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2023-11-15福建省龙岩大洋小学

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用语有效性语言

李 霞 福建省龙岩大洋小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现状来看,评价语言的有效性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课堂教学评价不仅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而且还适得其反,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已成为目前数学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希望通过笔者浅显的分析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课堂评价语言的内涵与特点

(一)课堂评价语言的内涵

在探讨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之前,首先需要理解“评价”的概念。从本质上来讲,评价属于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被评价对象满足评价主体需求程度的判断。基于此,课堂评价语言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选择恰当的语言,运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展开客观的评价。从形式上讲,它主要有口头评价语言和体态评价语言两种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评价语言,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评价语言进行评价。

(二)课堂评价语言的特点

一是准确性特点,可以说,准确性是课堂评价语言的核心要义。课堂评价语言是否准确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在评价时,教师要秉持着客观、恰当、及时、自然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价值判断,让学生通过准确的评价更加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

二是幽默性特点。幽默是语言交流的润滑剂,幽默风趣的课堂评价语言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评价,而且还可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技能。因此,评价语言的幽默风趣可以让学生更加喜欢老师的课堂教学,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是机智性特点。评价语言的机智性既可以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程度。由于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不断变换的,在课堂上所面临的问题有些也是十分突然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各种突发情况随机应变,灵活采用各种机智的语言或手段加以应对,这样才能够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语言用词单一

语言是由众多词语构成的,因此,通过词语的变换来组织不同的语言,在课堂评价中,评价语言的用词也应尽可能灵活多样,这样课堂评价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回答过数学问题之后,不少教师实施教学评价时,通常只是运用单一重复的语言进行评价,如你很棒、非常好、回答正确等词语。虽然这些评价用语大部分都是积极肯定的,但是在用词上则相对单一,这些单一的评价用语难以真正体现教师的情感流露,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评价语言不精准

准确的语言表达,才能清晰地传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语言表达不准确,就无法传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能会使听者产生异议。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有许多专业的数学用语,所以在数学课堂评价中,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注意评价用语的严谨性与精准性。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实施课堂评价时,经常会出现一些用语不严谨、不准确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容易让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产生歧义,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准确理解。

(三)评价语言滥用激励

一般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都比较倾向于运用激励性的评价用语。运用这些表扬激励的评价用语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鼓励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如果这种积极的评价用语运用恰当,则可以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但如果滥用激励,就可能适得其反。在笔者长期观察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时,经常会出现滥用激励评价语言的现象,这种情况不仅不会发挥出应有的激励作用,还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客观的自我认知,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产生消极影响。

(四)评价时机把握不准

课堂评价用语的使用不仅要严谨准确,还需要注意运用时机。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注意时机,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这样评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的评价用语经常会把握不准时机,这种现象通常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没能及时给予客观严谨的评价;二是在不恰当的时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三、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提高价值

(一)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希望得到老师的激励和认可,如果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赞许,那么学生的内心会得到鼓舞激励,学习也会更有动力。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主要是激励性质的评价用语,这种评价语言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批评语言有效性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探究活动中。

(二)能够对学生产生启发作用

课堂评价语言通常都是及时的,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及时评价。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通过使用恰当的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能够让学生对刚才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通过思考来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这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回想起儿童时代,当我们在学习中受到老师的表扬性评价后,内心通常都是十分欣喜的,甚至会将老师的评语视为珍宝一样铭记在心,并时常回想,由此可见,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是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同时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恰当的课堂评价,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难得到有效激发,学生就会缺乏学习动力,教师也难以发挥出自己主导课堂教学的作用,这样课堂教学效果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教学语言,那么教师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够更好地凸现出来。

四、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提高原则

(一)多元化原则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例如,有些学生性格较为内向,且比较缺乏自信,教师在对他们进行评价时要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在面对那些性格外向或者自信心较强的学生时,教师要多运用一些较为平和的评价用语。再如,在评价学生表现时,主要运用的是口头语言评价,为了更好地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教师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进行评价,这样口头语言评价、肢体语言评价、鼓励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

(二)准确性原则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科学严谨的学科属性,故教师在使用评价语言时应遵循准确性的原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情况下,看似相差无几的教学评价,实际相差甚远,对学生以及课堂教学的评价效果也会产生天壤之别。因此,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用语的有效性,教师要遵循准确性原则,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会更加客观精准。学生通过评价才能获得相应的提升。例如,除和除以两者仅相差一字,看似非常相似,但是实际意义却相差甚远。如果教师在评价时没有对两者进行准确的评价,那么很容易出现一些学术上的错误。因此,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有效性时,要遵循准确性原则。

(三)激励性原则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强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扬和肯定,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多用一些赞美之词,多鼓励他们,哪怕是学习中一些微不足道的进步,教师也要看在眼里,多给学生以鼓励赞美。从本质上来讲,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用语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时要遵循激励性原则。具体来讲,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让他们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充分的认识,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激励,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犯一些错误时,教师在评价时也要注意措辞,要本着关心学生的原则,对他们进行善意的批评,在批评中有表扬,寓否定于肯定之中,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四)恰当性原则

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时,还要遵循恰当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运用时机的恰当性,二是语言措辞上的恰当性。具体来讲,在运用时机上,评价语言运用要及时,当学生回答过某个问题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不应错过最佳评价时机,这样评价才能发挥出最大功效。在语言措辞上也要用词恰当,例如,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色时,教师不能仅仅用表现非常好或者很棒等词语进行评价,而要明确指出学生具体表现出色在哪里,这样他们才会对自己的优点有更清醒的认识。同理,在评价学生缺点时也是如此,也要确保用语的恰当准确。

五、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一)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严谨性

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重评价语言的严谨性,尽可能少用一些模糊不清、不够严谨的评价用语。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严谨性既能够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运用严谨的数学用语去描述问题,又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有关圆面积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通常会借助转化思想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切割的方式进行简化,将其转化为之前学过的长方形面积公式进行推导,最后求出圆的面积公式。在这一推导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运用严谨的数学用语进行表达,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评价课堂教学时,也需要用语严谨,多用专业的数学用语,少用一些生活中的口语。比如,在评价时不能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笼统地说成矩形的面积公式,评价用语要规范严谨,这样学生才能更高效地理解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启发性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头脑不应被各种知识所填满,而要被激发、被点燃。想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运用高超的教学语言,通过语言激发学生,使他们受到启发,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授循环小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打节奏的方式去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去拍掌,然后暂停并询问:“我们按照先拍两下再拍三下的节奏去拍,如果按照这种节奏一直持续拍下去,那么同学们试着想一下我们一共拍多少次?”这时同学们会回答要拍无数次。接着,教师再询问:“如果按照这种拍法,最后拍到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学生回答是无限次的。然后,教师再接着询问:“假如你们持续拍2 分钟,那么次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学生答复是有限的。通过运用这种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数学问题,最后让他们亲身感知循环小数的相关内容。与此同时,教师再借此时机利用符号语言进行板书,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口头语言、符号语言、动作语言等多种语言形式表达评价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趣味性

幽默风趣的课堂评价语言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此外,风趣幽默的语言在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教学重难点时也非常有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印象也比较深刻。在讲解有关鸡兔同笼这样的数学难题时,可以采用此法。例如,一个笼子中装有兔子和鸡,共有190 只脚,84 个头,那么请同学生计算一下分别有几只鸡和兔子?当学生解答这一难度较大问题时会毫无头绪,难以找到有效的解题之道。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说,如果鸡和兔子都有两只脚就容易解答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全体学生起立,并让他们想想自己是提起两只脚站立的兔子。这时学生会被这种风趣的语言逗得大笑,学习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这时教师说道:“现在鸡兔都是两条腿了,上面一共有84 个头,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下面要有几条腿?”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道84 的两倍168条腿。这时教师再提问:“这168条腿和之前题中所给的腿的数目相差几条?”学生们经过计算得出少了22 条腿。接着教师再次询问:“怎么会少了22 条腿呢?”同学们大声回答道:“是被兔子提起来了。”这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逐渐计算出有11 只兔子。在解答这一种难度较大的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学习兴致不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公正性

虽然课堂评价是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事实依据的,但是评价过程却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活动。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面对不同的人,如果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那么也很难确保评价活动的客观公正。因此,在评价课堂活动时,教师要采用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确保课堂评价语言的公正性。假如教师在评价时只是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那么就无法保证评价语言的客观公正,这种评价也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提高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时,教师要确保语言的客观公正,这样学生才会听得进去教师的评价,认可教师的评价,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例如,在讲解一道数学应用题时,当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可能会有很多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其中有学优生,也可能会有学困生,但无论是哪类学生的回答,教师都要认真倾听,不要因为他们的身份或学习成绩而产生偏见。不能因为回答者是优生并且回答正确就一味肯定支持,也不能因为回答者是差生且回答的问题与标准答案不符就完全否定,对于学生回答的内容,即便不符合标准答案,也可能是他们内心想法的一种外在体现,教师要看到他们答案中所蕴含的智慧火花。因此,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的回答,教师在使用评价语言时一定要确保语言的公正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五)提高课堂评价用语的激励性

为了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少数学优生争台面,多数普通学生作陪衬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对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用语去激励学生,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1.积极的评价用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事实上,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成长。因此,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时,要尽可能多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表现时,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多支持。例如,在讲解简单数列找规律的相关内容时,讲解完一般规律之后,引导学生自己去猜测不同数列位置上的数字,待学生猜出相应位置上所对应的数字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赞赏道:“同学们,你们表现得真棒!”这句简单的赞美激励评价用语可以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也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兴致所致,这时教师再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猜测这些数字的?”有了老师的鼓励,学生学习的精力会更加充沛,探索欲望也会更加强烈。

2.巧妙地借助批评性评价用语,来营造自由、民主、批判性的课堂教学氛围

温而不伤感情的批评用语可以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同时也能避免学生的情绪反抗,对于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大有裨益。例如,刚过完暑假之后,很多学生会出现难以收心的现象,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也得不到保障,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委婉的批评语言指出他们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正学生缺点的目的。如当学生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时,教师可以提醒:“他是不是钱掉在地上了!”如果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睡觉的情况,那么可以提醒他:“是否梦里梦到自己考了一百分?”听到这里学生们哄堂大笑,这样一来,课堂的气氛就马上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会被调动起来了。这种方式不仅达到了批评学生的目的,也不会让学生反感,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无论是在批评还是表扬学生,用语都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要做到否定中有肯定,批评中有表扬,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

综上所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都可以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一句无意中的表扬或激励用语,可能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一句不恰当的评价用语可能会对学生的内心产生严重伤害,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动力。因此,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有效性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运用科学得当的评价用语,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用语有效性语言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网络用语“控”的流行及其修辞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