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实之间,出逃伊甸园

2023-10-30赵晓敏

今古文创 2023年41期
关键词:虚实

【摘要】余华通过在小说中建构具有指涉性的地理空间和隐喻性的人文空间营造了一种虚实相间的“失乐园”,并且他以“失乐园”为原型透视童年的苦难与创伤,剖析人性沦丧的现实,在“失与复”回往间观照生命和人生中的失落和怅惘。“失乐园”作为叙事母题不仅统摄引领了余华的整个文学书写,也为当代文学思潮的更迭提供了规律性的内在驱动力。

【关键词】余华小说;失乐园原型;复乐园;虚实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1-001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1.004

失乐园的实质其实是透过一种带有悲剧意味的内蕴来传达人类在与时间、历史和命运等诸多关系范畴的创伤性回望。“失乐园”的过程不仅包含了单纯的伤感和咏叹,而是寄予了更为深刻的生命文化内涵。很多作家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引领之下写作,作品自然而然也就凝结着“失乐园”原型的特有意识。本文对余华作品中的失乐园原型进行了现实性的解读和文本细读,由此可以为厘定作者的创作心理和现实境遇提供重要的标准参考,也可以为他的作品进行更为丰厚的有关社会学、人学、哲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多元阐释。以失乐园原型视角观照余华的小说可以为其作品的编码解码开辟一个独特的审美阐释空间。

一、虚实相间的“失乐园”

“失乐园”一词出自弥尔顿的史诗《失乐园》,故事取材于《圣经》中亚当夏娃受到撒旦化身的蛇的蛊惑,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情节,本意在揭示人的堕落和原罪。人类自此失去了天堂,被迫来到人间面对世俗的困苦。在此意义上,“失乐园”成为一个古老的隐喻和文学神话原型,人类因为失去所以期盼复归的情结也演变为了与此相对照的“复乐园”。在余华小说暗含着一个隐含的结构或者说叙述的圈套,就是将具有具体指涉意义的实体地理空间和内含隐喻象征的虚化人文意蕴这两种元素交织铺排,来完成“失乐园”模型的叙述表达。

(一)地理空间的指涉性

戴维·米克尔森曾在《叙事中的空间结构类型》中指出:“并置的情节线索、回溯和闪回的叙事手法和反复出现的意象等都是中断和破坏时间顺序、取得叙事结构空间性的手段。” ①余华的作品中经常给一些环境地点设置“失乐园”的指涉性功能,作为承载主题意蕴的媒介,这种实体空间每每出现,往往意味着人物和情节的某种非良性变化,很多地理范围带有美好意蕴丧失的指涉意义。在他的作品中,本该庇护家庭的房屋是陈旧灰暗且内部充满冲突矛盾的,救死扶伤的医院也展现着各色人物的真实生存图景,坟墓是人物面临人生沉重课题时的生死场域,道路是通向未知和表达生存焦虑的必经之地。《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曲折漫长,一望无际的马路的出现是主人公向未知世界探索的开始和延续,在道路上的行程开启了迷茫与荒诞的成年旅程。《第七天》中的殡仪馆是人物由生入死的必经之地,在殡仪馆中回溯着一个个人物悲剧苦痛的人生画面。《兄弟》中的广场是宋凡平接受暴力处罚的场所和血色悲剧的发生地,这也显示了围观群众在狂热化的行为里成为被操控的无意识个体。这些都是余华作品中存在的一种具有实体意义的“失乐园”空间结构,它们不只是余华笔下人物生存形态的映照,更是时代氛围和情感流露的重要载体。这种场所的设定使得一个个人物经历的苦难和创伤加剧,他们在作者精心设置的空间中被迫迷失了自己所珍愛的灵魂伊甸园而接受命运抛给他们的辛酸和悲苦,地理空间成为文本内部不可或缺的重要实体元素。

(二)人文园地的隐喻性

除了实际空间维度层面的义指,“失乐园”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人文历史天地中的一种隐喻性和象征内涵,这也是该原型在其作品中更为广泛且自洽的存在方式。例如他作品中时常流露出对于人类童年经验的追忆性书写,“荒原”意象的呈现,善良纯真人性的丧失,现代人精神家园的失守等,这些经验表达都是笼罩在余华“失乐园”原型构造所统领的意绪下。同时,具有“失乐园”人文意蕴的潜在建构也与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和情节的悲剧性走向相生相伴,不论余华前期创作突出具有的暴力美学,死亡血腥,意义消解,荒诞直露的先锋性作品,还是转型后偏向写实温情的文学实践都是维持了一种“出逃伊甸园”的怅然意味。余华转型后的创作《第七天》的篇首就写道:“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②以上标明选自《旧约·创世纪》的文段似乎在写作和阅读之初就埋下了伏笔,即这个世界是神位歇息,道德伦理旁落,美好的乐园被抽离,充斥着肉体生命却如地狱般存在的人间。例如在《十八岁出门远行》全篇就笼罩着一种孤独隔绝、怅然若失的意绪情感。主人的在告别少年的青涩童真的新奇中踏上征程,但是路人的冷漠和人与人之间无法冲破的隔膜感都使他感到失落和前所未有的孤独体验。作品在对生命个体的探索和孤独体验中,不断强化人类成长中的弃置感和不断失去的怅惘感的主题情调的营造,所有情节的推进都统一在他具有强烈失落感和荒诞感的主观情志中。

(三)虚实二元的叠层性

余华小说善于将客观实在的自然地理空间和主观虚化的人文地理空间并置,联合建构了丰富的人文审美世界。通过将虚实“失乐园”两个维度的结合透视,余华实现了作品在实体空间建构上指涉意义的和主观情感上的失望落空相串联,以此来传达失落和希望交织的双重意旨。二者的层叠交互也有利于文本在一种更为全面可感的经验写作中向乐园落陷的深处开掘。地理生存场所和生命主体体验到的世界,在他的作品中通过具有“失乐园”氛围意蕴的审美意象连结在一起。土地的意象在余华的文学艺术世界里承担着空间建构以外更为深广的人文历史内涵,可以作为虚实二元层叠结构的范例。《文城》中的林祥福在经历了父母去世、妻子离开等众多生活施加给他的磨难后,对于土地恋母般的情结进一步深化,这个宽宏的自然空间容纳了他在悲伤失望后的孤独空虚和无处安放的情感。在这里的叙述中,土地作为一种实体存在承接着人物生活苦痛中的精神世界,广袤的自然大地与信赖依附于土地的农民的深厚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合二为一了。与此类似的《活着》中也将土地意象与主题内蕴有机关联在一起,在此这个广博的空间被视为生命力的象征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默然容纳着人事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仇,给予人生存的能量和安定的家园意识。虚实相生所生成的主题内蕴扩大了“失乐园”模型的容量且促成了“失乐园”内涵外延的深广,使得它以更为立体丰富的视角,让余华在时代历史空间的架构中铺陈叙述。

二、余华作品中的失乐园书写

余华小说中的失乐园书写往往呈现为一种“过去时”的存在时态,同时也总是与其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童年创伤体验,成年世界的肮脏荒诞,人生的挫败悲痛,命运苦难的品咂等主题有机融合在一起。相比于寻根文学作家与时代社会扦挌不入的怀旧思痛,余华更善于以一种冷静从容的视角,在生命的复杂和人性的本真等多种维度的观照下体味乐园丧失的哀伤和“复乐园”的创造性冲动。

(一)苦难创伤与童年母体

成长的孤寂,伤逝的悲哀和生命必经的过错与失落的情调深潜在余华小说对于童年的苦难,家庭的创伤,亲情的成长缺席等主题的刻画里。余华在2021年出版的作品《文城》里提到林祥福的乡土情结时写道:“这个北方农民对土地有着难以言传的依恋,就像婴儿对于母亲怀抱的依恋一样。” ③这里不仅写出了林祥福和土地之间连结的深厚情谊,而且强调了人物在现实人生受创后积极寻求类似母体空间的原始寻母的倾向。从出生的啼哭就可以理解为逃离伊甸园的启程,从生理意义上讲,母亲的子宫便隐喻着庇护婴儿周全的乐园,婴儿离开母体便是“失乐园”的伊始。童年时代的创伤更是这一书写中绕不开的原始母题。例如在余华作品中包含着很多回归母体情结和追溯童年创伤时刻的书写,因为母体是人物受到伤害和苦痛后潜意识里的本能归属地。“失乐园”故事本身就可以延伸出对童年时期一去不复返的回忆与悲伤,特别是其作品中母爱感召力量和母性救赎精神的严重缺失,使得其作品的亲情书写弥漫着“失乐园”般的末日景象。例如《在细雨中呼喊》里过早失去童年的孙光林就始终存在着由于母性关怀的缺席与救赎而导致的“失乐园”的绝望感受和孤立无援的生存状态,正如陈晓明在评价这部作品时指出:“余华把汉语小说中少有的‘弃绝经验’表现得异常充分,从而触及人类生存事相中最深刻的创伤。” ④作品中母爱的消解和幼年被抛弃的悲伤体验,成为主人公始终笼罩在“失乐园”意识之下的精神创伤来源,也是后续人生不断产生孤独情绪的先决条件。

(二)暴力书写与人性沦丧

余华作品中人性丧失和道德伦理旁落的地狱般图景的描绘早已昭示了“伊甸园”的覆灭,他冷酷无情却又细腻生动地揭示着人性的丑陋和复杂,骨子里充满了对黑暗卑俗现实境况的绝望和失落,对生存伦理进行挑战并将经验推向荒诞的绝境和恐惧的深渊。《现实一种》是余华极具先锋性质的代表作,书中充满大量压抑沉重的叙述和充斥着暴力、死亡、阴谋、杀戮的描绘。在这里希望的火苗被完全掐灭,难以预料的灾难痛苦随时可能到来。《一九八六年》中充斥着大量血腥场面的书写揭示了特殊时期人的思想异化,人伦家庭的毁灭更是将情节发展推向深渊。《第七天》中提到的大量社会热点,食品安全、暴力拆迁、事故瞒报、官员贪污、鼠族现状等众多当代社会确实存在的问题。余华犀利批判的对象和直接摄取的素材,以及对文本进行间接艺术加工的来源和基础都是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社会症候,作品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表现无疑加大了对小说中人性与道德沦丧带来的“失乐园”现状的陈诉和指控力度。例如李月珍和二十七个死婴的尸体一次次被转运,死亡的真相也一次又一次被掩盖,甚至在火化后骨灰也被加工增减来平息舆论,这种情节设计和叙述的背后是现实社会温情离场现状的无奈和悲愤,更深层次的是社会整体都处于失去“乐园”的精神迷失境地和道德沦丧的裹挟之中。

(三)“失与复”的二重奏

“失与复”的二重奏就是指余华文学世界中对“失乐园”核心景致的描绘始终纠结着对“复乐园”图景的诉求,在无形中产生了一种复调式的叙述艺术效果,在得失的游离之间随之产生了张力悖论的美感。从人性本能的角度出发,在经历了生命的残酷事实和精神创伤后自然会产生抵抗情绪,进而沉湎于以前的美好或恢复美好后的幻想,出逃伊甸园的追怀中必然夹杂着重建乐园的希冀和诉求。余华作为深度刻画人性的作家自然绕不顾这个命题的既定性。在伤痕累累的失乐园现实社会里,依然有人心存希望,信仰未来。最为典型的是余华在《第七天》中营造出的阴阳两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效果。小说中通过现实世界中温情的缺席离场和亡灵园地里温情的回归在场打造了象征着“乐园”的失而复得。余华在创作中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悲观主义者,这个特点可能与他后期创作偏向内在伦理写实和外在先锋性的削弱,因此他在作品中仍然寄予着生命内在的热望和向上向善的引导力量。再例如《活着》当中小人物在命运面前的孤独无措,特别是福贵对于苦难的极致承受能力,他成为那个在没有退路的人生航道上执着驶进的孤勇者。正如余华在采访时自己所说:“千千万万人读到了绝望,我写的却是真正的希望。”人类在面对“伊甸园”缺失情景所流露的痛苦无助和由此激发出的强烈的求生意志,以及衍生的对“复乐园”永不泯灭的欲望诉求是人类如影随形的永恒的精神宿命和使命。由此可见,在余华的创作中始终產生着一种复调式的回环往复的结构,叠加在绝望怅然的“失”描绘之上的更高层次是“复”的创造性冲动,这使得余华的小说在针砭现实之时始终不乏温情书写和人文关怀。

三、“失乐园”原型的意义

“失乐园”的情结并不是西方理论独有的,它与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理想世界追寻,忆旧怀古的情感息息相通,也可以由此体察出新旧更迭、万物交替的哲学世界观和美学思想,而在当代,这种心理特征皈依于作家的自由意志和疏离主流的反叛精神。之所以具有这么多可供阐释的空间和诸多领域的相通性,且能作为一种永恒的文学,历史、宗教、哲学乃至更多领域的命题被不断化用,是因为原型内部所蕴含的横亘古今中外的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和稳定性,造就了它作为文学母题的广泛的适用性。通过“失乐园”原型建构,余华等一批文人在失乐园迷惘的状态中叩问苦难的意义,生命的强力和生存的韧性,在迷失与回返中析出灵魂局部的激情。在传统与现代的缝隙中挣扎出生活的泥沼,真切地代表了当代文人在现实与理想,现代与传统冲突之间的两难境地和颓废心理。

四、结语

在“失乐园”的原型之下,余华将具有实体指涉意义的地理空间和蕴含丰富内容的隐喻性意象构造结合,形成了虚实二元的审美空间。这个空间不仅包含了暴力、血腥、苦难、命运等余华作品常见的文学母题和关键词,而且统摄在所有母题之上的是余华创作观中永远不变的对“失乐园”的控诉怅惘和理性精神的觉醒,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复乐园”诉求的相互纠缠意味。文学运动和思潮内部“失乐园”原型的每一次挖掘和启用,都是创作主体对于权威意识的自觉反叛和启蒙经验的主动复归,背后折射出的是作家真诚质朴的家园想象和不变的价值追求。

注释:

①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秦林芳译:《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页。

②余华:《第七天》,新星出版社2018年版,第1页。

③余华:《文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第83页。

④陈晓明:《论〈在细雨中呼喊〉》,《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第7页。

参考文献:

[1]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

[2]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

[3]余华.文城[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

[4]余华.活着[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2.

[5]余华.现实一种[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6]余华.兄弟[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

[7]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

[8]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秦林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9]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杨经建.失乐园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J].长江学术,2008,(1).

[11]辛捷璐,杨经建.寻找“乐园”与重返“母体”——论中国当代小说的“失乐园”母题[J].新文学评论,2018,(4).

[12]吴桂超.创伤体验与回归诉求:“失乐园”母题的当代重现[J].长城,2018,(05).

[13]胡雯静.性别视域与当代文学中的“失乐园”叙事[J].长城,2018,(05).

[14]张世维.当代边地小说中的“失乐园”结构[J].长城,2018,(05).

[15]陈晓明.论《在细雨中呼喊》[J].文艺争鸣,2007,(5).

作者简介:

赵晓敏,汉族,河北武安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虚实
现代艺术平面设计中的“虚”与“实”
浅论文人画的虚实
论彩铅素描与古典油画直接画法的共性
浅谈增强现实技术及其军事应用
以传奇京剧《化人游》为例谈戏曲虚实论及审美规律
浅析《红楼梦》中的“石”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教学
4招辨别蚕丝被“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