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脂康胶囊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2023-11-01凌永珍吴露仙廖海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25期
关键词:血脂康脉压左室

凌永珍,吴露仙,廖海伟

高血压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临床表现,且常伴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据流行病学统计,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长期血压升高,使心脏血流动力负荷过重,进而引起左室肥厚、血管壁增厚及心肌纤维化,心腔扩大,心功能降低,发生左室重构。目前公认的左室重构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老年人动脉硬化较严重。研究显示,动脉硬化程度是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3-4]。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仅要严格控制血压,还需选择改善动脉硬化程度和左室重构的药物,降低心脏病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血脂康胶囊是对特制红曲发酵后进行提取而研制成的一种血脂调节剂,是他汀类药物的同系物[5]。临床研究显示,血脂康胶囊具有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6]。然而血脂康胶囊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目前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观察血脂康胶囊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和左室重构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46例,年龄65~78(70.05±5.80)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和1999年WHO/ISH的诊断标准;左室肥厚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诊断,男性LVMI>134 g/m2,女性>110 g/m2。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脂康胶囊(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0.6 g口服,每天2次。2组疗程均为6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血压和血脂:血压检测均在上午8:00—10:00,患者清醒状态下静息15 min后,标准袖带水银血压计测量右上臂坐位血压,每5 分钟测量1次,测3次并取均值。血脂检测:清晨空腹12 h以上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1.4.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采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进行超声数据采集。患者取仰卧位,头过伸背向检测者约45°,尽可能显露颈部。频率为7~10 MHz,检测患者双侧颈动脉IMT,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3次测量值平均值。根据超声结果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采用Crouse积分法:即不考虑斑块的长度,而是将各个孤立颈动脉斑块的厚度进行相加后计算总和,即为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

1.4.3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使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器(美国SPACELAB90207型)记录动态血压值。日间(8:00—22:00),夜间(22:00—8:00),每30分钟测压1次。测量血压时上臂停止运动并尽量保持与心脏同一水平线。有效血压读数范围:收缩压70~240 mmHg,舒张压40~150 mmHg。24 h有效血压监测次数应达到总检测次数的80%以上。根据采集的24 h动态血压数据,以收缩压为自变量,舒张压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AASI=1-(收缩压与舒张压直线回归斜率)。

1.4.4 LVMI:采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探头频率2.5~3.5 MHz,受检者在左侧卧体位下,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在二维图像下获得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室重量(LVM)和LVMI。LVM=1.04×[(EDD+IVST+LVPWT)3-EDD3]-13.6(g);LVMI=LVM/BSA(体表面积)(g/m2)。BSA=[0.006×身高(cm)+0.0128×体质量(kg)]-0.1529。左室重构诊断标准:LVMI≥125 g/m2(男)或≥120 g/m2(女)。

2 结 果

2.1 血压和血脂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TC、TG、LDL-C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TC、TG和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TC、TG、LDL-C和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指标比较

2.2 IMT、Crouse积分、AASI和LVMI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IMT、Crouse积分、AASI和LV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IMT、Crouse积分、AASI和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LVMI低于治疗前(P<0.01),而IMT、Crouse积分和AAS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MT、Crouse积分、AASI和LVMI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IMT、Crouse积分、AASI和LVMI比较

3 讨 论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的发病率稳步增加。据国家卫生部门统计,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7]。研究显示,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老年人各种重要心血管疾病事件。老年高血压特点主要为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增大[8]。收缩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室负荷,进而导致老年高血压出现左室肥厚。高血压左室肥厚已被医学界证实是与心脏事件发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左室肥厚可导致心肌细胞生化代谢、超微结构、能量代谢和收缩/舒张出现病理性变化,并伴心肌细胞凋亡,最终导致心功能恶化。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左室肥厚最常见的危险因子[9]。动脉血管壁的硬化程度已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血脂康胶囊含有多种红曲源性天然他汀系物质,其中开环洛伐他汀是血脂康胶囊的特有成分,可不经转化直接发挥作用。血脂康胶囊含有异黄酮、甾醇、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等多种有效调脂成分[10]。目前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血脂康胶囊可有效降低高血脂患者TC、TG及LDL-C等血脂指标水平,升高HDL-C水平[11]。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临床试验证实,血脂康胶囊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冠心病病死率,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C、TG和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TC、TG、LDL-C和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其他研究报道结果[13-14]相符。可能与血脂康胶囊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等调脂作用,长期应用可改善大动脉弹性有关[15]。

IMT可反映早期动脉壁改变情况。目前公认为IMT增加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亚临床表现[16-17]。Crouse积分是临床常用的评价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定量指标。AASI为一个评估动脉硬化程度的新指标。AASI不仅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反射波增强指数密切相关,可独立预测心血管事件,且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IMT、Crouse积分、AASI和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患者LVMI低于治疗前,而IMT、Crouse积分和AAS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IMT、Crouse积分、AASI和LVMI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长期应用血脂康胶囊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且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动脉硬化程度相关,这也可以解释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脉压差低于对照组。LVMI是评定左室肥厚程度及其逆转的可靠指标,利用超声心动图参数判断左室肥厚的敏感度高达80%[19]。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M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虽然对照组患者LVMI也出现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LVMI降低可能与患者降压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降压及抗心肌重构作用有关。以上研究数据提示,长期服用血脂康胶囊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逆转其左室肥厚。

综上所述,血脂康胶囊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动脉硬化和左室重构程度,其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及大样本临床研究加以论证,由于长期服用血脂康胶囊可减少心脏及其靶器官损害,服用过程中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且价格合理,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血脂康脉压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从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看血脂康的临床应用
血脂康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辛伐他汀与血脂康一样吗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血脂康对压力负荷导致心肌重构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