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培育“四个自信”少年

2023-10-14周永飞

江苏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光荣传统好汉四个自信

周永飞

淮安市新安小学是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的母校。近年来,学校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牢记“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的嘱托,以培育文化自信为重点,夯实文化的根基作用,以文化自信的厚度托举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高度,着力培养自信自强的新时代好少年。

一、用新旅光荣传统涵育学生成长,在红色文化传承中铸魂

我校遵循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对新旅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打造“学新旅”三个课堂——实境课堂、体验课堂和实践课堂,形成红色认知、红色体验、红色践行三位一体的红色育人路径。

1.积极挖掘校史独特资源,打造“学新旅”实境课堂

“新安旅行团”诞生、发展于革命年代,那段历史对于今天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遥远、陌生的。要让学生学好新旅光荣传统,首先要让他们对新旅历史有所了解,使其亲近新旅,实地感受新旅气息。2021 年底,我校以“风云五万里,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实施新旅纪念馆展陈提升工程。新展陈方案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充分展示新旅爱国奋进的精神风貌,深刻揭示新旅在革命实践中展现出的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不怕艰苦的奋斗精神、锤炼本领的自强意识,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充分感受新旅的光辉历程和光荣传统。

在参观体验的同时,我们还开展“我当义务小讲解”“新旅爷爷奶奶十二我十二”“探索新旅十大之谜”等场馆实践活动,把课堂搬进展厅,把文物作为教材,让学生在实境课堂中感受新旅团员“人小志气大,爱国走天下”的革命情怀,不断强化红色认知。学校还组建了学生讲解团,向师生和来宾讲解新旅历史。学生将其所学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够有效增进其对新旅历史和新旅光荣传统的理解。训练有素、落落大方的小讲解员,是新旅历史纪念馆内一道独特的风景。从“学进去”到“讲出来”,学生完成了对新旅历史的认知,更感受到了新旅团员的情怀。

2.充分激发学生主体作用,打造“学新旅”体验课堂

我校将新旅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生活、课程建设,渗入学生的成长血脉。首先,立足课堂教学,将新旅歌曲的学唱、新旅故事的宣讲分别融入音乐、语文及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学中,并通过组织“新旅歌曲大家唱”“新旅故事大家讲”活动,以赛促学。其次,围绕“学新旅”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鼓励学生参加《一群小好汉》《讨饭也要去宣传抗日》等情景剧排演,参加“学习百年党史,传承新旅精神”主题手抄报比赛。再次,开展各项“学新旅”德育活动,如举行“面对汪爷爷的书包”“我给新旅爷爷奶奶写封信”等主题中队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导其表达所学、所感、所思、所悟。最后,通过“红色印记”新旅文化节,丰富学生的“学新旅”体验;通过“小好汉宣讲员”等活动,让学生像当年新旅团员宣扬“抗日救亡”那样,宣讲新旅事迹,弘扬新旅光荣传统。体验课堂,让学生在唱、演、说、写、做等生动的活动形式中充分接受新旅红色文化的熏陶。

3.扎实践行生活教育理念,打造“学新旅”实践课堂

为了使学习效果转化为真实行动,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增长见识,锤炼本领,我校组建“红领巾寻访团”,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了解党史、热爱家乡、学习新旅、践行文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走进社区、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旅“我们要把社会来改造”的自主自立精神。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美丽家乡行”社会调查活动,通过“知人文淮安、赏美丽淮安、品创新淮安、看富强淮安”四项子活动,从历史人文、秀丽风景、科技创新、经济实力四个方面开展社会调查,引导学生感受家乡丰厚的人文底蕴和崭新的时代风貌。从学习到行动,学生一边接受着新旅光荣传统的滋养,一边践行着新旅光荣传统;从历史到现实,学生一边痛心于旧中国的积贫积弱,一边骄傲于新时代家乡的幸福美好。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无疑能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二、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营养,在传统文化浸润中培根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包含丰富的增进情感认同、增强民族自信的思想元素,蕴含着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磅礴力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

为了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中扎牢文化根基,我校组织编写校本材料《每日一诵》,内容涵盖古诗词、经典语录等,利用早读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用国学经典、诗词文化构筑学生心中的诗和远方,传承千年不断的中华文脉。我们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与新华书店合作打造“悦读空间”,坚持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举办校园读书节和诗词大会,用阅读来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我们每年举办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活动,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还开展淮剧、楹联、围棋、书法、剪纸、民族器乐、中医药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塑造学生身心,不断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文化认同成为新时代少年成长的不竭力量。

三、以“三小”育人促全面发展,在课程文化建构中固本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争当新时代小好汉”,在新安小学的教学楼上,一条红底黄字的标语赫然入目。我们认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是新旅团体不断壮大、新旅团员成才成家的育人密码,也是当下的学生在成长路上亟需补上的重要一课。怎样践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们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特点,从小处入手,以新旅育人文化为基础,建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体系,让学生学会自主自立。基于此,我们着手构建了“敢为小先生、能做小主人、争当小好汉”的“三小”育人体系。

1.借鉴新旅“小先生制”,推行“小先生”课堂

“小先生”课堂倡导把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让“课堂”变为“学堂”。讲台上,学生争做“小先生”,从会学到会讲,从自学到探究,从分享到思辨,其思维不断走向深入,课堂学习样态也在悄然发生转变。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伙伴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形成以“小先生”为核心、以伙伴关系为基础、以互教互学为基本方式、以完成共同学习目标为根本动力、以团体成果为评价标准的立体交叉、多元多层的伙伴学习关系,将知识学习与人格发展相统一,推动课堂学习方式的深层变革。

2.借鉴新旅自主管理方式,构建“小主人”课程板块

我校从智慧、勤劳、文明、健康、快乐五个方面构建“小主人”课程板块,编写校本材料《能做小主人》,开展“新时代小主人行动”,通过日常行为习惯的引导激励,为学生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掌握文明素养、学习习惯、健康知识、审美本领和劳动技能,在五育融合中学会自主自立,获得全面发展。学生把课堂搬到科技馆、排练厅、训练场、种植基地、模拟法庭等场所,在广泛实践中争做新时代的小主人。

3.以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遵循,制定“小好汉”多元评价策略

我校确立了“‘小好汉’永远跟党走”的办学主题,制定了“小好汉”成长教育多元评价策略,采用过程性与形成性双线评价方式,通过《小好汉成长印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让学生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步深入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通过建立新时代“小好汉”进阶荣誉表彰机制,重视学生成长的形成性评价。同时利用电子屏、橱窗、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宣传优秀“小好汉”的典型事迹,为学生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激励动能。

在课程文化建构中,我校还坚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构建起全员参与、跨学科综合育人的课程文化,引导各学科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传递有机整合,使知识传授的过程同时成为价值观培育的过程,让学科教学的宗旨回归到“育人”原点,让每一门学科都能坚守学科育人的职责,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浓浓的价值关怀,都能看见学生的道德成长。

培育拥有“四个自信”的新时代好少年,落脚点在文化。我们坚信,在文化持久涵养的力量推动下,“四个自信”的种子一定会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光荣传统好汉四个自信
新时代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的启示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走一走“好汉桥”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好汉不敌肚子“叫”
戴松高:一个好汉三个帮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