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文化的境脉中生长文化自信

2023-10-14曹海永

江苏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瓦当场馆博物馆

曹海永

中华文化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哺育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作为南京长江路这片文化境脉中的学校,这里既有千年历史的根脉,又有场馆文化的血脉,更有崭新时代的动脉。我们以学校为原点,以“千米长江路”为课程空间,与长江路上的十多家文博场馆挂牌建立“课程基地”,打造“15 分钟文化教育圈”,带领师生在深度卷入中感受文化因子的内在浸润,读出别样的长江路,那就是“一条长江路,半部金陵史”。学生通过研究中华文化起源、考察中华文化古迹、感受中华文化脉动,进而被无限的中国力量所鼓舞振奋,构建价值认同,实现道德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15 分钟文化教育圈”项目化学习,主要指向红色主题教育、人文主题探究和公益主题实践三大类别,形成了总统府小导游、美术馆小讲解员、图书馆小志愿者、博物馆小研究员的“四小”特色活动。学校探索的区域共建、馆校共育、师生共进、品牌共赢的课程实践,彰显了“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深深的水,静静地流”这样的课程理念。在序列化的馆校协同育人实践中,学校与六朝博物馆的合作格外引人瞩目。通过“观察文物”“穿越时空”“探索古迹”“创想未来”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用脚步丈量长江路的历史文脉,用童心内化长江路的文化课程。

以五年级人文主题实践活动“寻美瓦当——屋檐上的艺术”为例。本课来源于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土与火的艺术》,上课教师选取了六朝博物馆的代表性文物“瓦当”。瓦当,是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可以抵挡风吹、日晒、雨淋,保护建筑。老师们把美术课上到了六朝博物馆,给学生一个“打开的课程”——比如,学科边界的打开,研究视域的打开,课程资源的打开,学习方式的打开,审美体验的打开……

1.寻美瓦当,发展思维。围绕瓦当的“前世今生”,学校设计了开放的课前研学单,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和研究:什么是瓦当,它的由来、作用,瓦当上有哪些图案、有哪些含义。考虑到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加入了绘画部分。通过这样的研学单,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人际互动、记录感受。

2.玩转瓦当,领会涵义。设计六朝瓦当的“鉴赏卡片”,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瓦当分类,如动物纹、植物纹、文字纹、图像纹瓦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自己喜欢的瓦当,请其他同学来猜一猜。在这样分分类的讨论、猜一猜的游戏中,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了瓦当的丰富涵义。

3.创作瓦当,学以致用。瓦当是一种浮雕艺术,在作品造型上追求匠心独运,其蕴含的专注、创新、严谨的品质,学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其内在的“匠心精神”。学生用超轻黏土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瓦当,“好好学习”的文字瓦当、“繁花似锦”的植物纹瓦当、“向古典致敬”的四神兽瓦当、“复仇者联盟”的现代艺术瓦当都各具特色。创作瓦当让“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成为一种现实。

徜徉在长江路这条文脉丰沛的道路上,就是我们陪伴学生成长的最好方式。从教学启智走向文化育人的办学实践中,我们也在不断实践反思:如何进一步在文化的境脉中培育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培育如何走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场馆教育还要走向哪里?

1.从“点状的分布”走向“文脉的打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更是“一所大学校”。文化自信的培育,需要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把一个个点连成线,把一条条线连成面,把一个个面连成体,最终给学生一个完整而立体的“文化生态场”。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博物馆+”的课程实践方略,推动博物馆课程与网络、与科技、与文旅、与传媒等领域跨界融合。充分利用博物馆馆藏文物和文化资源,开发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博物馆课程,构建博物馆与学校课程的关联,实现博物馆资源的课程转化,变零散为结构,变平面为立体,将一个个“点状分布”的文博资源有机串联,打通为一条文脉贯通的教育旅途。

2.从“开放的课程”走向“闭环的实施”

长江路文化是一个“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世界,为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厚的实践土壤,尤其是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联结,让文化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围绕博物馆课程,学校语文组探秘江宁织造府里的“红楼人物”,数学组研究青瓷和轴对称、平移、旋转的联系,音乐组从《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拓展研究中国古典乐器的“八音分类法”,美术组还研究了六朝服饰……这样的博物馆课程设计基于学科而超越学科,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设计和实施时,增强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尤其是科学评价、适时反馈,让每一位学生“有体验、会思考、能实践”,实现博物馆教育回到博物馆场域的高效闭环。

3.从“文化知识之旅”走向“生命成长之旅”

文化自信的培育,最终朝向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儿童,我们要充分观照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之旅,更要特别重视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之旅。知识的积累、文化的传承,最终还要回到儿童生命的成长、精神的发育。我们将在这样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实践:一是绘制场馆育人课程地图,对原有的长江路文化浸润课程进行迭代升级、系统研发;二是提炼场馆育人课程项目,围绕长江路6 大场馆,提炼6 个方面的项目化学习课题,提炼60 个学习项目,引领学生感受金陵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三是开展场馆育人课程实践,使其“生根于课表,发芽于课堂,开花于课程”,让学生从“文化知识之旅”走向“生命成长之旅”。

猜你喜欢

瓦当场馆博物馆
瓦当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博物馆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论汉代瓦当书法的气
场馆风采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