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

2023-11-17李兰兰王宇雄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农民

李兰兰,王宇雄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农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现实力量,农民生活观现代化对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将实现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形塑符合现代社会要求、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观念指导农民日常生活。目前,学界关于农民现代化已进行了广泛研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农民生活观现代化”奠定了学理基础。但是,专门针对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研究却鲜有涉及。鉴于此,如何深刻把握农民生活观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正确认识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急需回答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着力解决好农民生活观现代化这一问题,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农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1.1 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三农”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是观念的现代化,实现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推进“三农”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美乡村共同体建设,不应只拘泥于单纯的物质现代化,也应着眼于人的现代化。只有实现农民生活观念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罗荣渠先生曾指出,“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来看,现代化就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科技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1]。现代化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其重点难点在农民现代化,农民生活观现代化为农民日常生活提供重要先导,促使农民由传统农民转向现代农民,转变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塑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生活观念。农民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主体,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便无从谈起。英格尔斯曾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包括“物质”现代化,也包括农民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观念体系和行为模式中的传统性逐渐减少而现代性逐渐增加的过程”[3],农民现代化就是农民由传统农民不断转向现代农民的一个复杂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正确生活观念的指导,进而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2 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要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增强其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中国的现代化属于“晚发外生型”的,是被迫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从中国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发展。现代化既是世界历史进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3次变化,即由“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农民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主体,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牢记农民群众对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把乡村建设好,使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于生活的需求不再仅限于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也开始追求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顺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农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需要科学的生活观念做指导。因此,要想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急需推动农民生活观现代化,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经验型思维方式,形塑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现代化生活观念指导农民现实的生活实践,努力让农民过上现代生活,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期待。

1.3 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农民现代化的具体表征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国是农业农民大国,农民体量大、素质低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其国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必要条件。

立足新发展阶段,把促进农民生活观现代化转型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农民现代化的标志是观念现代化,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农民现代化的具体表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人民群众是基本要素。“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国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2]。现代化的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改造农民的传统生活观念,使愈来愈多的农民从传统意识中解放出来,促使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农民传统生活观念向现代生活观念转变,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只有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体生活观念实现现代化转型,才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因此,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农民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要求。

2 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内涵具有发展性、历史性、复杂性,不同的时代,其具有不同的基本内涵。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其内涵日益丰富。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指农民生活观念从传统、现实向现代、未来的转变。农民生活观的现代化是农民现代化的关键。当前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日益深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物质生活“简约化”是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基本前提物质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实体。马克思曾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6]。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轴心,一切以获得物质利益为最终价值旨归,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基础,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所阐述的生活世界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核心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7]。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实现农民生活观现代化,就是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物质生活“简约化”的观念,转变过去“单向度”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现象,纠正农民经济生活奢靡腐化之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弘扬勤俭节约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小农经济意识逐渐弱化,市场经济观念日渐突显。同时,伴随着现代性向农村社会的渗透,农民的经济生活观念随之发生了改变,由过去“以农为本”转向“以利为本”。随着转型期乡村社会市场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农村出现了盲目攀比浪费之风,乡村优秀传统美德之勤俭节约风尚已逐渐退出乡村场域。农民生活观念现代化是由其现实生活实践所决定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8]。生产方式的转变是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转变的根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转变问题,使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农民,必须彻底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助推农民生活观念的现代化。故言之,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是引导农民树立并践行物质生活“简约化”的生活理念,挣脱资本逻辑和“虚假的生活需求”的控制,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由生存温饱型转向享受发展型。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广大农民节制物欲,追求简约适度的高品质生活,要践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在乡村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2.2 政治生活“主动化”是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政治生活“主动化”是政治文明的关键环节。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9],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农民政治生活“主动化”观念的形成只有立足于现实的乡村建设中,才能获得公平正义民主的政治生活。

农民政治生活“主动化”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深刻反映了广大农民日益增长且强烈的现代化生活需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实现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是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政治生活“主动化”的生活观念,转变过去以“伦理本位”“家庭本位”为乡村政治运作模式的固化思维以及“原子性参与与集体性抗争”的被动式参与政治生活模式,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其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做主,增强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增强农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认同,充分调动其参与乡村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障其充分享有更广泛的民主、更可靠的法治、更均衡的公平、更普惠的正义等政治生活,提升农民政治生活的幸福感。

2.3 文化生活“品质化”是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重要推手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10]。农民生活观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观念现代化,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观念现代化。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现农民生活观现代化要推动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协调发展,特别要注重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农民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驱使下,引导其形塑文化生活“品质化”的价值观念。随着物质生活需求的日益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逐渐凸显且多元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吃上饭是最主要的,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11]。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足,还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富有。要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需要转变过去落后腐朽的精神文化生活观念,树立科学文明健康且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消遣型转向发展型。但是,部分农民仍存有只注重数量型与消遣型的文化生活观念,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乡村文化建设进程。同时,“农民生活伦理弱化、公共精神缺失造成了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式微”[12]。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农民的现实生活,创造农民喜闻乐见的乡土文艺作品,让农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形塑符合自身实际的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观念,实现农民生活观现代化。

2.4 乡村生活“安定化”是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坚实底线乡村社会生活是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交往形成的关系结构,以村规民约来维系并约束其生产生活行为。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产生活条件,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安宁。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和美乡村,需要有效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始终保持农村社会生活环境稳定。乡村社会从“熟人社会”演变为贺雪峰的“半熟人社会”[13]以及吴重庆的“无主体熟人社会”[14],在这个过程中乡村社会生活秩序从有序转向失序,村庄缺乏维护日常生产生活秩序的规则和主体,农村居民的生活由安稳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生活”。“村庄生活的同质性和相对封闭性是熟人社会的典型特征”[15],村庄生活由同质性、封闭性、稳定性转向异质性、开放性、空心化,同时农民之间的交往由“邻里互助”转变为“以利为本”,乡村社会生活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美国当代政治学家亨廷顿曾指出,“高度传统的社会和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都是十分安定的,恰恰是那种处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的社会最容易发生动乱”[16]。随着转型期乡村社会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乡土社会的血缘性和地缘性逐渐减弱,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集体意识弱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普遍存在,乡村社会秩序的基础受到了强烈冲击,对于维持乡村社会安全和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乡村生活“安定化”是实现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广大农民秉承乡村社会生活“安定化”的理念,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维护村庄社会生活秩序,就一定会过上现代化的美好生活。

3 多措并举引导新时代农民生活观现代化转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4],在农业,在农民。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农民生活观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农民生活观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0]。中国式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1],是聚民心举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是坚持教育引导,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流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精神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生活观现代化转型,需要建构符合时代要求与乡村发展要求的农民生活观,使农民生活观念的主导方向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相一致,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二是推动实践养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与农民日常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理论话语转变为农民听得懂的乡音融入农民生产生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完善村规民约,使其成为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基本遵循,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实现“理论掌握群众”的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过程。三是加强制度保障,加快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步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寓于制度建设和基层现代化治理工作之中,与农民生产生活、村规民约相结合,以制度承载核心价值观,推进核心价值观制度化、规范化,为农民营造良好的制度和社会环境,让农民共享乡村现代化建设成果,转变农民传统生活观念,促进农民生活观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3.2 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农民生活观现代化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发展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长期效益,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推进农民生活观念的现代化。只有产业兴旺,农业才能成为有奔头有效益的产业,农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才能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是要健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发展韧性,完善产业发展链条,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形成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农民日常生产生活观念,保证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实现。二是要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弊端,加大县域内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布局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县域内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有保障,淡化城乡界限和村民市民概念,形成农民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进退有路的生产生活样态。三是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农业合作化、专业化、规模化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降低农产品成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完善乡村第二、三产业,丰富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农民生活观念的现代化转型。

3.3 以乡村文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农民生活观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是指乡村居民在长期的乡村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具体认知与思维理念,反映了村民的思想观念与文化水平。乡村文化建设既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铸魂工程,也是促进农民生活观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一是要营造乡村文化空间,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重要场域。将乡村文化空间打造成连接产业形态、国家权力和和乡村共同体的桥梁,实施文化进村入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数字文化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使农民在联动中共享乡村文化资源,充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形塑新型多元的闲暇生活方式。二是要健全农村教育体系,优化农村教育结构,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将素质教育和丰富的文化产品引入农村,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条件和水平的差距,培育乡村文化建设本土人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推动农民群众由文化的“看客”变为“主角”,立足当地特色创造体现其日常生产生活的文艺作品。三是要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乡村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创新创造,让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发挥乡村文化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作用,为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提供文化土壤;加强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力度,比如古村落建筑、民间工艺、优秀传统民俗,培养本土非遗传承人,使中华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代代相传,增强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3.4 以和谐乡村共同体建设为“基石”促进农民生活观现代化乡村或乡土是中国社会的根本所在,是广大农民的生活所在。乡村社会是乡村居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共同体,和谐安定的乡村社会是实现农民幸福美好新生活的重要基石。中国乡村社会经历了三重演变,即“从一元聚居转向三元混居、由主干家庭转向核心家庭、由熟人社会转向‘熟悉的陌生人’社会”[17]。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乡村社会同质性、封闭性、稳固性逐渐退出乡村场域,随之代替的是乡村社会异质性、开放性、市场性,部分乡村出现了乡村社会失序。因此,实现农民生活观现代化,建设和谐乡村共同体就显得重要且必要。

一是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农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激活乡村内生力量,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化程度,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完善乡村社会规则,推动乡村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有效化解,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对村级权力的监督,提升其自治能力。二是要将乡村治理现代化理念融入乡村社会的宗族、宗法传统,传统乡土社会所存续的宗族、宗法传统是传统农业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需充分尊重传统礼俗,积极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资源,结合现代化的乡村治理理念及乡村社会生活的特征,建立基层党组织管理与村民自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模式,为乡村社会秩序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增强乡村社会生活的吸引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三是以“数字乡村”为依托助推乡村社会治理,营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氛围,提升农民在乡村“智治”“善治”“德治”“自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努力将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人的现代化是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现代化,素质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在农村、在农业、在农民。新时代新征程,促进农民生活观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有助于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不断促进农民生活观现代化,实现物质条件更加富裕、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文化发展更加繁荣、社会治理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宜居的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农民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