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靖远枸杞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2023-10-26路文丽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农业农村局甘肃白银7306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9期
关键词:靖远滴水中耕

●路文丽(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农业农村局 甘肃 白银 730600)

枸杞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是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其果实、根茎、花叶均可药用,果实具滋阴益阳、止血安神、祛风明目、延年益寿的作用。由于其显著的药用、保健价值,枸杞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需求量逐年增长,价格也不断攀升,这给枸杞的发展带来机遇。靖远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枸杞主要种植区,有40年的种植历史。2021年全县枸杞种植面积已达28.3 万亩(每亩约667 m2,下同),年产干果11.32 万吨,品牌价值达到18.57 亿元,带动全县1.63 万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靖远枸杞粒大、饱满、味甜微酸、口感好,色泽红艳,2017年经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靖远枸杞以品质纯正和经济价值高走俏全国,远销世界。经人工培育,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模式生产的靖远枸杞,高产地块,枸杞干果产量可达200 kg/亩,平均产量128 kg/亩,2021年枸杞干果收购价35 元/kg,平均收入4480 元,亩净利润3000 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现将靖远枸杞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苗木培育

1.1 育苗地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在播种前一年的秋末冬初深翻地25~30 cm,结合整地施入厩肥2500~3000 kg/亩,灌冬水,待翌年春土壤解冻后,再整地耙细,起120~130 cm 高畦,整平打碎畦面土,用新高脂膜600~800 倍液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以待播种或扦插育苗[1]。

1.2 栽培品种选择

枸杞为多年生树种,栽植后其受益年限可达20年。在选择枸杞品种时,应结合靖远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进行选择,挑选无病虫害、长势良好的品种为宜。

如“小尖椒”“蒙杞1 号”和“宁杞”系列等优良品种,均可栽植。

1.3 育苗

采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在扦插育苗时,选择生长态势好,无病虫害,1~2年生枝条。采集树冠中部和上部的种条为佳,在采集时轻拿轻放,不要损伤种条表皮。采集种条直径在0.5~1 cm 为宜,将其剪成长插穗,长度为14~20 cm。每100 根插穗为一组,进行储存。

扦插前,要使用药物浸泡插穗下端,这样处理过的插穗成活率较高。使用萘乙酸18~20 mg/kg 进行浸泡,浸入药水5 cm 左右,浸泡1 d。接着沿线开沟,株行距为10 cm×50 cm;扦插密度16.5 万~22.5 万根/hm2。扦插时,竖直插入沟内,露出1 cm[2]。然后压实土壤,在上面覆盖一层细土和地膜,利用土壤压紧地膜四边,并保证插穗可以露出地膜。

1.4 苗木管理

苗木成活后应及时破膜,扦插苗直接用手在插条处弄穿薄膜即可。从夏季到入冬前要灌水4~5 次,灌溉要适时、适量,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当苗木长至15 cm 时应及时修剪,选择1 个健壮的枝条作为主干,其余全部剪去。当苗木长至30 cm 时,进行第1 次松土和除草,以免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新梢长至约50 cm 时进行打顶,并摘心,可促进侧梢萌发。

2 建园

2.1 建园地选择

枸杞在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的环境生长良好。应选择交通便捷、排灌便利、下水位低、地势平坦的地块,土壤活土层大于30 cm 为宜;土壤含盐量小于0.5%;土壤pH 值为8.7;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土壤全氮含量为0.0814%,以利枸杞生长。在建园的头年秋季,深翻土壤25~30 cm,施腐熟的农家肥37.5~60 t/hm2,深翻整地时将肥料施入,翻压在土壤中,机械平整土壤时,高低不要超过5 cm,整地结束后,浇1次灌冻水[3]。

2.2 铺膜

地块平整后,及时铺设宽70 cm 地膜,地膜下中间位置铺设1 根迷宫式滴灌带,地膜四周压紧,膜间交接行行距为50 cm。

2.3 栽植

靖远县春季栽植时间为4月25 日至5月15日。移栽时紧挨地膜下部铺设的滴灌带挖直径5~6 cm、深5~6 cm 的定植穴,起苗时确保枸杞苗根系完整,带土移栽,每穴定植1 株苗,株距50 cm,1 膜1 行,行距1.2 m。移栽枸杞苗1200 株/亩。移栽后立即滴定根缓苗水,间隔5~7 d 再滴1 次缓苗水。第1 次定根缓苗水要滴透,滴水35~40 m3/亩,以确保移栽枸杞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2.4 水肥一体化管理

枸杞全生育期滴灌12 次左右,每隔10~15 d滴水1 次。每次滴水量约20~25 m3/亩。全生育期膜下共滴水200~250 m3/亩。枸杞进入果实着色期,为促进枸杞果成熟、增加干物质积累,可停止滴水。

枸杞全生育期结合滴水追肥8~9 次。枸杞抽枝、展叶、花蕾营养生长期滴施肥料,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次之,每次施尿素5~7 kg/亩、磷酸一铵2~3 kg/亩、农用硫酸钾0.5~0.8 kg/亩。枸杞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滴施肥料,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每次施尿素2~3 kg/亩、磷酸一铵5~7 kg/亩、农用硫酸钾1~1.5 kg/亩[4]。随水滴肥时先滴清水0.5~1 h,然后向管道内注入充分溶解的肥料溶液,肥料滴完后,再用清水滴0.5~1 h。

2.5 中耕除草

每年3~4 月中耕1 次,深度10 cm 左右;5月中旬可再次中耕,深度在15 cm;8 月下旬进行最后一次中耕,深度在20 cm。通过中耕可以提高土壤疏松程度和透气程度,确保枸杞苗生长环境良好。结合中耕可人工与机械结合除草。

2.6 修剪

幼树和成树修剪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幼树,在距离地面50 cm 处,选择4 个粗枝进行保留,其余剪掉即可。长出30 cm 的新枝后,保留20 cm,其余剪除;对于成树,由于成树枝干密集会影响其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生长期间只需保留4 枝粗壮主干即可,其余细弱枝条可及时剪除,以免透光性差。

3 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

3.1.1 枸杞黑果病

3.1.1.1 发生与危害该病发生严重时,可2 d内蔓延至全果,病部出现黑色病斑。发病原因与湿度、降雨量息息相关,湿度大时则容易滋生病菌,从而发病。7~8 月为病害暴发期,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3.1.1.2 防治措施避免田间积水,确保田间通风透光。收获枸杞后,及时剪除病枝和病果,集中焚烧处理,避免病菌扩散。可喷施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 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6000~10 000 倍液,每隔7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3 次[5]。

3.1.2 枸杞炭疽病

3.1.2.1 发生与危害该病害属于真菌病害,在雨季时发生较为严重。青果病部会出现病斑。遇到雨水天气,病斑会迅速扩大,导致青果颜色变黑,无法成熟。

3.1.2.2 防治措施采摘果实后,用12.5%氟环唑悬浮剂10 mL、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3 g,充分混合后灌入喷雾器,每隔7 d 喷洒1次,喷洒2 次即可。若发病较重,采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 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 倍液或40%杜邦福星氟硅唑乳油6000~10 000 倍液,每隔7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3 次。

3.1.3 枸杞根腐病

3.1.3.1 发生与危害发病后,枸杞根部会逐渐变成黄褐色,叶片枯黄且较小,果实稀疏品相差。发生严重时,根部会直接腐烂,造成整个树体干枯致死。湿度较大时,可发现其间长出菌丝状物。7~8 月为高发时期,需做好防治措施。

3.1.3.2 防治措施如发现病株,应及时挖除,以免病菌扩散侵染其他枸杞苗。挖出后,在病穴内施加生石灰进行消毒。注意排水,以免内部积水造成根部溃烂。发病初期,可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每隔7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2 次。

3.2 虫害

3.2.1 枸杞负泥虫

3.2.1.1 发生与危害该害虫主要为害枸杞叶片,幼虫危害性比成虫更大。幼虫啃食叶片,造成叶片不规则缺刻或孔洞。为害严重时,则会吃光叶片。1年可发生5 代,8~9 月为高发期。

3.2.1.2 防治措施及时清除栽培区域地面枯枝等,并集中焚毁处理。发现害虫时,采取人工去除方式控制害虫数量,修剪后统一焚毁消杀。如发生较为严重,可采用90%万灵可湿性粉剂、1.8%爱福丁乳油、25%灭幼脲,混合后喷洒于叶面进行防治,每隔7 d 喷施1 次,喷施3 次。

3.2.2 枸杞蚜虫

3.2.2.1 发生与危害蚜虫主要为害枸杞顶梢、嫩芽、花蕾、果实等。受害枝叶会卷缩,停止生长。由于蚜虫会分泌蜜露,其覆盖叶子、花朵和果实,光合作用也会受到影响,最终造成产量下降。年平均发生19.65 代。

3.2.2.2 防治措施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如草蛉、瓢虫等。在害虫高发期,使用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清理修剪的枯枝、病枝等,统一进行焚烧处理,以免虫源扩散。合理灌溉和施肥,确保管理到位。

3.2.3 枸杞瘿螨

3.2.3.1 发生与危害枸杞瘿螨主要为害枸杞叶片、花蕾、幼果、嫩茎、花瓣、花柄等,其中,叶片受害最为严重。害虫一年可发生多代,8~9月为高发期。

3.2.3.2 防治措施利用天敌防治,如巴氏钝绥螨,释放50~150 头/m2。对于异地调运的种苗需要及时进行检疫。做好肥水管理与修剪工作,以加强枸杞苗抗逆性。

4 采收

靖远县5 月下旬(春果)开始采收,11 月上旬(秋果)结束。当果实由黄变红,果蒂开始变松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挤压果实而影响果实品质。采下的新鲜枸杞,不要在烈日下暴晒,应置于凉爽通风处阴干,晾至枸杞皮微干而果肉用手捏起来软时即可收起贮存。

猜你喜欢

靖远滴水中耕
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探讨
有趣的滴水实验
靖远羊羔肉:华夏饮食中的一朵奇葩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攀岩
“靖远羊羔肉”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滴水能涌泉
滴水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