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精准评价,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2023-11-15陈忠阳福建省晋江市新侨中学

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精准评价数学

陈忠阳 福建省晋江市新侨中学

实施针对性强、精准的评价是数学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精准评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还有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如果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单一且机械,就会削弱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本文在搜集、了解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从“革新评价观念”“优化数学课堂评价内容”“邀请学生参与”以及“创新评价方法”四个方面阐述通过精准评价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细化,学科教学的改革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其中课堂评价是学科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精准的评价可以为初中生的学习、各方面的表现提供比较具体的信息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课上的进步或者不足,从而针对他们的表现提出针对性意见,推动学生进步和发展,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因此,教师必须改进自身的评价理念,不断探索并丰富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以此来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对有效课堂的打造。

一、精准评价的理念和作用分析

(一)精准评价的理念

1.评价目的:促进学生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发展,而课堂评价亦是如此。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学习数学的具体过程和结果,从而优化教师“教”的方式、激发学生“学”的动力,最终促进其朝着更好、更高的层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课堂实施精准评价更多的是针对学生而言,第一是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发现他们存在的潜能,发现学生在教学中的困惑;第二是在发现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科学的、精准的反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并对之后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最终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因此,本文认为数学课堂精准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同伴

以往,数学课堂评价的主体是教师,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精准评价的理念下,教师应让评价主体多元化,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环节当中,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自评,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同伴互评,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沟通交流。因此,精准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之外,还应包括学生、同伴。

3.评价内容:结果与过程并重

数学新课标对数学课堂评价的内容做出了具体的要求,除了基本知识、技能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思考过程、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过程,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不足等,真正掌握初中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要关心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呈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只有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才能客观反映其学习情况。因此,精准评价的内容必须是结果与过程并重。

4.评价方法:多种方式结合

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遵循“多样化”的原则实施课堂评价,尽可能地将多种方式相结合,如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表现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等,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优化评价的效果。

(二)精准评价的意义

1.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精准评价的作用在于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进一步优化“教”与“学”的效果,尤其是对于部分学习存有困难的学生来说,通过经常的评价反馈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促进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因此,在数学课上实施精准评价,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的打造。

2.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

通过实施精准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不断的反馈,为学生提出针对性强的意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对自己教学的方式、手段等进行反思,从而改进教学策略,及时优化教学的内容和活动等,采取精准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助推“教”与“学”的双向发展。

3.弱化评价甄别选拔功能

传统的课堂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期望通过评价来选出成绩的优劣,单纯地以评价结果来判定学生的好与坏太过片面,难以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精准评价这一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让教师不再把最终的考试成绩当作是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是可以围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思考能力、主体需求来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从而挖掘他们在各方面的潜能,在评价中关注初中生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最终强化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

二、精准评价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策略

(一)革新评价观念,明确评价目的

1.改变“课堂评价就是测验”的错误观念

教师对于分数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个人的思想,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习惯于通过最终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与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把中考分数当作自己整个初中生涯的追求,甚至把它作为学习的终点,体现了评价结果的功利性,不利于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革新以往“唯分数”的评价观念,认识到传统评价的局限性,改变“课堂评价就是测验”的错误教学理念,在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习得的同时,也要了解、收集学生各方面的信息,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情感态度以及思考能力等,从而对学生做出完整的、精准的价值判断。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让传统的评价观念“脱胎换骨”。

2.明确评价目的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在数学教学体系中是至关重要的。评价的多方面功能体现在既可以反映学生个体差异,又可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发展、优化教学效果。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构建学生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把评价当作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围绕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来实施客观、有针对性地评价,充分发挥精准评价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为学生今后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方向。

例如,在组织教学华师大版九上“二次根式”这块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设计了从易到难的问题串,帮助学生逐渐进入探究二次根式的情境,问题如下所示:

(1)你认为什么样的数才会有平方根?

(2)什么数会没有平方根?

(3)你能说出什么式子可以称为二次根式吗?可以举一些例子吗?

在问题的驱动下,使学生勤于思考,对上述问题展开多角度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提问。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思路和回答总结出二次根式的特点吗?”如某位学生是这样归纳的:“我觉得二次根式必须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根指数必须是2,其次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通过评价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二次根式的两个特点。

(二)优化数学课堂评价内容

1.不仅要关注知识,也要注重学生情感

在实施精准评价时,除了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技能进行考查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学数学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展开深入的评价。现阶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也受到更多老师的关注,情感领域的目标包括学生的主体兴趣、内部动机、需要等,虽然不是直接参与学生认知、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但是对于学习的热情、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生学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展开精准评价,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课堂评价体系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兴趣,逐步强化其数学自信。

例如,在组织教学华师大版九上“相似图形”这块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一些图片:

图1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从图片中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学生的思维力、注意力都集中在图片上,开始分析图形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一说什么是相似图形,进而引导学生得出相似图形的概念。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可以得出数学概念这一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其情感体验,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不仅要关注结果,也要注重学习过程

评价结果不单单是为了促进优秀学生的选拔,同时也是为了体现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便于教师调整教育策略。教师应该让评价成为改进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在具体的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具体过程,对初中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能力水平进行精准评价,确保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问题分析、解决当中,通过评价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针对各方面的不足提出意见,对于优异的表现进行鼓励,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例如,在组织教学华师大版九上“随机事件的概率”这块内容时,教师给学生呈现了一道数学例题:

在某次足球比赛中,有一个参赛守门员的身高是1.9米,他两个手臂打开的距离也是1.9米,肩膀距离地面高达1.6米。那么请你思考:假设比赛中球门的面积是17.5平方米,那么你觉得一个足球球员有多大概率会进球呢?

鼓励学生针对题目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如学生答:“我认为需要计算足球球员的点球命中率,要计算它就必须知道守门员可以覆盖多大面积,也就是计算一个长方形加上半圆的面积。”教师对于学生的思路、分析问题的过程展开精准评价,师:“嗯,你的思路很清晰,说的解题步骤也很有条理,我们必须知道守门员覆盖的面积,其他同学的思路也是这样吗?”通过有效且针对性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信,同时可以掌握学生的思考方式、思维能力水平。

(三)邀请学生参与,丰富评价的主体

教师要让评价主体多元化,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环节当中,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自评,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互评,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在课上积累更多评价经验,锻炼学生的自评能力。在实施精准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邀请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活动中,这样有利于克服传统评价中主观性、随意性大的弊端,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从而优化评价的实效,让学生的学习和评价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组织教学华师大版九上“一元二次方程”内容时,教师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谈一谈现在对它有了哪些认识?给学生提供发言、思考的机会,如某位学生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掌握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也掌握了它的一般形式和各项系数的鉴别。我觉得我还有些地方掌握得不足,尤其是在缺一次项和常数项的一元二次方程系数的识别这方面,我有些不了解……”通过学生的自评可以促进对本课内容的回顾、梳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接着教师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他们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鼓励学生改进,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创新评价方法,实施差异性评价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已有经验、性格特点和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数学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差异来实施课堂评价,遵循差异性的基本原则来实施评价,确保可以围绕每一位学生的特别表现进行差异性评价,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评价的针对性,又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从而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让存在差距的学生结合教师的评价取得进步。因此,教师应创新评价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实施差异性评价,给学生不同的评价,比如针对内向、敏感的学生进行委婉、含蓄的评价;针对自卑的学生采取激励性的评价,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实施精准评价,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来进行评价,确保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评价了解自身学习的具体情况,使学生受到相应的启发和教育,从而在调动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更好地投入课堂活动中,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在数学兴趣、知识、主体性、认知等方面获得综合发展,最终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精准评价数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