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评价视角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3-11-15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

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评价

李 键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

教育研究结果已经证明,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评价的过程,而评价的过程包括定性观察和定量分析等内容的复合过程。在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旧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学校教育的要求。初中体育教学评价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初中体育教育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很难对学生动态化的课堂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这就很容易使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受到阻碍。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多元和评价教学的实践运用,为初中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遇,其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形式单一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还能够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要求,保证初中体育教学评价的系统性、客观性、科学性,着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初中体育教学多元评价释义

多元评价建立在多项思想理论基础上,区别于传统的一元评价,多元评价从多维度、多视角出发指向多方面,尽可能地对受评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能够将受评对象的学习能力、素质水平、情感价值等情况详细地展示出来,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与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多元化的评价能够很好地适应课堂教学环境的变化,面对不同的学生主体和课堂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充分地发挥出其自身具有的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等特点。此外,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仍需不断发展,对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情况、参与学习的过程以及自我认知进行关注,这正是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多元评价对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相较于文化类课程,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体育技能水平的提升都要经过刻苦认真地训练,光说不做是无法达到学习目标的。其次,多元评价是学生的内在需求。在传统的机械化体育锻炼中,学生的需求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教师的评价总是在关注学生体育训练的完成情况,而忽略了学生是否真正愿意去做。最后,多元评价除了体育学习还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将传统的体育范围扩大,延伸了体育的内涵;从健康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身体。

二、多元评价视角下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一)多元评价主体,创新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教材知识的讲解,时常忽略课堂评价的开展,即使进行课堂评价,大部分的教师往往是单方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基本没有师生互评、生生评价形式的展开。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化,只能使评价流于表面形式,不能真正地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导致体育评价如同虚设,不能真正地发挥出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在明确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评价方式,采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样既能够带动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

在进行垫排球这一项体育运动的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来推动教学评价的有效进行,将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这两种评价方式依次运用到教学课堂上,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全面化。首先,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教师要按照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层次进行认真细致、客观公正、有针对性地评价,如向学生讲解垫球时的准备姿势,对墙垫球的时候要将双腿微微分开,膝盖稍稍弯曲,然后身体上半部分向前倾,使得身体重心向前。教师对学生的姿势进行评价,指导学生改正姿势过高或者过低,只弯腰不弯膝等错误动作,对学生改正后的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强化正确姿势。然后,在学生进行垫球练习的时候,教师要观察学生垫球的身体部位,对学生的击球方式进行评价,然后指导学生积极改正击球的部位和单手击球等错误。通过边评价边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进步,提升学生练习垫球的效果,促使学生更快速地掌握垫球基本动作。其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两人一组的垫球训练小组,让学生在排球不落地的情况下维持垫球的动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对方的准备姿势、垫球手部动作,最后用力等动作的细节,然后给出最直接的评价,双方都能够意识到对方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发展长处和弥补不足。通过生生互评的方式,带动学生参与到初中体育教学评价环节中,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扩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评价形式,弥补教师评价中不足的问题,也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垫球运动的积极性,一方面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指出不足,另一方面通过与他人的对比,可以看出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从而不断激励自己,最终实现不断进步。

(二)转变评价形式,关注行为测评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不具备全面性、系统性等特征,教师往往是通过一次体育测试或者期末考试就完成了体育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只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无法真正地还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多元评价的视角下,初中体育教师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还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行为测评,真正地发挥出体育评价的价值和意义。

在练习乒乓球的时候,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拍的手势、发球和接球的姿势等基本内容。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乒乓球技能,教师可以以此展开乒乓球比赛。借助比赛的形式,展现学生学习乒乓的效果和实际水平,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行为并展开评价。首先,让学生展示个人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空地上画下一条线,让学生站在线前,在远处放置一个空水桶,让学生将拿到手的乒乓球打入空水桶中,看哪一位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更多的乒乓球打入空水桶内。通过这样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控球能力,教师对比赛的结果进行评价,认可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双人对抗赛,让学生自由结成对抗小组进行比赛,教师对比赛的学生的行为进行认真详细地观察,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价。具体的评价内容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评价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之后,身体素质水平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二是评价学生在进行对抗赛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专业技能水平,评价学生握球拍的姿势、发球和接球的动作是否标准,最后结合学生在学习乒乓球时候的日常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刻苦,最终结合对抗赛的结果给出真实客观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既展现了评价的全面性,将评价贯穿整个体育教学课堂,还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积累学习的经验,最终实现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语言应用,采取即时评价

即时评价指的是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和具体行为作出即时的表扬与批评。相较于其他的评价方法,即时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它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往往能传达到学生的心中,对提升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发展学生潜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发挥即时评价有效性的首要环节就是评价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激励性的语言不仅能够树立学生参与体育的信心,还能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恰当的语言不仅会打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还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受挫。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评价语言的巧妙运用,通过即时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从心底接受。

在练习长跑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学习长跑的相关知识、了解跑前热身的作用、学习呼吸的方法等教学内容,还要认真观察学生在长跑练习过程中的真实状态,积极进行教学评价并且将评价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既实现了即时评价的目的,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评价的时候还要注重评价语言的灵活运用,采用恰当、丰富、幽默的语言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评价态度。在女生600 米、男生800 米的长跑训练开始前,教师可以运用“我相信大家能够完成”“不要怕”“加油”等激励性语言为学生打气,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在学生跑完一半的路程之后,教师可以使用“坚持住,已经完成一半了”“终点就在前方”“相信自己能行”等鼓励性语言,在教师语言的鼓励下,学生坚持到底的信念会更加坚定,不会轻易产生半途而废的想法,最终坚持抵达终点。在学生完成长跑练习之后,教师可以对完成的学生使用“你真棒”“我知道你能行”“下一次,你会做得更好”等赞赏性评价语言,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努力成果的认可,促使学生产生自豪的情感并在之后的体育学习中再接再厉。当学生因为身体状况不理想、未能完成长跑训练时,教师不能使用批评性的评价语言来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而是要使用委婉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水平,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能够按时完成学习目标,学生不会因为教师的批评而产生逃避体育锻炼的心理,反而会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优化评价标准,突显分层评价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正是他们身体各项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受家庭环境、生活经历、性格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能够达成的体育学习目标的情况不尽相同,如果为班级全部学生制定相同的教学目标,采取同样的评价标准,从多元化评价视角来看,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很难得到保证,导致一部分学生逐渐落后。为此,体育教师要立足初中学生的成长规律,优化评价的标准,依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来进行分层评价,实现体育教学评价的客观和公正。

在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合理地划分体育教学层次,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将学生合理分层。首先,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前的跑步热身运动,依据学生的热身结果来分析学生当前的身体状况。热身运动能够让学生的身体做好进行体育学习的准备,也能够反映出学生近期的身体状况,有的学生能够坚持下来,有的学生则跑两步就没有力气了。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热身的情况,发现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身体素质差异,这时候就不能采用相同的教学标准,而是将热身运动的结果作为分层的参考依据,将身体素质水平相同的学生划分到同一个层次,这样教师在安排体育锻炼任务的时候,可以分别针对每一层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实践安排。按照科学的标准,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最为合适,A 层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因此进行立定跳远的训练活动时,记录下学生的成绩并为学生制定一个较高的成绩提升标准。B 层的学生身体素质一般,要求这层的学生在原有的跳远成绩的基础上稳步提升。C层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弱,要求这层的学生在跳远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为学生制定体能提升计划,让学生保持基本的体育锻炼,然后一步步加大锻炼的强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此外,对学生的立定跳远的成绩进行评价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分层的评价,避免出现“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对跳远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给出赞扬,并期待学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对跳远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期待学生能够取得进步;对跳远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在避免学生自信心受挫的同时,帮助学生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以期实现问题的快速解决。这样的体育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符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能促进每一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体育技能的提升,保证了体育锻炼的现实效果,提升了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评价模式,多元评价视角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迅速提升。但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来说,要想在体育课堂上促进多元评价的有效融入,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多元评价进行创新发展,充分地展现出多元评价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2016体育年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