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建杰运用二术清解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2023-10-20潘凯徐小青薛冬英李季陈建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感染科上海0006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消化科上海0006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炎科上海000

江西中医药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化学现代医学原发性

潘凯 徐小青 薛冬英 李季 陈建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感染科 上海 0006;.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消化科 上海 0006;.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炎科 上海 00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癌症之一,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5 位,死亡率第2 位[1],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和经济负担。现代医学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化疗、靶向治疗及介入治疗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很大一部分患者对化疗及靶向治疗出现耐药情况[2-3]。临床上期待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能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上海市曙光医院陈建杰教授为上海市名老中医,在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有着40 余年的经验。陈老观察到原发性肝癌患者在病理上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提出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需要“顾护中州,健脾为要”“颐养先天,补肾为本”“滋养肝体,避免滋腻碍胃”“注重理气,谨防燥烈伤阴”“清热解毒,防止苦寒败胃”“慎用活血,忌用破血”和“化痰祛湿,搜刮余邪”[4-8],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二术清解方,方由白术、苍术、茯苓、党参、黄芪、怀山药、甘草、薏苡仁、陈皮、半夏组成,并根据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证型的不同而加减。本文收集陈建杰教授2005—2021 年运用二术清解方治疗肝癌患者,并观察此方的临床疗效。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医治疗组观察病例来源于2005—2021 年上海市曙光医院陈建杰教授运用二术清解方治疗的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照组来自上海市曙光医院未运用中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收集原发性肝癌患者130 例,其中中医治疗组68 例,对照组62 例。2 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临床分期、Child 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 组患者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1 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中医量表来自于2012 年中医药防治肿瘤学术年会发布的《肝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草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来自于2009 年WHO 发表的RECIST 1.1 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其中CR 和PR 所占总人数的比例为总有效率,CR、PR 和SD 所占总人数的比例为疾病控制率。

1.3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年龄18~75岁;无精神及智力障碍,能判断自身症状者;同意随访者。排除标准: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资料收集不全者。

1.4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运用二术清解方治疗,并根据患者的证型临床加减运用。对照组仅运用西医常规治疗。随访期为2 年。

1.5 观察指标

通过对病例的随访,观察中医治疗组及对照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中医证候量表等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若方差齐用t检验,方差不齐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中医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二术清解方能显著提高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血清生化学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LT、AST 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LT 及AST 明显下降,Alb 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医治疗组在ALT 及AST 下降幅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生化学改善方面,二术清解方和现代医学治疗可能有协同作用。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化学比较()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化学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肿瘤标记物比较

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FP 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医治疗组降低幅度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抑制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生长方面,二术清解方和现代医学治疗可能有协同作用。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比较()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4 中医证候评价比较

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神疲乏力、面色晦暗、腹胀和胁痛。与对照组相比,中医治疗组在神疲乏力、面色晦暗和腹胀的改善率上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二术清解方对患者主要症状的长期控制与现代医学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见表5。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治疗手段丰富众多,但有各自的局限性。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手段,但对患者心肺功能及凝血功能有一定要求,且对于同时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必须在乙肝病毒控制基础上施行。术前、术后或姑息性的放化疗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同样运用广泛,但副作用大,部分患者不易耐受。TACE 术、射频消融术、冷冻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属于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介入手段,具有创伤面小、疗效确切的优势,但术后发热、肝衰竭、急性腹膜炎等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9-12]。靶向治疗和CAR-T 免疫疗法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也同样具有一席之地,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出现耐药率高、后期治疗乏力的问题。

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有悠久的历史,在许多疾病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肝癌可归入中医的“癥积”“肝积”“肥气”等范畴。《难经》云:“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难经》中提及的“肥气”与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肝癌相类似。宋代《圣济总录》云:“积气在腹中,久不差,牢固推之不移者……按之其状如杯盘牢结,久不已,令人身瘦而腹大,至死不消。”此描述与临床的表现极为相似。陈老观察到原发性肝癌患者通常具有乏力、纳差等表现,经手术及放化疗等治疗后其表现更为明显,所以提出首先以“顾护中州”为根本,首先恢复患者的正气,正盛则邪去,邪去则五脏安。脾主水液分清泌浊,脾气亏虚,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易于蕴湿,湿浊凝聚成痰,所以陈老认为“化痰祛湿”应贯彻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始终。方中茯苓、党参、黄芪、怀山药、甘草均为健脾益气之品,白术、苍术行气化湿,薏苡仁健脾化湿,陈皮、半夏祛痰燥湿,方中诸药共奏顾护中州、化痰祛湿之功。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陈老运用二术清解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结果提示二术清解方在血清生化学改善、抑制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生长和患者主要症状的控制均与现代医学有协同作用,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生化学现代医学原发性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温胆汤在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生化学检查异常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一项系统性评价和荟萃分析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SOLO分类理论促进高中学生化学认知发展的实践——以高三物质性质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为例
SOLO分类理论促进高中学生化学认知发展的实践——以高三物质性质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为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鼠疫促进现代医学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