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投入、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

2023-10-30白恩来通讯作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3年10期
关键词:门限产业结构升级

白恩来 冯 帆(通讯作者)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一、引言

对于财政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科学的财政投入机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政府在引导社会需求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应该通过合理的支出政策和产业政策,改善不合理的需求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着重分析产业升级中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目的是为政府部门构建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体制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进而对全国范围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促进作用。

二、机理分析

财政通过生产补贴等直接资金投入促进创新研发与技术扩散进而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在应用于产业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次“死亡飞跃”,一项创新的技术或工艺需要做产业化的改造才能真正地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其中需要巨大的投入。

一方面,政府资金的介入可以降低技术创新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补贴政策为研究主体提供创新资金的支持,抵消一部分阻力增强产业化的成功率,鼓励市场中的微观个体积极从产品、工艺、技术多种角度进行创新从而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另一方面,由于创新技术具有正的外部效应,新的技术得以应用后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无法排除被他人模仿与利用,难以避免非付费用户使用的问题,使得企业的创新成本并不能完全由市场价格反映出来,企业自发进行创新活动并不是最优选择,而财政投入的直接介入弥补了企业的部分成本,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活动。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

通过上述理论基础,本文建立如下模型:

设定方程(1)用以检验财政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总效应;模型(2)检验财政投入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模型(3)表示在控制中介变量技术创新后,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与模型(1)、(2)结合以检验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在模型(1)、(2)(3)中,若模型(2)中β1显著、模型(3)中Y2 显著,加之模型(3)中系数Y1 显著且小于模型(1)中系数α1,则技术创新在财政投入赋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二)变量和数据

1.变量选取

财政投入。本文选取财政支出总额/GDP 作为测算财政投入规模(Fi)的代理指标。

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借鉴李中翘(2022)的方法,将产业结构升级定义如下:

其中Ind 表示各省份产业结构升级指数,Yimt 表示i省份第t 期内m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大小,(1≤indit≤3)。

技术创新。本文使用报告期内每万人均专利授权来衡量技术创新水平(Inn)。

控制变量。本文选取对外开放水平(Open)、经济发展水平(Pgdp)、城乡收入差距(Gap)、金融危机虚拟变量(Fin)、税收优惠政策虚拟变量(Tax)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将2009-2010 的金融危机取值为1,其余年份取值为0;将2008 年及以后年份的税收优惠设定为1,其余取值为0。

2.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1—2020 年全国30 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西藏数据缺失严重,不予考虑)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EPS 平台、《中国统计年鉴》、各省份统计年鉴,各变量描述统计如下:

表1 基本统计结果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实证结果分析

表2 中列(1)表示在不包含中介变量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对有关经济环境变量进行控制后,财政投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激励作用,且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总体上财政投入规模扩大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列(2)表明在控制了其他社会经济变量后,财政投入对技术创新同样产生正向影响,且在5%水平下显著,财政投入每增加1%,技术创新水平能够提升2.694%。列(3)表示在加入了中介变量后,财政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系数减小,以上结论可以说明,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时,存在“财政投入-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传导机制,政府财政投入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间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间接效应系数为0.05,效应占比为25.5%。

表2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二)拓展研究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财政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可通过技术创新进行传导,那么财政投入对于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是否存在一个最优阈值?为了对此进行验证,本文依次进行三重、双重和单一门限效应检验。通过“Bootstrap”反复抽样300 次,得到检验结果如表3。财政投入单门槛、双门槛的F 统计量分别在5%、1%水平下显著,而三门槛F 统计量并不显著,财政投入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双重门槛值分别为:0.1684、0.2372。

表3 门限效应检验

由表4 所示的门限回归结果可知,不同强度下的财政投入、技术创新均对产业转型升级有促进作用。当财政投入强度小于0.1684 时,财政投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系数为0.0097,当财政投入强度增加时,影响系数增加至0.0172,财政投入强度进一步增加至0.2372 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估计系数扩大为0.0298。财政投入强度可以划分为三个区间,随着财政投入规模扩大,产业结构升级的估计系数依次增加,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依赖于财政投入,把握合理的财政投入强度,可以充分发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

表4 门限回归结果

五、主要结论和建议

(一)主要结论

第一,新发展格局下“有为政府”存在着“财政投入-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传导机制。

第二,从财政投入支持下,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效应占比来看,直接效应占比较大而中介效应占比较小。

第三,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依赖于财政投入强度。

(二)研究建议

第一,以创新要素优化产业质量和结构,实现产业创新转型,整合创新资源。要推动产学研组织深入合作,创新活动必须在组织方式、供给方式等方面进行尝试,突破以往科研机构与市场脱节的现象,促进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

第二,以创新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创新链,构建产业新体系。以“有为政府”提高“有效市场”发展水平,各级政府应利用好财政支出这一手段。科技创新离不开优良的制度环境,为了更好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政府还应围绕技术创新来完善金融、税收、财政、知识产权等管理机制。

第三,以全球化的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产业创新转型,还需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开展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合作,在合作中提升本土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门限产业结构升级
基于规则的HEV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地方债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及地区差异研究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随机失效门限下指数退化轨道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回暖与升级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工业集聚的非线性效应——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分析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