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休克患者hs-CRP、PCT、IL-6 及HBP 影响

2023-10-20曾鹏张乃杨闯刘玉娟陶璐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昌330003

江西中医药 2023年9期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乌司

曾鹏 张乃 杨闯 刘玉娟 陶璐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昌 330003)

脓毒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医学领域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全球每年新增数百万脓毒症患者,其中超过1/4 的患者死亡[1]。脓毒性休克患者常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及肝素结合蛋白(HBP)等炎性指标明显升高,在脓毒性休克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2]。如何有效地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是早期成功救治脓毒症休克的关键。脓毒性休克归属于中医学“厥脱”范畴,多为邪毒内陷,导致人体阴阳失衡、气血逆乱、阴竭阳脱等临床危重病证[3]。参附注射液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功效,乌司他丁具有调节炎性因子释放的作用。故本研究从中医“厥脱”理论出发,通过参附注射液和乌司他丁的联合,观察其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前后hs-CRP、PCT、IL-6及HBP 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 年3 月—2022 年7 月收治在本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的脓毒症休克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乌司他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各4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18~75 岁,平均(44.5±5.8)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20~71 岁,平均(45.3±4.6)岁。2 组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年龄≥18 岁;(2)符合脓毒性休克西医诊断标准[4];(3)符合中医诊断为厥脱之阳气暴脱证[3];(4)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缺;(5)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瓣膜性心脏病或严重心律失常;(2)恶性肿瘤晚期患者;(3)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4)过敏体质者或对治疗药物过敏史者;(5)妊娠、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提出的早期集束化治疗策略[4],1 h 内抗感染,3 h 内给予至少30 mL/kg 晶体液复苏,6 h 内达到治疗复苏目标:(1)中心静脉压8~12 mm Hg;(2)平均动脉压≥65 mm Hg;(3)尿量≥0.5 mL/(kg·h);(4)中心静脉氧饱和度≥ 70%,或混合静脉氧饱和度≥65%。并予以乌司他丁(20 万单位,2 次/d)(广东天普生化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33,规格:10 万单位)抗炎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观察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920,规格:10 mL)100 mL 稀释后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日,疗程7 d。

1.5 观察指标

比较2 组患者在治疗前(T0)及治疗后第1 天(T1)、第3 天(T3)、第7 天(T7)hs-CRP、PCT、IL-6 及HBP 水平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T1、T3、T7抽静脉血5 mL,及时分离血清1 mL,放置于-80 ℃冰箱中冷冻保存,hs-CRP、HBP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PCT、IL-6 及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

1.6 疗效评价

比较2 组患者临床疗效,参照《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4],其中显效:治疗后白细胞数量、C-反应蛋白(CRP)正常,且临床症状消失,血乳酸水平下降明显;有效:治疗后白细胞数量、CRP 有所改善,且临床症状得以缓解,血乳酸水平有所下降;无效:治疗后炎症情况、临床症状均无改变,血乳酸水平上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百分率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或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2 结果

2.1 2 组hs-CRP 水平比较

2 组治疗前hs-CRP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3、7 天,2 组hs-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说明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更能有效降低hs-CRP 水平,改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2组hs-CRP水平比较(,n=40) mg/L

表1 2组hs-CRP水平比较(,n=40) mg/L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

2.2 2 组PCT 水平比较

2 组治疗前hs-CRP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3、7 天,2 组PCT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说明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更能有效降低PCT 水平。见表2。

表2 2组PCT水平比较(,n=40) ng/mL

表2 2组PCT水平比较(,n=40) ng/mL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

2.3 2 组IL-6 水平比较

2 组治疗前IL-6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3、7 天,2 组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说明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更能有效降低IL-6水平。见表3。

表3 2组IL-6水平比较(,n=40) pg/mL

表3 2组IL-6水平比较(,n=40) pg/mL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

2.4 2 组HBP 水平比较

2 组治疗前HBP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3、7 天,2 组HBP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说明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更能有效降低HBP水平。见表4。

表4 2组HBP水平比较(,n=40) ng/mL

表4 2组HBP水平比较(,n=40) ng/mL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

2.5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 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2 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2.717,P<0.05)。说明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更能提高临床疗效。见表5。

表5 2组临床疗效比较(n=40) 例

3 讨论

脓毒性休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急危重症,主要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入血,产生内毒素等多种炎症因子,损伤人体重要内脏的血管内皮及组织,导致微循环障碍[5]。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脓毒性休克是一种功能紊乱的全身免疫反应和免疫应答,是机体对微生物入侵产生的免疫反应导致器官损伤,常常伴随着长期的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器官损伤和组织消耗[6]。hs-CRP 是肝脏对感染或炎症反应合成的急性期反应物,在急性炎症事件中血清浓度可升高至1 000 倍。由于hs-CRP 具有广泛的可获得性和较低的成本,已被研究作为用于脓毒症的诊断的生物标志物[7]。严伟恒等[8]的研究发现,hs-CRP 在烧伤早期伴发脓毒症患者中水平异常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谢悦坚等[9]认为hs-CRP 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脓毒症具有重要作用,联合检测hs-CRP、IL-6、PCT 可有效预测新生儿早期脓毒症的发生。IL-6 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作为C 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产生的主要介质,影响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参与炎症反应的全过程[10]。研究表明IL-6、IL-8 在脓毒症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1]。PCT 是目前临床上脓毒症治疗指南中唯一应用的生物标志物,由于其刺激和诱导时间较短,半衰期较长,是脓毒症中被广泛研究的生物标志物[12]。刘静一等[13]研究发现,PCT 较CRP 能更好地反映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李银平等[14]的研究发现,PCT 及IL-6 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评估意义,IL-6 和PCT 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提示患者预后较差。HBP 是唯一存在于中性粒细胞颗粒中的可分泌蛋白质,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大量释放会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导致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加,加重炎症反应[15]。陈琪等[16]认为监测患者血清HBP 水平,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脓毒性休克患者血hs-CRP、PCT、IL-6 及HBP 水平均较正常值大幅升高,表明这些指标的升高与脓毒性休克的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

该病属中医学“厥脱”范畴,《伤寒论》曰:“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主要以阳厥证表现为主,如面白肢冷、大汗淋漓、脉细欲绝、猝然昏倒、昏迷等。参附注射液源于中医方剂学中的参附汤,由红参、附子组成。《删补名医方论》记载:“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临床上主要用于亡阳之厥脱症,包括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乌司他丁是由肝脏分泌的一种具有广谱蛋白酶抑制作用的糖蛋白,属于内源性抑制炎症反应的物质,具有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体酶炎症介质的释放、清除氧自由基及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赵锋利等[17]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能够调节脓毒症小鼠的免疫系统,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器官损伤。奚小土等[18]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炎症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发现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参附注射液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免疫、炎症指标,有效调节脓毒症时机体的促炎/抗炎平衡。江其影等[19]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现,治疗后2 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说明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 ICU 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潘胜平等[20]研究发现,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徐爱平等[21]研究发现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可降低炎症反应,疗效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hs-CRP、PCT、IL-6 及HBP 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3、7 天,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hs-CRP、PCT、IL-6 及HBP 水平更低,说明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状态。本研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2 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更能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可显著降低脓毒症休克患者hs-CRP、PCT、IL-6 及HBP 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脓毒性休克乌司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集束化容量反应监测治疗高龄重症肺炎致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血清NGAL联合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
乌司他丁对中暑急性肺损伤HIF-1α、MIF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AECOPD合并SIRS的疗效研究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创伤性休克的安全输血与中医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