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瘤胃臌气的治疗研究

2023-10-26夏春艳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9期
关键词:臌气病牛瘤胃

●夏春艳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拉市镇畜产中心 云南 丽江 674100)

牛瘤胃臌气,也被称为瘤胃膨胀,俗称“胀气”,主要是因为牛一次性采食过量的易于发酵产气的饲料造成的。临床上,患病牛会出现明显的腹围快速膨大、饥窝突出、腹壁紧张、叩诊呈鼓音等症状,因此养殖场户要及早发现并诊治,减少损失。

1 发病原因

1.1 原发性因素

牛原发性瘤胃臌气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管理粗放,饲养人员在日常饲喂时不定时、不定量,导致牛饱一顿、饥一顿,牛过度饥饿易采食过量的青贮料、豆科植物,然后大量饮水,导致饲料在瘤胃内快速发酵产气,进而引发瘤胃臌气。二是放牧不科学,部分饲养人员在有露水的早晨放牧,或者在雨后放牧,开春后放牧时间过早,牛一次性贪食大量含水量过高的青草,无法快速消化,草料滞留在牛的瘤胃内发酵产气,进而导致瘤胃壁膨胀,诱发瘤胃臌气。三是误食毒草,放牧时若牛不慎误食乌头以及走马芹等毒草,会对瘤胃造成麻痹反应,影响瘤胃功能的发挥,从而诱发中毒性瘤胃臌气[1]。

1.2 继发性因素

牛若患有前胃弛缓、瓣胃阻塞等消化系统疾病,会增加瘤胃臌气的发病率。同时,牛进食时误食饲料中的铁丝、铁钉等尖锐异物,进而诱发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此时亦可引发瘤胃臌气。此外,妊娠母牛受到胎儿因素的影响,出现皱胃移位,进而引发消化不良,最终可诱发瘤胃臌气。

2 临床症状

根据牛发病的轻重缓急程度,可将牛瘤胃臌气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具体症状表现如下。

2.1 急性瘤胃臌气

急性瘤胃臌气,多在牛采食大量易于发酵的饲料后2 h 内发病,病牛突然停止进食,呆立不动,举止不安,神情忧郁,结膜充血,角膜四周血管扩张,腹围快速膨大,频频回头望腹,有时后肢踢腹,瘤胃蠕动减弱并逐渐停止,腹壁紧张,按压有弹性,叩诊发出鼓音。病牛呼吸不畅,瘤胃快速膨大后压迫膈肌,导致病牛呼吸窘促,有的张嘴呼吸,心跳加快,每分钟100 次以上,心力逐渐衰竭,脉搏微弱。

若病牛为泡沫性臌胀,可发现从病牛的口腔和鼻腔中喷出一些泡沫状的液体,瘤胃穿刺放气时缓慢且困难,这主要是由瘤胃液和泡沫堵塞穿刺针孔造成。发病中后期,病牛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奶牛患病后乳房皮肤变为暗蓝色,惊恐不安,冒虚汗,站立不稳,步履蹒跚,突然倒地抽搐痉挛,最终心脏麻痹、窒息而死[2]。

2.2 慢性瘤胃臌气

牛慢性瘤胃臌气,大多是由继发性因素造成的,病情发展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病牛瘤胃有时正常,有时轻度或中度膨胀,特别是在进食、饮水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臌胀现象。牛慢性瘤胃臌气以非泡沫性臌胀为主,穿刺放气后继续臌胀,穿刺放气时所排出的气体酸臭味较大,瘤胃收缩能力下降,食欲时好时坏,反刍功能减弱,消化吸收能力受限,日渐消瘦,生产能力下降,乳牛患病后泌乳量明显降低。

2.3 病程及预后

牛急性瘤胃臌气,发病急促,及时介入治疗,病牛一般预后良好,不会复发,若治疗不及时病牛极易窒息死亡。牛慢性瘤胃臌气,发病迟缓,症状较轻,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病牛的预后情况不同。继发于前胃弛缓的瘤胃臌气,在基础病被治愈后瘤胃臌气症状随之消失。继发于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的瘤胃臌气,往往久治不愈,治疗后易复发,预后效果差。

3 诊断要点

牛瘤胃臌气诊断难度并不大,有经验的兽医人员可快速确诊,诊断要点:急性瘤胃臌气,发病较急,大多在采食过量易发酵产气的饲料后2 h 内突然发病,腹部快速膨大,左旁腰窝凸出,呼吸困难,腹壁紧张叩诊呈鼓音。慢性瘤胃臌气,病情弛张,往往因原发病反复产出气体,气体有酸臭味。

4 治疗方法

4.1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牛瘤胃臌气,一般以理气消胀、强心补液、健胃消导等为主,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首先,针对病情症状较轻的病牛,可将其牵至斜坡上,保持前高后低的姿势,然后取一根木棒涂抹上煤酚皂溶液,让病牛衔在口中舔舐,并按摩其瘤胃部,加快排出瘤胃内积聚的气体,缓解病情。

其次,针对处于发病初期的病牛,可按摩其瘤胃部,每次按摩15 min,每间隔30 min 按摩1 次,加快排出瘤胃内的气体,按摩的同时可一次性灌服松节油25 mL +鱼石脂15 g + 95%酒精40 mL +温水1500 mL,能够起到不错的消除胀气的效果。

再次,针对症状较重有窒息风险的病牛,需及时进行瘤胃穿刺放气,避免窒息而死。需要注意的是,放气时要控制好速度,避免放气速度过快引发脑供血不足休克死亡。若是非泡沫性瘤胃臌气,在完成放气操作后灌服稀盐酸20 mL,亦可灌服生石灰水2000 mL,或者灌服鱼石脂20 g+95%酒精100 mL+温水1000 mL,同时瘤胃内注入青霉素100 万IU+0.25%普鲁卡因溶液60 mL。若是泡沫性瘤胃臌气,放气时极易受阻,因此要重点灭沫消胀,可内服二甲基硅油2.5 g,或内服消胀片40 片,或内服松节油35 mL +液体石蜡油800 mL +温水1000 mL,或内服大豆油300 mL +温水5000 mL,均可快速灭沫消除胀气[3]。

此外,在治疗牛急慢性瘤胃臌气时,要做好瘤胃内容物pH 值的调节工作,可内服3%碳酸氢钠溶液;为加快排出瘤胃中的内容物和酵解物质,可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01 g,或注射毛果芸香碱0.03 g,可起到兴奋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快瘤胃蠕动、反刍、嗳气,快速缓解病情。针对出现虚脱的病牛,要及时强心补液,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钠1000 mL +10%安钠咖30 mL,并配合使用青霉素、维生素B1、维生素C,达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若以上治疗方法无效,应及时进行瘤胃切开术治疗。手术前做好保定工作,让病牛保持绝对固定,手术部位消毒麻醉后,做一长度为15 cm的切口,让瘤胃充分暴露并将其切开,取出瘤胃内积聚的内容物,需要注意,不可将瘤胃内容物全部取出,应剩余1/3,接着向瘤胃内灌入健康牛的瘤胃液5 L,同时向腹腔内倒入2 支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预防腹膜炎,最后缝合并消毒。瘤胃切开术后3 d 内,每天肌注青霉素400 万IU+链霉素200 万IU,每天1 次,连用3 d,防止继发感染。

4.2 中医治疗

中兽医认为牛瘤胃臌气主要是因牛的脾胃功能失调、胃动力下降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引发瘤胃积食,食物继续发酵后诱发瘤胃臌气,因此在治疗时要遵循行气止痛、通便消胀的原则,具体可采用下方治疗。

4.2.1 消胀散槟榔、炒莱菔子各50 g,二丑60 g,木香、小茴香、青皮各100 g,将上述中草药晒干后研磨成粉末状过筛,加入清油500 mL和捣碎的大蒜100 g,再加入适量温水冲服,每天1 次,连服3 d。

4.2.2 大戟散大戟、甘遂、芫花各15 g,甘草25 g,三棱、厚朴各30 g,枳实90 g,大黄100 g,将上述中草药加水1500 mL 煎熬成药液500 mL,然后加入植物油500 mL,芒硝300 g,混合后分早晚2 次给病牛灌服,连用3 d。

4.2.3 五香散广木香、丁香各25 g,香附、藿香各35 g,小茴香45 g,将上述中草药晒干后研磨成粉末状过筛,加入植物油500 mL,一次性灌服,每天1 次,连用3 d,该方对牛泡沫性瘤胃臌气的治疗效果颇佳。

4.2.4 参能茯苓健胃散患瘤胃臌气的病牛往往具有脾胃虚弱的特征,此时可用肉蔻、砂仁、官桂、白术各30 g,川朴、茯苓、桑葚、陈皮、车前子、山药、泽泻、瞿麦、木通各60 g,将上述中草药加水1500 mL 煎熬成药液5000 mL 去渣温服,每天1 次,连服5 d,该方具有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因脾胃虚弱引起的瘤胃臌气等疾病[4]。

5 预防措施

为降低牛瘤胃臌气的发病率,养殖户要认真做好牛群饲养管理工作,提高脾胃功能和消化机能,保持良好的健康水平。牛放牧前,需提前喂食适量的青干草或农作物秸秆,避免牛贪食过量鲜嫩多汁的饲草诱发瘤胃臌气;放牧时要合理选择放牧区域,避免牛误食有毒的牧草;要控制好放牧时间,降雨后或有露水的早晨均不可急于放牧;紫云英、紫花苜宿等植物下午的含糖量高于上午,应尽可能在上午饲喂,并控制好饲喂量;鲜嫩的牧草要晒干后或者掺干草饲喂;做好饲料、草料储存保管工作,将其放置于干燥、通风的位置,避免发霉变质;严格控制好马铃薯、酒糟等饲料的饲喂量,喂食后不可立即饮水;要科学配置日粮,保持营养均衡,促进牛只的健康生长;合理搭配粗纤维饲料和精饲料,便于牛只消化、吸收、分解;定期做好保健工作,在饲料中添加增强瘤胃功能的药物,提升瘤胃功能,预防牛瘤胃臌气病的发生[5]。

6 总结

在牛日常饲养时,饲养人员要密切留意其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腹围膨大等症状,要及早进行诊断,针对确诊为瘤胃臌气的病牛,应及早治疗,结合病牛病情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疗程,帮助病牛及早恢复健康。此外,要做好牛瘤胃臌气的预防工作,结合具体病因,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牛瘤胃臌气的发病率,保障牛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臌气病牛瘤胃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羊瘤胃臌气的发生及防治
牛瘤胃臌气的治疗体会
如何防治牛的瘤胃积食
慧眼识病牛
牛瘤胃臌气常用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