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F衍生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基多孔碳材料制备及其碳含量TG分析
——创新型实验教学设计

2023-10-19刘雪岩姜晓庆张蕾雷丽明康博雅孙渝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中碳仪器实验教学

*刘雪岩 姜晓庆 张蕾 雷丽明 康博雅 孙渝

(辽宁大学化学院 辽宁 11003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1-3]。本实验以“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建课标准,拟融合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突破基础实验的单一性,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科学实践训练[4-5]。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以金属离子为连接点、有机配体为连接桥的配位聚合物,它是一类重要的新型多孔材料,具有超高孔隙率、超大比表面积、组成多样、形貌可裁剪等结构特性,是当前化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在分离、催化和储能中都有广泛应用[6-7]。但是,很多MOFs材料在水体中不能稳定存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经惰性氛围下热解获得的MxOy@C,不但继承了MOF前体原始形态和高孔隙率,同时也呈现了独特优势,在催化、吸附等领域备受关注[8-10]。该合成方法具备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产物组成稳定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本科实验教学。

研究发现,多孔碳材料中碳含量的多少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MxOy@C中的碳组分进行定量分析非常有意义。在MxOy@C中,过渡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单质或不同价态氧化物)及其比例往往不确定,给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测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建立恰当方法测量其碳含量尤其重要。碳含量的测试方法很多,但对于不同样品适用性不同,如表1所示,综合比较下我们拟采用TG分析法结合理论分析,来获得MxOy@C材料中的碳含量。

表1 碳含量分析方法对比

1.传统实验教学弊端与改革思路

在传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由于大型设备的价格昂贵而台套数有限,使学生上手操作的机会较少;不同实验之间没有关联性,学生无法将不同设备的应用有机结合,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缺乏经验;实验设置多是经典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科研素养的达成。以TG分析为例,一般学校都设置经典的CuSO4·5H2O失水过程或CaC2O4·H2O热解过程研究,这些经验使实验过程缺乏新意,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热情。

本创新实验拟在室温下快速合成具有3D结构的Cu-MOF前驱体[11],经惰性气氛煅烧处理获得Cu/Cu2O@C复合材料,其结构采用XRD进行判断,碳含量采用TG分析测试,并在实验前进行虚拟仿真模拟,降低设备损坏风险,实验数据应用多种化学软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实验设计方案见图1。

图1 实验流程示意图

2.创新实验改革方案实施

(1)Cu/Cu2O@C材料的合成

采用Cu(NO3)2•3H2O作为金属源,与ZnO泥浆先形成Zn/Cu碱式硝酸盐中间体,与H3BTC配体结合后,中间体快速转化为Cu-MOF,实现Cu-MOF前体的常温、常压、快速(仅需1min)合成,经洗涤、微波干燥后获得蓝色粉末(图2)。在N2气氛,以5℃/min升温至450℃,保持2h获得Cu/Cu2O@C样品。

图2 Cu-MOF合成流程图

(2)虚拟仿真实验培训

首先,采用Mlabs虚拟仿真平台进行XRD和TG仪器的仿真培训(图3),在“练习模式”完成培训后,在“考试模式”进行测评,达到要求后,再在实体设备上进行实操训练。通过虚拟移动实验室的训练,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操作规范,也提升了学生对实验和仪器的学习兴趣。

图3 大型仪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

(3)XRD分析

MOFs前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解产物是有所区别的,特别是金属元素的存在状态,通过XRD可以鉴别Cu-MOF衍生的Cu/Cu2O@C复合材料的物相[12-13]。利用Jade软件分析XRD数据,通过限定Cu、O元素存在,搜索相关标准物质卡片,并进行谱图比对,确定样品中Cu的存在状态。结果如图4所示,N2气氛、450℃下煅烧产物中,Cu元素主要以Cu单质形式存在,少部分以Cu2O形式存在。

图4 Cu/Cu2O@C的XRD谱图

(4)碳含量TG测定

通过TG分析测定碳含量,其原理是复合材料中碳组分在空气(或氧气)气氛下被氧化成CO2而溢出,失重量即是碳的相对含量。一般情况下,要求复合材料中除无机碳以外,其他物质不发生反应。在本实验MxOy@C中(如图5),金属元素M的存在状态(单质或不同价态氧化物)及存在比例不确定,并且低价态金属元素M在T1温度后会与O2反应转化成高价态氧化物,出现增重现象,直到T2温度时转化完全,重量达最高值。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碳被O2氧化成CO2溢出,T3温度时C消耗完毕,达到重量最低值。因此,MxOy@C中碳含量为TG曲线最高点与最低点重量的变化率Δm%=(m1-m2)%。样品Cu/Cu2O@C经TG分析,利用Origin软件绘制TG曲线(如图6),计算可得碳含量,实验结果与理论设计相符。

图5 本实验TG测定原理图

图6 空气中Cu/Cu2O@C的TG曲线

(5)创新实验安排与评价

本创新实验结合雨课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进行。课前,教师在雨课堂发布讨论问题,引出实验目标及设计理念,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课中,基于课前预习开展方案讨论、分析绘图软件学习、示范视频的观看、虚拟实验练习、材料合成及仪器操作等;课后,相关数据处理结果整理成报告实验。

我院的仪器分析实验采用每个实验单独评分,全部实验汇总后按比例综合评分。本创新实验成绩评定以过程考核为主(占比70%),包括课前雨课堂及课上全过程均有分值分配,最后数据处理结果及实验报告占比30%。

创新设计性实验极大丰富了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结语

本实验将科研热点MOFs材料及其衍生的MxOy@C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引入本科实验教学,并利用TG分析巧妙地对碳组分进行定量分析,这是一个教研结合的创新型综合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移动虚拟平台”辅助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前掌握大型设备的操作流程及使用规范;利用Jade及Origi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及技能。本实验内容丰富,突破了传统分析实验的单一性,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科研思维训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为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中碳仪器实验教学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高频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硅氮合金中碳含量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碳石煤提钒过程中碳、钒赋存状态研究
热输入对厚板中碳ZG30SiMn+NM400异种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