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村落活化的声音档案馆建设研究

2023-11-03刘子成郭卫东

编辑之友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化空间

刘子成 郭卫东

【摘要】传统村落在我国分布广泛,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其活化研究一直在推陈出新。声音资源在传统村落禀赋优厚,特别是在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景下,在传统村落建设声音档案馆尤为重要。声音档案经过基本形态、功能面向和制播主体的演变,其馆藏建设选择在传统村落,有其成本、审美和注意力经济的优势。通过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方式,针对性地制播声音文化产品,从而推动声音档案馆建设与传统村落活化共进,在传统村落声音的采录、制播和体制建设上逐渐形成规范,完善声音档案馆的建设,服务并融入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构建中,助力传统村落活化进入良性循环。

【关键词】传统村落活化 声音档案馆 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3)5-066-05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5.010

自录音技术诞生以来,声音记录逐渐被纳入档案采集、规整、保存和利用的范畴。一般来说,声音档案的建制主要依赖档案部门、社会机构和公众三方的参与协作。就目前来看,声音档案馆的基本形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通过融媒体渠道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也吸纳了更多的个性化元素融入与社会团体参与。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村落文化中,声音资源丰富且独特,依此建立声音档案馆必将是一项长足发展且富有价值的工作。

一、传统村落活化与声音档案概述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传统村落是乡土文化的“根”与“魂”,也是传统文化的沃土与丰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保护与利用并举互进、协同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其中,活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跨学科交汇、多视角融合的视域下,诸多研究者从村民、产业、文化、景观、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见。但综合来看,传统村落的活化仍存在着重物质文化、有形文化,輕精神文化、无形文化的现象,亦有偏好宏大叙事与利益导向,忽视日常生活和公众教育的历史痼疾。

声音作为一种独特的档案资料和文化景观,一直是塑造传统村落记忆空间,糅合历史、社会、文化三重价值的有效通道。长期以来,对传统村落视觉系统层面的梳理、整合颇受重视,而声音系统层面的介入、发掘却乏人问津。散落在乡间的声音资源,既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又维系着时代的律动,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听觉社会史。如何收集、保护、改造、重建这些丰富宝贵的声音档案,使其向内规制完备,向外开放畅达,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声音档案馆的建设与传统村落的活化互促互进,共建共生,不失为一条蹊径。

二、国内声音档案馆的现状与发展

欧美国家很早就建立了专门的声音档案机构,如英国国立声音档案馆、瑞士国家声音档案馆、美国国家图书馆声音档案部门、澳大利亚国家电影与声音档案馆等。我国的声音档案开发工作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建立大型专业的国家级声音档案馆,有声文化资产散置于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与学术机构、广播电台、互联网空间等领域。虽然公立机构、民间团体和普通公众等多方主体均有涉入,但呈现出各自为战的局面。

1. 基本形态的演变

目前国内的声音档案馆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是公立机构的附属部门。如国家图书馆视听服务中心、广州图书馆“粤动听”声音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影音馆、重庆大学声音图书馆等,它们作为图书馆或广播电台的一个单元或子集存在。二是独立运营的民间团体。如史家胡同声音博物馆、宋庄声音艺术博物馆、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通常由专业人士牵头,以民间力量为主导,整合社会资源进行维护发展。三是云端的声音频道或栏目。如本源声音博物馆、良庆幸福声音博物馆,以及分布在喜马拉雅、小宇宙、云听等云端空间的有声内容。总体而言,国内声音档案馆沿循一条清晰的路径演进:从线下向线上拓展,从在野向云端迁移,从实体向虚拟转型,并寻求多方形态的交融互动。

2. 功能面向的转变

传统的声音档案工作侧重“为国守藏,资政利民”,声音被视为历史资料和声音文物,用于归档、保存和纪念,围绕声音档案展开的讲座、陈展和活动也以政策性、事务性宣传为主。新媒体时代,声音档案的内涵及外延都大大拓展,其在公众教育和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逐渐凸显,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便利,声音档案工作开始谋求与社会各界共舞,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驰骋。各地档案室都开通了微信号、抖音,甚至拥有了虚拟代言形象,如河北省档案馆的“冀小兰”。声音档案馆由单一、静态、专业化向多元、动态、世俗化的转变成为必然趋势。

3. 制播主体的嬗变

传统声音档案的入藏,主要通过采购、自制、捐赠、交换和委托等渠道,其制播主体以档案工作人员和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者、兴趣团体为主,普通听众和业余人士仅作为受访者或受众方被动接受。互联网的兴起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将制播的主动性和传播渠道的开拓交给了更广泛的民众,不分年龄、阶层、学历、职业身份,人人可为“播客”。声音资料的采录、制作、传播凭借智能手机、轻巧的录音设备即可完成,其内容除了音乐、戏剧和文学、口述史、自然生态之外,大量的方言故事、生活场景、社情世态、私人记忆等纷纷涌入,重塑声音世界。一方面,单向度的制作者为声音档案的纯度、深度提供专业化的保障;另一方面,多向度的制播者在声音档案的广度、活度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此观之,制播主体多元互动、协作并行将是未来声音档案活化的主流态势。

三、声音档案馆在传统村落建设中的优势

声音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其无形化、连通性、亲近感等特性,使其非常适于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中发挥作用。声音没有轮廓,没有可视的界限和区别,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扩散关联。声音打破视觉限制,并将其溶解、构建为一个由无形联系、体验差异、真实联系和想象联系组成的场所。[2]

1. 建造成本低廉,不侵占实体空间

一直以来,传统村落无论是保护、改造还是重建,都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的支撑。投入低,则村落的生存条件、生产设施、生活空间得不到实质改善,空心化、空巢化问题依然难解;而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则会严重破坏村落的原生样貌,损害原住民的切身利益。声音资源的建档和开发,前期只需用简易、轻便的录音设备采集素材,后续的制作传播均可在网络空间中完成。加之声音的无形化特征,声音档案馆不用像历史建筑或基础设施那样需要大规模翻新改造,仅需在物理空间中巧妙植入声音触点,即可与村落既有景观融为一体。在完全不侵犯、不破坏实体环境的基础上,声音档案具有低投入、高产出、快流通等多重优势。

2. 超越视觉范围,构建复合模式

既往的传统村落活化多从视觉角度引入,力图在一定的视觉范围内构建整体性的文化景观,如对传统民居、历史建筑、自然生态、生产劳作等进行整合规划,在此基础上嫁接游览、参观、休憩等体验性活动。视觉性事物稳定直观,但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尤其是千人一面的仿古化改建,使村落的原真魅力流失。声音隐藏于视野之外,声音空间里不保存任何实体物质,但它具有激发对事物的回忆与联想的特殊能力。换言之,声音游走于实际空间和隐喻空间,它既能赋予事物直接意义,又能探索事物的隐秘内涵。同时,声音并非反视觉的,而是突破视觉的禁锢并为之增殖。声音激活人们的想象力,以即时、跳跃、灵动的优势,重新组合和凝聚视觉范围内的材料、事物和作品,纯粹性的视觉之旅趋近单模式体验,而声音与视觉的叠合则构建出多模式体验,使人们得以重新审视视觉的多维性、复杂性,收获更为细致、深广的经验和感受。

3. 突破场景壁垒,聚焦注意力经济

近年来,音频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现象。根据Insider的《播客行业报告》,预计到2028年,全球播客市场规模将达到948.8亿美元。[3]国内的播客行业在悄然复兴,以云听、阿基米德为代表的主流音频APP2021年下载量增幅高达52%。仅在喜马拉雅平台,音频内容就超过2.8亿条,总时长超过20亿分钟。[4]视觉注意力红利消退之际,“耳朵”成为流媒体平台争夺注意力的增量市场。究其原因,其一,声音具有天然的贴耳感、亲密感和交流倾诉的属性,它可使用户摆脱屏幕依赖,投入积极的想象中;其二,声音利于传达情感、渲染情绪,越自然、主观的声音表达越能展现真实的人性,而不是冷冰冰的客观内容。声音的这些特质与年轻人内在的独立意愿、社交渴求相吻合,因此声音节目愈发受到年轻用户的青睐。可以预见,声音档案馆与播客联姻,以创新形式和优质内容吸引年轻受众,不仅适逢其时,而且深具潜力和发展空间。

四、传统村落活化中的声音档案馆建设

结合目前中国声音档案馆的建设状况,以及在传统村落建设声音档案馆的定位和策略,要建好传统村落的声音档案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何将声音档案馆的构建有效融入传统村落活化的实际中,并充分发挥其地域、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特性,值得深入发掘。文化空间或许是将声音档案馆的构建和传统村落的活化有机融合的一种方式。

1. 文化空间的引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中用文化空间来指代“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进行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这些地方是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物质留存。文化空间应该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地域界定,同时仪式的神圣性在时间表的延展过程中也要有所体现。[5]目前,文化空间更多表现为文化场所、文化所在和文化物态,通过人类的文化建设或认定,体现时空概念和文化传承。声音是文化实践中十分重要的承载文化表现形式的文化介质,声音档案馆是在传统村落的建设即传统村落活化进程中,以声音为主体表现形式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的建设是传统村落活化的應有之义,且刻不容缓。声音文化空间将为传统村落活化注入活力。

传统村落文化反映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在这种文化中包装声音特质,建立声音档案馆,有无生命力取决于是否满足声音文化空间的发展需求。一是传统村落活化进程中,声音特质的传播有效带动了村落文化的整体时空的印象重构,使更多人愿意去关注和了解传统村落,并进行文化消费;二是村民在声音的制播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一定的生产劳动,获得了经济实惠和精神享受;三是制播主体的持续投入,使得声音档案馆内容的生产与流动愈发丰富和有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了传统村落的文化效应,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声音文化空间有了生命力后,声音档案馆的建设就能为传统村落的活化提供更多元的档案资料和文化景观。

2. 声音档案馆的声音文化空间效应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公众的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吸引公众的关注成为传播价值产生的前提。[6]依托新技术的新媒体平台的使用使得传播媒介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其无所不知,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主动和广泛地参与社会事务,并且快速催生实际效果。在传统村落中建设声音档案馆,首先要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制播的引导,在民众中营造必要的文化空间效应,在声音的采录、制作、传播过程中,广泛宣传发动、主动开发邀约、集中展示包装、及时归纳总结,完善声音档案馆的文化空间形式;其次要激励民间自发在新媒体平台开展声音文化创作,既原汁原味地呈现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样貌,又通过分享等行为获得一定的关注,并形成独特的品牌账号,提高声音文化空间的赞誉度。同时,传播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受众也非被动、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这就需要整合大自然和民间的各类声音文化形式,进行科学有效的融合,通过规范流程和分流分类培训等方式,激活更加全面的社会效应。

3. 构建传统村落的声音文化档案馆

传统村落声音档案馆最适合采用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结合的形式,利用现实与虚拟糅合的方式来表达声音的文化空间意蕴。

(1)建设声音档案馆,首先要找准定位。声音档案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场馆,它既非建筑,也无边界,原则上不侵犯、不占用、不破坏村落生态,其生产和流通主要依赖线下线上、虚实之间的联动运作,关键要打通乡野和云端。这就需要在实体环境中安置若干连接点,如微型拾音设备、听音装置、二维码、触摸按钮等,以点带面,激活不同场景,与云端内容实现联动。其次要做好规划。声音档案馆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一方面,声音资源的采录必须与时间节点对应,如四季的客观声音,不能随意拼凑;另一方面,村民的认同和受众的接受,都必须经由时间发酵和消化。分步骤、分批次、分层级,才是合理化的推进路径。同时,要扩充队伍。声音档案馆没有行政建制和固定人员,以原住民为核心,吸引多方主体参与,联合创制、共建共享是目前较为可行之道。可定期援引专业机构、高校师生落地实践,培养村民的专业素养,不定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吸纳普通听众广泛参与。以此不断培育民众的听感意识,消弭创作、接受的二元界线,让每个人都能投入声音世界,形成多元主体并存的局面。再次要促进传播。声音档案馆不是孤立存在的“死档案”,而是与时俱进的“活档案”;不是狭义的“小文物”,而是广义的“大作品”。声音档案馆承载社会记忆,也彰显时代文化,其生成的声音内容、声音作品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需要在广泛的传播中生生不息地修正、改进和更新的。除了音频媒介,声音档案还需积极寻唤、配置数字化手段,用科技为内容赋能,实现多平台、多场景的多向交互和多元呈现。

(2)声音的采录。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声音文化空间更易于接受大自然的声音馈赠,自然现象、四季更替,动物的叫声,村民家长里短的声音,有方言、七情六欲的展示等;有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声音等;有传统村落里乐器的本质音效、集体场合的混合音效、庄严仪式的肃穆声调等;有传统村落口述史、英雄人物和关键历史事件的讲述等,这些都可以形成传统村落声音地图,经持续完善和补充后流传后世。这些声音不仅无需过多成本就能采录,而且能够构建传统村落文化发展的脉络,涵盖自然人文社会的各类声音都纳入声音档案馆。

(3)声音档案馆体制建设。声音档案馆与传统村落活化共进,可以把声音档案馆与文化空间实体承载区域结合起来,以便于开展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声音传播;可以创建一个相对全面、综合的声音档案技术规范,以便对声音档案进行统一理解;可以建立声音知识产权保护规范,以便于声音档案明确归属和永续利用;可以建立声音档案制播的操作指南,以便公众记录和保存声音;可以创新声音研发机制,不断研发新的记录声音的技术、设备,更好地留存声音;可以建立基于自媒体的声音共享共赢机制,以便于声音的多元采录和关注获取。在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流转中,声音文化的积累可以较好地为其他文化的发展提供表现形式,发挥声音资源独特的文化视角和天然传承作用。

(4)声音文化的传播。传统村落活化中,文化空间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文化的传播和受众的感知是比较关键的因素,而声音形成的文化穿透力则是很好的精神力量。5G时代超高清视听技术的发展带给受众更加优化的感官体验,受众在新闻消费中获得更为贴近现实物理世界的原始感受。用户的新闻消费从单一感官通道的“冷媒介”消费向多感官通道的“热媒介”消费转向。[7]技术带给受众的全新体验,不仅仅局限于新闻传播领域,声音形成的文化空间是很好的媒介附着载体,具有与新技术结合的广泛可能性,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在实践中,传统村落声音地图该如何构建和不断壮大是首要问题。首先,应基于传统村落实际,找到所有的文化空间符号,探索与声音结合表达的路径,传承文化特质和精神,继而关联文化产业,壮大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可以是基于广播的沿革,可以是村落牲畜的发声集,可以是村落自然的留声荟萃,可以是日常语言甚至方言的表达,可以是评书、戏曲、讲坛等的声音集合,也可以是非遗的、口述史的变迁记录,凡此种种,通过声音的制播拓展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帮助构建某种新型的文化产业,引导民众关注并发展村落的声音档案事业。其次,利用技术标准和数字化配置制播声音产品,让部分村落民众能参与到声音的制播中来,通过建制帮助民众科学合理地融入传统村落声音文化空间的建设中。主推什么样的新媒体号,通过直播平台卖什么产品,长期关注哪类群体并采录声音,研究传统村落适合充实什么样的声音文化产品,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形成对传统村落发展文化空间的共识。有了好的声音文化产品后,怎样让其服务于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取声音为城镇音乐、影视作品服务,为传统村落民宿、餐饮、演艺服务,为民众日常生活记录、文化产品二次加工和消费服务,形成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声音档案品牌,赋能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相关文化产业,改善民众生活,助力传统村落活化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EB/OL].[2012-04-24].http://www.gov.cn/zwgk/2012-04/24/content_2121340.htm.

[2] 妮娜·莱文特,阿尔瓦罗·帕斯夸尔-利昂. 多感知博物馆:触摸、声音、嗅味、空间与记忆的跨学科视野[M]. 王思怡,陈蒙琪,译.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103.

[3] 汪尧. 过去的2021,「播客」悄然复兴[EB/OL].[2022-01-14].https://mp.weixin.qq.com/s/La9mkI2ltbp3RfWfEkNRGw.

[4] 喜马拉雅2.8亿条音频内容已覆盖全年龄段人群 让“万物皆可有声”[EB/OL].[2021-05-12].http://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105/12/WS609c8d02a3101e7ce974ee99.html?from=singlemessage.

[5] 苑利,顧军. 文化空间类遗产的普查申报以及开发活用[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1(4):63-71.

[6] 喻国明,郅慧. 理解认知:把握未来传播的竞争重点、内在逻辑与操作路径[J]. 编辑之友,2023(3):58-65.

[7] 李彪. 主流媒体深度融合与传媒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进路[J]. 编辑之友,2023(3):25-30.

The Sound Archiv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Activating of  Traditional Village

LIU Zi-cheng1, GUO Wei-dong2(1.School of Marxism,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 2. Shanxi Media College, Taiyuan 030013,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As a rich traditional resource, the related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stantly innovated. Sound resources are natural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especi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build sound archiv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After the evolution of the basic form,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production and broadcasting subject, the selection of the collections to construct the sound archives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st, aesthetics and attention economy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cultural space, the targeted production and broadcasting of sound cultural products, the construction of sound archives and the activ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will go hand in hand, which will help gradually form norms in the recording, production and broadcasting of traditional village voices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sound archives, also serve and integrate them into the atmosphere of traditional village cultural space.

Key words: activating traditional village; sound archive; cultural space

作者信息:刘子成(1991— ),男,辽宁凌源人,博士,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郭卫东(1970— ),男,山西襄汾人,山西传媒学院副校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媒体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空间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文化场所营造规划策略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
文化空间视角下全国武运会发展审思
独立书店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出路
论苗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及其保护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公共图书馆
蒙古草原的傩文化
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