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患者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睡眠的影响

2023-11-10陈美珠陈秀玲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手术室家属心理

陈美珠 陈秀玲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厦门,361000)

手术属于外科患者中一种常见的应激源,大部分患者会因为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及心理的应激反应,从而使患者出现多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抑制、失眠等症状表现,手术及麻醉过程可能会因过大的应激反应受到影响,也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1]。所以,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焦虑、紧张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或消除,对顺利手术及患者恢复健康至关重要[2]。心理护理因其显著的临床效果,逐渐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成为重要的手术室护理内容之一[3]。本次选择112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睡眠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交替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2.07±2.14)岁;科室来源有泌尿科11例、妇产科15例、普外科20例、骨科1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62±2.15)岁;科室来源有泌尿科10例、妇产科14例、普外科21例、骨科1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年龄满18周岁;2)智力正常,能正常沟通者;3)符合相关手术指征者;4)近期未发生应激性生活事件者;5)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本研究的意义,获得同意后加入研究。

1.3 排除标准 1)存在昏迷危重症者、有精神疾病史者、听力障碍者;2)伴随严重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者;3)急诊手术者。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做好患者基本资料的核实,完成患者术前基本检查;麻醉后,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进行导尿护理,配合其他人员铺好消毒单;对手术医生的操作密切配合,做好手术护理记录;手术结束后,检查并收回手术器械,送患者离开手术室。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详细措施如下。

1.4.1 术前访视。手术前1 d做好患者的术前访视,核对患者的全部信息;将手术相关情况详细介绍给患者,说明胃管及导尿管安置的必要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缓解患者的恐惧感,使其积极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主动询问患者的心理情况,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想法并耐心倾听,对患者的情绪进行针对性疏导,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轻音乐等方式进行自我情绪调节[4];对患者及家属的疑虑给予充分解释,积极与家属进行沟通,缓解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情绪。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督促患者术前保持睡眠充足。

1.4.2 术中护理 1)采用认知心理的治疗方法,向患者讲解手术中做好配合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2)承诺手术全程保护患者隐私,使用亲切、关心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护理动作保持轻柔。3)手术时,不能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保持安静。4)如果患者处于清醒状态,给予患者安慰和心理支持,了解其是否出现不适;认真观察患者的状态和表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及时进行处理;当患者出现明显的应激状态时,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并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事情,使其注意力转移,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应激状态。5)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种疑虑。6)协助患者保持适宜手术体位,体位变更时,避免对肢体造成牵拉,确保手术过程轻、准、快。

1.4.3 术后护理 1)帮助患者清除身体上的血渍、药液,整理好衣物,让患者保持整洁的外观。2)患者清醒后,立即将手术成功的消息告知患者,对患者进行鼓励,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感,并对不适状况进行及时处理。3)相关负面信息不宜告知患者,可以告知其家属;并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指导家属进行心理护理。4)如果患者出现术后疼痛,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表示理解、同情、安慰和鼓励,并解释造成疼痛的原因及疼痛的规律,让患者感受到外界的支持。5)将患者送回病房后,将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积极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情况,对患者及家属的内心需求耐心倾听,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1.5 观察指标

1.5.1 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分别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患者的睡眠情况做评估,评估项目包括睡眠可持续性、睡眠感受、睡眠效果,每一项最高7分、最低0分,睡眠质量好评分高。

1.5.2 在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分别进行心理状态评估,量表分别为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2个量表中均包含20个子项,每项1~4分;其中SDS总分超过53分说明存在抑郁症状,SAS总分超过50分说明存在焦虑症状,且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1.5.3 以问卷的形式对2组患者展开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项目包括:专业技能、风险操作告知、职业素养、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最高100分、最低0分,总分≥90分为非常满意,总分在60~89分之间为比较满意,总分<60分为不满意。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的睡眠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2项心理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例(%)]

3 讨论

在妇产科、外科经常会采用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由于手术存在一定危险性,手术可以治愈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很多患者在听到要手术时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刺激,此时心理承受的压力会大增,从而对手术产生害怕、恐惧的情绪[5]。如果不能处理好手术刺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术后精神障碍,所以,在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非常必要,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加快病情转归[6]。

近年来,在医学模式不断发展和改变的影响下,护理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以患者为中心”为核心理念的身心护理、个体化护理、整体护理、系统化护理等模式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7],这些新的护理模式均要求从患者整体进行护理干预,不仅要解决患者的生理疾病、缓解疼痛,还需要关注患者心理情绪变化,缓解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给患者造成的心理负担,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8]。心理护理模式是将心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技能充分联合,从而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发生转变,并以此改变其行为[9]。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建立治疗信心,减轻手术应激的影响,从而促进患者机体抵抗力的提升和后续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而且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心理和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对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也产生了积极影响[10]。

此次研究中,进行了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各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实施了心理护理以后可以让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减轻消极情绪,在手术中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而且稳定的心理状态还有助于更快进入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当然,患者心理和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也会对护理更加满意。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不仅能更好地调整患者心理状态,还能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全方位推广。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手术室家属心理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心理感受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