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东平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布置与设计

2023-11-15李晓爽孙文静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3年8期
关键词:果林项目区农田

田 颖,张 瑜,张 岩,李晓爽,孙文静

(1.河南省石漫滩水库运行中心,河南 舞钢 462500;2.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3.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河南 郑州 450000;4.开封市引黄管理处,河南 开封 475000)

0 引言

尉氏县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是河南省重要粮食产区,历史上由于洪水泛滥、冲淤,在河流故道和黄泛区等地带形成沙荒地,在低洼和排涝条件差的地带也存在盐渍化问题,加之生产建设项目多,开发强度大,水土流失以风蚀为主,并兼有水蚀。为了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防洪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农田防护以及保护土地生产力和粮食生产安全。大力开展平原沙土区治理,实行林、渠、路、田,统一规划,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和农田防护林网;完善灌排渠系建设,形成旱能浇、涝能排;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对岗丘区进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1 项目区选择

1.1 选择原由

一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内沙荒地及沙化土地面积较大、林草覆盖率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通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方向发展,为周边环境构筑起生态防护屏障。二是当地政府支持、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政府及群众对改变环境面貌的希望迫切,地方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高度重视,群众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要求迫切,社会参与意识强烈、投劳有保障。三是基础条件较好,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作用。针对水土流失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亟待治理的区域,应尽量与周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区相衔接,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的实施,使得该区域土地潜能得到最大挖掘,带动农村水保产业化生产经营,从而提升水土保持效益,凸显治理效果,对整个美丽乡村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2 项目区选择

尉氏县2021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位于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西南部。项目区涉及岗李乡1个乡镇9个行政村,项目区位于东经113°54'43''~113°57'34",北纬34°19'56"~34°22'7"。

项目区总面积13.04 km2,轻度水土流失面积7.30 km2,占项目区面积55.98%;微度水土流失面积5.74 km2,占项目区面积44.02%。

项目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4 km2,通过项目区建设,使得区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积极推进农田防护林建设,建立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构筑粮食高产稳产生态屏障;加强河岸防护林建设,提高河湖湿地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维护水质,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的尾闾,为古黄河冲积层。地形以沙丘岗地为主,区域内地势高低不平,岗洼相间,海拔高程一般在80~100 m,岗李乡冉家村北为最高点海拔133 m。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14℃,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62.80 mm,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958 mm,以4—7 月份蒸发量最大,约占全年蒸发量的53%。日照1 910.50 h,全年无霜期为207—220 d。最大冻土层深0.32 m。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3.30 m/s。区域内土壤以潮土为主,兼有风沙土和盐碱土分布。植被区划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土生树种有刺槐、杨树、桐树、泡桐、构树。天然次生林主要是刺槐林,长势较差,郁闭度低,多为疏林;灌木以构树、刺槐为主,灌木及草地主要分布在土层较薄的山地,大部分林地由于干旱及管理跟不上,保存率低。

根据尉氏县水土保持规划,岗李乡位于北方土石山区-华北平原区-黄泛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西北部黄泛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水土流失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兼有水力侵蚀。

3 措施布局与设计

根据尉氏县水土保持规划,岗李乡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防风固沙、农田防护、水质维护。社会经济功能是粮食生产和综合农业生产功能保护、建设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的经济作物区、饮水安全保护、水源地保护、河湖沟渠边岸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文章从土地整治、田间生产道路、人工造林以及封禁治理方面介绍项目区布局及措施,为平原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3.1 措施布局

工程总体布局采取工程措施、林草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形成以建设经果林和农田防护林为重点,以涵养水源、减少面源污染、控制水土流失为目的,岗丘兼治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3.2 措施设计

3.2.1 土地整治

土地长时间在风力、水力作用下大量土、肥被流失。针对项目区内起伏较大的土地进行土地整治,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改善生产条件。项目区整治土地64.62 hm2。

3.2.2 田间生产道路

为了构建便捷高效的田间道路体系,使项目区自然村之间、田块与居民点之间、田块之间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结合现状硬化路及现状土路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道路体系,合理布局,方便耕作和运输,尽量避免大挖大填,降低工程造价。项目区田间道路设计路面为3.50 m宽C25混凝土路面。

3.2.3 人工造林

3.2.3.1 经果林经果林选择在距村庄较近利于管理、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土质较好的疏林地及自然保留地上,经果林在经济树种未挂果前,可间作农作物或经济作物,挂果后专营经果林生产。经果林建设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注重果、叶、形效果,选择造林品种,发展支柱产业,此次选择经果林品种有核桃、桃树、杏树、大樱桃等。

3.2.3.2 护堤林

项目区黎明河两岸现状植被稀疏,为了防止水流波浪冲击、雨水侵蚀造成堤防土壤侵蚀和土方崩塌,栽植防护林带,巩固堤岸,免遭崩塌。在黎明河两岸栽植法桐,株距6 m,胸径4 cm,植树坑规格为0.50 m×0.50 m×0.50 m。

3.2.3.3 田间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工程是对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合理有效的保护,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的作用。根据调查,项目区仅在等级公路两侧存在林带,村村等田间道路两旁林木稀疏,无法防御风、沙对农田的侵害。为改善现有的农田生产条件,稳定农业生产,并根据项目区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规划栽植楸树,株距4 m,胸径4 cm,植树坑规格为0.50 m×0.50 m×0.50 m;栽植泡桐,株距6 m,胸径4 cm,植树坑规格为0.50 m×0.50 m×0.50 m。

3.2.4 封育治理措施设计

封禁治理布设在现有水土流失的疏幼林和荒地,这些地类植被稀疏,郁闭度低,存在水土流失。通过平茬复壮、修枝疏伐、补植补造等抚育措施,同时依靠大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实现植被的恢复。为防止人畜任意进出林草植被遭到破坏,在封禁区四周设立标志牌,主要布设在交通路口和显眼位置,以起到警示提醒作用。封禁区设专人管护,定期检查林木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清除病死木。同时,制定封育管护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并利用乡规民约的特定方式广泛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 效益分析

各项措施实施生效后,每年拦蓄利用水量能力为16.36万m3,多数地表径流能就地拦蓄入渗,改善地表径流状况,有效控制了土壤侵蚀。通过实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构建了综合防护体系,每年保土能力为1.37万t,不仅改善了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抗蚀能力,为发展各业生产创造条件,而且改变地表径流,削减洪峰,调节径流,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和雨水径流的利用效率。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1.59%提高到25.82%,随着林木郁闭度的提高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将使项目区内林地及周围地区的水分条件和热量状况得到改善,调节了流域小气候,提高了项目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猜你喜欢

果林项目区农田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退耕还林经果林种植后的经营管护浅论
榕果林的米粒之奇妙的自己
闵行区经济果林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探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
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