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创新探析

2023-11-30郝月王春梅

理论观察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郝月 王春梅

摘 要:文旅融合是国家战略发展要求。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具有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天然条件优势。当前,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形成了“红色文化+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特色景区”、“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等多种融合模式,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推动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要通过深挖红色文化价值内涵、构建红色文旅特色品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强化红色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助力红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新时代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关键词:文旅融合;黑龙江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8 — 0020 — 04

黨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党的十九大之后,在国家重组文旅部门背景下,红色文旅融合再次成为时代命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明确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1年全国两会通过“十四五规划”同样强调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1]。在此背景下,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呈现出崭新态势。黑龙江红色文化是党领导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凝聚形成的,是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主要代表的集中体现。当前,黑龙江省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具备一定基础与优势,以“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为契机,在国家、省级和市级层面形成了较为系统、可供遵循的政策体系,并且拥有数量较多、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近年来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较快、潜力较大。但是,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仍存一定空间。因此,研究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实践课题,既有助于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新时代红色文化

的传承与弘扬;又有助于革命老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文旅融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基于黑龙江红色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当前的红色文化旅游呈现出多种形态。具体而言,包括革命老区、特色景区,乡村旅游等形式的融合,促进了当地各区和红色文化的联动发展,初步形成了文旅融合背景下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模式,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3],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龙江红色文化传承,提升了龙江地区的文化自信。

(一)“红色文化+革命老区”融合模式

黑龙江地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在哈尔滨市周围的阿城、尚志、依兰等地区存在着一定规模、可供游客参观的红色革命老区。以尚志市为例,就有尚志大街、尚志小学等以民族英雄赵尚志命名,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旅游优势,保护和发展了东北抗联文化。当前,尚志市开发和保护了革命烈士陵园。此外,尚志市革命烈士陵园附近还有赵一曼纪念馆革命遗址。历经百年沧桑,尚志市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红色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文化为一体的革命老区特色模式,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加革命老区的融合发展。红色革命老区的出现使得哈尔滨的红色旅游增加了新的载体。此外,“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融合模式加大了红色旅游产业的渗透性和穿透力。红色文化与革命老区的融合使得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感。

(二)“红色文化+特色景区”融合模式

特色景区是指在黑龙江地域内各地区、具有一定历史特点、承载着人文资源的地区。具体来说,包括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的老工业基地、大庆的廉洁文化公园、密山市的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等。特色景区的主题定位相对明确,有红色文化等人物和特定场景,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较强。特色景区包括不限于室内展馆,还包括外部的公园和实践基地等。发展“红色文化+特色景区”融合模式有利于在当地的特色景区内,因地制宜地发展红色主题教育,以本土化为基础,发展红色旅游,助力特色景区和红色文化的创新融入模式,强化红色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打造集精品旅游、本地旅游和特色景区旅游为一体化的融入模式。特色景区本身属于中性范畴,不具有文化阶级属性,但是当特色景区与红色文化相融入时,不仅可以有效拓展红色旅游的生存空间,优化红色文化传播环境的育人氛围,还可以强化人民群众在“润物细无声”的旅行过程中逐渐接受红色文化的实践指导作用及价值引领作用。

(三)“红色文化+乡村旅游”融合模式

“红色文化+乡村旅游”融合模式意味着在红色文化之旅中融入乡村自然风光、生态文明以及绿水青山等各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出了一批乡村旅游重点和特色线路,这恰恰契合了文旅发展路径的可持续方向,具有前瞻性。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模式并不仅仅意味着融入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天然景观,同时也融入了农民劳动的实践智慧,使得人民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例如大庆市龙凤镇铁东村,是享有“中国坑烤第一村”美誉的村庄,可以以美食为中介,挖掘城市的精神内核。“大庆坑烤”源于大庆石油开发时期,那时的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石油工人们不得不就地取材解决温饱问题,木头、石块、土堆都是工人们炊事的珍宝。城市的精神内核作为城市的名片,在红色文化旅游过程中具有代表性作用,体现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与“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的目的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这种文旅模式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有助于乡村振兴和三农的有利发展。

(四)“红色文化+研学旅行”融合模式

“红色文化+研学旅行”融合模式是在已经具备研学实践基地中开展集体学习项目。黑龙江省的红色资源众多,研学旅行市场具有丰富的发展前景和丰厚的学习基础。例如黑河市的瑷珲历史陈列馆、

马占山历史陈列馆等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足以构成黑河瑷珲经典研学路线,成为引导人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素材,形成“红色文化+研学旅行(黑河线路)”的融合模式。例如,大庆市充分利用大庆石油科技馆、大庆博物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东北石油大学等精品线路的资源优势,挖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思想内核;培育人民吃苦耐劳、为国奉献的精神气概;树立尊重人民劳动成果、珍惜美好幸福生活的人生态度。再如,齐齐哈尔市利用西满革命烈士陵园、和平广场、江桥抗战遗址、中国一重展览馆等学习教育的“活教材”,使人们感受到前人抵御外敌时的英雄气魄,引领人民不忘历史、珍惜和平。中国一重展览馆展示了开基、使命在肩、励精图治和阔步前行的四大时期的历史重任,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励精图治和工人们上下求索饱含奋斗的汗水。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困境

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革命遗址、历史遗存,涵盖党的百年历史奋斗各个历史时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当前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对于黑龙江特色红色文化内涵挖掘还不够充分,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意识不强,相关产业基础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以及红色人才队伍能力素质有待提升。这些问题阻碍了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制约了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充分

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物质和精神等多重方面。在物质层面具体表现为红色革命遗迹、历史

遗址等内容,但在进行文旅融合过程中,缺乏对这些物质文化资源的深度内涵阐释,或仅仅停留于对当时革命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解读,没有把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党和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之中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背景之下进行深入阐述,因而缺乏对于红色文化物质资源的深度解读,对于群众的思想价值引领和教育引导还不够。此外,对于黑龙江优秀红色文化精神,如,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内涵解析还不够生动深刻,在文旅融合过程中,把这些优秀红色精神与党的百年奋斗现实结合的还不够充分,“业态融合不够,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4],使得群众对于这些优秀红色精神的理解还停留在抽象层面,未能落地生根,缺乏对这些精神在情感层面的共鸣和现实层面的体察。

(二)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意识不强

当前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依托红色历史遗迹和龙江四大精神,形成了特定旅游线路,产生了一定的发展影响。但是客观而言,这些旅游线路和旅游品牌大而全、广而泛,缺乏深度化、专精化的旅游线路及品牌打造,在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过程中,在内容展示和方式方法上创新性还不足、及引力不强,对于红色文化旅游的细节设计以及人性化展示等方面还不够充分,因而未能体现良好的品牌示范效应。此外,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之间缺乏协同,各品牌大多依托各自的红色阵地,缺乏联动效应。

例如,在東北抗联旅游品牌的构建过程之中,东北抗联纪念馆未能与尚志路、一曼路等旅游线路相结合,缺乏系统性、相协调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建构空间。这些红色文旅品牌也未能充分纳入龙江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之中,因而未能形成矩阵传播效应,不能很好辐射全国。

(三)产业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多地处偏远,缺乏便利的交通条件,难以通过快捷的交通方式到达红色旅游纪念地,这在客观上阻碍了个人及团体进行红色旅游的动力和积极参与红色之旅的主观意愿。此外,红色旅游目的地大多以单一的文化展馆或实践基地为主,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游客或团体在进行选择时,会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考量,评判出符合其意愿和需求的红色景区,这样就难以满足群众的出游需求,削弱景区的吸引力。同时,部分红色景区网络信号、供水系统、厕所等服务不够畅通,游客在购票、出游过程中难以及时分享红色景区的展演成果,相关的红色情感记忆难以通过微视频、微平台等方式传递到社群中,不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广泛传播。

(四)人才队伍能力素质有待提升

人才队伍建设会直接影响红色文化旅游的人文体验和服务关怀。当前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的红色景区大多是管理人员人才,而缺乏专业化专职人才队伍。相关管理人才大多是针对于红色景区本身进行服务配套指导,而对于红色旅线路以及红色场馆的衔接等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化人才进行讲解和咨询,服务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相对不足,因而游客往往只是针对特定红色景观而产生相应的反馈体验,而对于红色旅游的整体性认识相对不足。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

基于当前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和现实问题,应当有针对性地发展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从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文旅品牌、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着手。推动黑龙江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发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落实文化育人,构建文化强国,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深挖红色文化价值内涵

在探究如何落实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创新路径之前,有必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进行探析,并且梳理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化旅游之间的联系。红色文化旅游主要是以一些黑龙江地区的革命纪念地和纪念物为主要载体,系统地组织游客进行参观和学习的特色旅游活动。红色文化旅游是当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措施。而红色文化特指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红色文化的内涵广大,如特指黑龙江省内,有北大荒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在探究红色文化价值内涵时,应当融入实践层面。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鲜艳中国红,深深民族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正因为红色文化旅游教育才能使得这种红色教育具有更鲜明的红色基因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构建红色文旅特色品牌

在当前的大众化红色文旅面前,游客们并不满足于基本的“眼观步行”,而是更注重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而游客们在红色文旅过程中的有效参与、符合不同年龄游客性格特点的育人环节、更体贴入微的服务设计才能影响人们在旅途过程中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红色要树立特色品牌,展开专业调研和问卷调查,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设计。具体来说,例如,举办特定主题的红色研讨会、演讲活动、趣味问答活动等项目。在这些主题项目中,加入红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典型人物故事,增进活动的趣味性,提升人民的参与度和沉浸感。

(三)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

红色旅游景区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在源头上进行考量。对于红色景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招标工作,必须严格遵循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划分,防止违建与滥建现象。交建项目应当更多向革命老区、红色景区倾斜,大力推动一体化、全景化交通网络建设,通过为景区停车场扩容、定期维护红色景区指示牌等方式,带动当地居民就业率提升及增收致富。对于红色景区的网络、排水、公厕等方面,也应在配套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与红色文化相融入的因素,使得游客在感受和体验红色革命文化的过程中,也能切实体会到红色景区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水平。此外,还要引进高水平的配套设施,如,红色文化主题餐厅、红色文化主题酒店、红色文化主题线路等方式,增强游客对于红色文化之旅的情感粘性,使得人们不仅是一种景点参观的形式瞻仰和体验红色文化,而是一种系统化、沉浸式的方式来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在进行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也应积极探索村民集资进行红色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弘扬红色精神、实现共同富裕。

(四)强化红色人才队伍建设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5]红色人才队伍是提升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红色景区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院校共享机制,通过设置与红色旅游相衔接的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培养计划,可以为红色景区输送良好的人才培养基础,源源不断地为红色景区提供人才服务支撑。同时要注重对红色人才高质量队伍的引进、培养、培训工作,以良好薪酬体系和评价机制促进红色人才健康成长发展,以人才队伍“头羊效应”带动和促进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人才队伍与红色文化旅游相融合的有机衔接。此外,红色讲解员作为红色旅游的重要人才骨干力量,在工作中要直面群众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想价值引领工作,是红色景区人才队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因此,也要同步做好红色讲解员的培训和专业核心素质提升能力建设,通过持证上岗、分级培训及评优体系,切实提高自身能力素养和服务工作水平。从而以高质量的红色人才队伍助推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实现新形势下文旅融合发展的崭新跨越,切实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 中央宣传部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公告[EB/OL].[2022-11-21]. 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zykf/202105/t20210531_924852.html.

[3]吳才唤,张钰婷.红色文旅融合:基本概念、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图书馆,2022(11):31-37.

[4]殷启翠,刘玉龙.黑龙江省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与文化传播[J].学术交流,2021(12):82-9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2.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