兴起桑基鱼塘养殖,20世纪20年代佛山地区桑基鱼塘达到鼎盛时期,仅顺德区就有桑基鱼塘面积超过6.67万hm2,约占珠三角桑基鱼塘的1/2,90%的居民在从事桑鱼生产。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桑基鱼塘为“世间罕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3]”。

1.2 渔业产业力量雄厚

据统计,2021年佛山市淡水养殖面积占广东省淡水养殖总面积约10%,佛山市淡水养殖产值占广东省淡水养殖总产值约20%。可见,佛山市淡水渔业占有明显的市场份额,淡水渔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尽管说佛山市是制造业大市,但渔业一直也是佛山市农业产业的支柱产业。据佛山市2021年统计年鉴显示,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0.9%,水产品总产量达75.2万t,经济产值达160.7亿元,主要产地是顺德区、南海区和三水区,说明渔业在佛山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佛山市渔业养殖种类有鳗鱼、加州鲈、黑鱼、草鱼、广东鲂、太阳鱼、吻鱼、桂花鱼、笋壳鱼、鲫鱼等10多个品种。

1.3 政策措施有力支持

一直以来,佛山市重视渔业的养殖,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渔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后,佛山市更加注重渔业现代化的发展,出台《佛山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4—2023)》规范全市渔业的养殖。2019年,相继印发《佛山市养殖鱼塘标准化改造规划(2019—2030年)》和《佛山市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五年工作方案(2019—2023年)》,提出在全市开展鱼塘标准化改造、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和探索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小区等具体措施。同时,还利用“三池两坝”、生态沟渠、人工湿地、循环水健康养殖模式等多种方法,努力推进池塘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合理处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关系。

1.4 现代养殖成效明显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佛山市建有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多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如南海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德区优质草鲩产业园和顺德区优质加州鲈产业园等。产业园以优质鱼产品作为主导产业,打造集生产、加工、研发、仓储、物流、营销和品牌7大关键环节的现代渔业全产业链体系。通过产业园的建设已经形成良好的市场集聚效应,强化了渔业产业的市场地位,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渔业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另外,通过池塘环境整治和乡村社会建设,形成产、村、景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2 佛山市渔业高质量发展困境

2.1 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后,佛山市兴起“村村点火”的村级工业园建设,探索了农村集体经济制度股权制的改革,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工业的发展给传统农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城乡用地结构性矛盾。近年来,随着佛山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镇街的农业用地不断被压缩,鱼塘租金也随之水涨船高,尤其是设施农业用地的矛盾逐步凸现。小农经济与现代集约化经营矛盾[4]。从目前养殖情况来看,佛山市水产养殖方式依然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较高,且以经验养殖为主,科技综合实力含量低,渔业发展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不利于产业现代化和长远发展。另外,养殖人员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骤变也是制约渔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2.2 水污染治理力度薄弱

水资源是渔业养殖的重要基础条件,治理水污染有利于渔业的生产和发展。佛山市注重城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关系,并出台相关强有力和具有前瞻性的政策。2021年,佛山市发布了《佛山市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开始全面落实村级工业园改造行动,优化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然而,渔业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佛山市一直注重池塘标准化改造和连片池塘尾水集中处理工程,探索长效运维监管机制,提升了渔业绿色发展水平。但佛山市渔业以农户为主,尾水治理投入成本高,使得政府、市场和农户形成利益相关者博弈,难以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和突破口,导致池塘尾水治理仍然处于被动状态。

2.3 渔业科技水平较低

佛山市渔业科技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水产育种水平不高。尽管佛山市渔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但其水产育种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佛山市地区只有少数水产繁育基地,缺乏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大型水产供种繁育基地,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推动水产育种工程建设。数字化生产水平薄弱。佛山市水产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对全市水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但整体水平不高。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农户养殖池塘尚未安装养殖环境、水质、鱼类生长状况等现代数字化管理设备。精深加工环节缺失。佛山市渔业销售方式主要是以中间商、订单农业和自产自销为主,整体产值不高,尚且缺乏鱼产品的精深加工,加工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

2.4 渔业产业链结构不完善

整体上,佛山市渔业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深入,缺乏完整的渔业产业链。目前,佛山市利用各区资源禀赋优势,初步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产城融合示范带等,产业融合发展收到一定效果,但全市渔业产业尚未形成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观光和服务等相互协作的良好格局,三产融合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渔业产业上游缺乏鱼产品流通体系,尚未建有大型的鱼产品流通市场,农户的鱼产品依然以鱼塘现场交易为主;中游受到鱼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难题的制约,缺少鱼产品加工企业,导致鱼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下游主要是休闲旅游缺乏统一规划,渔业旅游配套设施不足,如缺少旅游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展览馆等活动场所。

2.5 休闲渔业发展不够深入

佛山市渔业一直是以养殖销售为主,渔业副业为补充的发展格局。然而,休闲渔业是渔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市具有良好的渔业养殖优势,但目前有关休闲渔业的发展还不够深入。休闲渔业缺少统筹布局。目前,佛山市缺少休闲渔业的统筹和布局,缺少休闲渔业资源、土地要素和区域协调的发展规划。较少休闲渔业项目。农产品的供应在满足数量和确保质量的基础上逐渐迈向满足精神需要,在佛山有关渔业新型交叉产业如观光渔业、实践渔业和渔村旅游等项目开展不多。渔业文化宣传不够。佛山市渔业生产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渔文化。近年来,佛山市建设博物馆之城,通过博物馆、科普基地和网络等手段宣传佛山文化,但有针对性的渔文化宣传有待进一步提升。

3 佛山市渔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3.1 健全集体经济制度,培养渔业人才

健全集体经济制度,推进池塘标准化建设。佛山市早就实行农村集体经济制度股权制,但由于股权频繁的调整和变动引发农村股权争议等问题[5],加上鱼塘租金太低,影响村集体经济收入。佛山市应该加快推进全面股权改革,落实户内股权均等化,明晰集体产权和股份分配关系。要有序推进池塘标准化建设,在尊重渔民意愿基础上,让年长的渔民有序退出养殖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合并养殖或统一管理。积极培养新型职业渔业人才。渔业高质量发展与集约化经营,意味着需要更多爱渔业、懂渔业的人才投身其中。佛山市面对渔业养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渔业人才的培养,与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培养既懂技术又有经营理念的渔业人才。也应该注重发掘本地养殖人才,重视本地养殖渔民的培育与发展。

3.2 提升池塘尾水治理能力

加强污水治理。在村级工业园改造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全市区管网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分步有序实施管网新建、管网整改和管网修复等行动;针对池塘尾水治理问题,佛山市应该继续加强池塘尾水治理力度,探索和创新多元治理模式,如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治理、推广绿色基塘农业生产模式、研发池塘水质净化关键技术和倡导使用渔业生态饲料等;同时,采用池塘尾水处理鼓励政策,提升渔农参与尾水治理的积极性。完善尾水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池塘尾水排放标准制度,落实区镇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加强尾水排放检测设备的建设,利用大数据对河流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对不达标排放池塘水的渔民进行相应的处罚;积极探索池塘尾水净化技术,推广使用净化技术,建立适宜的净水技术体系,控制和减少养殖废水的产生。

3.3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品多元价值

要提高渔业育种水平。佛山市必须要抓住种业振兴发展机遇,提升渔业育种水平,推进渔业种业振兴;要加快制定全市渔业育种方案,加强本地鱼种的选育与养殖技术攻关,推进种业大数据研发与应用,联合农业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等单位,建设大湾区数字化育种平台,向周边地区提供现代化的渔业种业服务。推进智慧农业生产工程。要加快全面推进池塘尾水的治理,提升农业现代产业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推进塘网结合养殖、高位桶养殖、陆基循环水养殖、基塘农业和都市休闲渔业等现代科技养殖模式的发展;推广智慧水质监测系统,使更多养殖场具备养殖环境、水质、鱼类生长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监测与管理的能力。发挥鱼产品多元价值。要充分利用村级工业园改造这股东风,优化全市工业产业布局,引进和培育鱼制品加工企业,提升鱼产品精深加工市场价值,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在销售方面,要规范销售模式,优化传统的中间商买卖方式。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全市鱼产品销售网络平台,让鱼产品交易市场清晰透明,保障渔民的切身利益。

3.4 补链强链,推进渔业全产业链发展

加强渔业全产业链顶层设计。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与供应链是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6],佛山市必须贯彻国家、省市有关产业链发展的文件精神,部署好全市渔业产业链,全面开展渔业稳链、补链和强链行动,提升渔业产业链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在行业内有地位和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渔业产业集群。以点带面驱动要素流动。要充分发挥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集聚更多现代生产要素,促进渔业生产、检测、加工、物流、研发、示范、观光、服务等相互协作发展;特别是完善鱼产品流通市场和加工市场以驱动全市渔业产业的发展。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要加快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构建完善的文旅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推进全市旅游资源共创共建共享。

3.5 创新赋能,统筹休闲渔业发展布局

休闲渔业是一种新型渔业产业形态,近年来有关休闲渔业的发展和研究热度不断上升[7],可见创新休闲渔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面对休闲渔业发展不够深入,佛山市应该吸取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经验,结合自身渔业生产情况进行创新发展。统筹休闲渔业发展布局。通过打造渔业旅游环线,串联核心旅游资源,实现全域旅游资源的联动发展,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体验的快捷通道。加强休闲项目规划和建设。在佛山市开展村级工业园改造的背景下,加强休闲渔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加强休闲渔业市场规范管理,对企业和个人加强监督管理[8],激励和支持本土企业创新发展。多渠道积极宣传渔业文化。通过博物馆、科普基地和网络媒体有针对性地大力宣传具有本土特色的渔文化,积极开展渔业科普教育活动,特别要让渔文化走进校园,贴近人们生活。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佛山市渔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破解传统渔业面临的各种难题,以技术创新赋能发展,调产业结构和完善产业链,是渔业高质量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佛山市要把握时代发展机遇,立足自身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更好地提升渔业产业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尾水佛山市渔业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环境影响及对策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设计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4S2佛山市沾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巨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