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时间的影响探讨

2023-11-10蔡丽君陈亚梅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复原胃癌情绪

蔡丽君 陈亚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厦门,361000)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该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胃癌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也是常用的方法。该术式可以彻底切除病灶,避免癌肿进一步扩散,但是毕竟是侵入性操作,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了较大的伤害,使其容易出现负性心理,一定程度上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预后效果均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予以有效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尤为重要[1-2]。既往常规护理措施只是注重遵医嘱给予患者各项护理工作,虽然能提高患者机体恢复状态,但是却忽略了患者的情绪状态,最终导致护理效果欠佳。而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治疗积极性,促进转归[3]。基于此,本院随机选取胃癌术后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分析针对胃癌术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及睡眠时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5人,女15人;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6.25±2.32)岁;病程2~6个月,平均病程(4.26±0.67)个月。观察组中男15人,女25人;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6.50±2.17)岁;病程2~7个月,平均病程(4.58±0.83)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1)2组患者均符合胃癌疾病的诊断标准;2)2组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2组患者年龄均小于80周岁;4)临床资料完整。

1.3 排除标准 1)有严重消化道出血患者;2)有其他严重精神内科疾病的患者;3)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4 护理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a.对患者进行口头教育。b.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告知其要遵医嘱按时服用治疗药物,提醒家属做好监督工作。c.定时巡视患者病房,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如果发生异常要报告给责任医生进行处置。2)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a.术后安抚患者,向其表明手术非常顺利,缓解其内心紧张的心理,可通过亲切的言语、动作举止等鼓励患者,以便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b.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真实想法,并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心身放松。c.给予患者胃癌健康宣传手册,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或者讲座等方式进行,护理人员要对胃癌疾病的发病机制着重向患者进行讲述,包括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并且适当结合患者要求对健康教育方案予以调整。d.给予患者良好的病房环境,可以摆放其喜欢的绿植,还可以播放患者喜欢的轻音乐,帮助转移其注意力,并鼓励患者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例如散步、打太极等。e.因患者不仅承担疾病的痛苦,同时也面临着高额的经济费用,所以护理人员要积极联系各种社会支持单位,通过帮扶来缓解其心理压力。f.疼痛干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从而影响了睡眠质量,护理人员要做好其疼痛护理,帮助患者改善睡眠。

1.5 观察指标

1.5.1 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复原力 采用康纳-戴维森心理复原力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估[4],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计0~4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心理复原能力越好。

1.5.2 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素养 采用5级评分法对患者健康素养进行评分,共4个维度,24个条目,健康素养与分值正相关。

1.5.3 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 分别采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情绪与焦虑情绪,满分为100分,60分为分界值,且评分越高则表示负面情绪越严重。

1.5.4 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 采用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ichards-Campbell Sleep Questionnaire,RCSQ)进行评估[5],共5个条目组成,分值为100分,睡眠质量与分值正相关。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复原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复原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复原力比较分)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素养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素养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素养比较分)

2.3 2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比较分)

2.4 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既往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从长远角度来看,心理护理不单是医疗系统内的重点,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人生观与价值观[6-8]。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没有较为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患者主要以呕吐、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的黑便,对其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该疾病,虽然也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因患者容易出现较严重的负性情绪,所以应当搭配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进一步提高康复速度[9]。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理复原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理护理对患者忍受消极情感、能力、接受变化、精神、控制等方面的作用显著,能有效促进其积极面对疾病,从而减轻逃避与屈服的心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健康素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转变不良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疾病,进一步促进自身正念状态的增强,也提高了自身健康素养。原因是给予患者不同层面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心理灵活性,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等不良心理状态。原因是通过给予患者正确的疾病认知,促使其对自身情绪与机体状态有一个全面认识,也使得患者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得以树立,因此缓解了负性心理。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联合疼痛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感,降低疾病带来的痛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睡眠状态,提高其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时间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复原胃癌情绪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