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利用本土资源

2023-10-14陈超霞广西南宁市华衡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本土化利用科学

◇陈超霞(广西:南宁市华衡小学)

在国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背景下,如何助推科学教学高质量地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不少学校已在探索本土化课程的方法,以重建与学校理念高度契合的特色课程。科学课程本土化的探索与实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兴趣,还能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质量。

一、本土资源在科学课堂的利用

本土资源不仅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还包括社会发展资源等方面。南宁区位优势突出、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本土资源丰富。然而笔者在对部分科学教师的“本土资源了解和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教师对本土资源不太了解,经常使用本土资源进行科学教学的不到13%。研究还发现,虽然专职科学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是由于课业负担较重,无时间和精力去系统了解本土资源,加之家校对学生外出开展科学探究和研学活动支持度不够,以致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本土资源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中,优秀的本土文化没有得到重视,大部分教师对其知之甚少,用之更少。

二、利用本土资源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注重活动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新课标中,有251 处使用了“生活”一词。由此可见,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而生活化、本土化的教学资源才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它可以更好地为科学学科的教学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科学探究活动质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1.使科学与生活相结合

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用本土资源来上课,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相结合。教师用本土资源来教学,让课堂更生活化。本土化的素材让学生感到熟悉,他们会觉得科学就在身边,在教室的每个物体的设计中,在校园的每个生物、在路上的每块石头、在常去的公园里、在各种科技场馆中……

2.促使学生更主动学习

用本土资源来上课,学生会觉得很有代入感。老师说的这个东西我好像见过,但又不太了解。就很想一探究竟,变得更主动学习,提高科学探究效率。课后当学生再次看到课堂上老师讲到的本土资源时,将更愿意深入了解它们。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将延伸到看到它们的每一个时刻、每一个角落。

3.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本土资源具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以及地域性。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地方资源有所了解,才会有强大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把本土资源融入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让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幼小的心里。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引导他们感受到祖国的不断变化和不断发展壮大,帮助学生形成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使他们以后更有责任保护它,主动地宣传它,为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增强利用意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会发现本土资源所蕴藏的巨大教育价值,并在整合本土资源的过程中增强开发相关校本课程的敏锐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高了本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意识和专业素养。

(三)形成教育共同体,让本土文化得到宣扬

融合了当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等资源的特色校本课程,让家校和社会形成了教育共同体,让更多的人一起关注学生的学习,共同关注学生的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既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也加强了家校联系,让本土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从而提高了社会影响力。

三、高效利用本土资源

本土资源如此重要,我们如何利用好它?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资源利用意识

纵观目前的教学,还有很多教师死教书、教死书,只会照本宣科,所教知识与生活失去联系,学生必然不感兴趣,导致课堂了无生趣,课堂实效性较差。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从生活入手,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设计与本土资源相关的研究主题,让教学更有生命力。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在探究中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发展核心素养。

(二)搜集、甄选素材,开发优质本土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体现思想性、多元性和适宜性,注重政治导向和知识产权保护。提倡充分利用身边的、易得的本土资源帮助学生学习,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本土资源不能滥用,更不能乱用。要符合以下开发与利用原则。

1.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把握科学教育的思想性和政治导向,要在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聚焦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精选有助于科学学习的各类优质资源。

2.实行多元主体开发

本土资源比较广泛,如果教师独自开发会比较辛苦,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家校、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多元开发本土课程资源的有效机制,探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3.贴近教与学的实际

教师要善于选择与组合各种适宜教学实际的课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操作、体验、探究、实践等提供支持。要注重本土资源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尽量将本土资源融合到科学探究活动中,让校外学习与校内学习相互促进,原有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综合使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整合。

(三)锚定素养目标,打造本土化科学课堂

生活化、本土化的课堂能让学生感到既亲切又有趣,人情味十足,并通过情境化学习激活探究活动,让学生更加主动学习科学,不仅学习到了科学知识又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在新课标理念下,利用好本土有用的各种资源,打造“本土化”科学课堂。

例如:《岩石和土壤的故事》一课,用广西本土的三叶虫化石引入,学生从中知道我们这个地方以前有可能是一片汪洋大海。他肯定会想,我们自己带来的石头和土壤有没有可能也来自海里?它是不是化石?它有什么作用和历史意义?良好的开端使课堂成功了一半,因此,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很想知道更多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

再如:南宁的特殊天气——回南天。在《水》单元中,可以问学生,回南天时,墙壁上的水珠是如何形成的?这是我们南方城市常见的天气现象,学生很熟悉,但却很少深入思考原因。借助学生熟悉的本土化场景,分析水的液化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三态变化,而不是死记硬背。相信通过代入感极强的本土化学习方式,学生会更主动学习,对此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此外,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将本土资源融入科学课堂。例如,在教授《古代生物的多样性》一课时,可以借助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的虚拟场馆,带学生一起“游览生命科学馆”中的各种化石,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古生物,从而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课后到真实场馆中参观学习更多场景资源的兴趣。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区科技馆磁悬浮地球仪(很好地诠释了壮乡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魅力)、市科技馆的航天场馆,可以模拟月球机舱内环境,让学生可以体验在月球失重状态的情况,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

总而言之,利用本土资源来教学,可以更好地抓住学生兴趣点,让课堂通俗易懂,制造和学生的共同话题。他们更愿意去听,更愿意去和你交流、探讨。

此外,可以让“本土”课堂与时俱进。虽然本土化的课堂很“土”,但是又可以很“新”。可以将本土资源融进时下热门的教育热点——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着眼于“大”字,从“大处”着眼,从“大处”着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到课后,从校内走向校外,关注到生活领域,充分将本土资源融到大单元设计中,努力实现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的教育观。

以六年级下册《工程》单元为例:结合新课标理念,设计“本土化”单元大任务——结合学校足球特色,搭建足球场塔台,以便于足球教师在训练和比赛中使用,从而驱动单元学习。第一课:除了中国著名建筑,还可以用本土建筑引入。例如南宁会展中心、南宁之夜、科技馆等地标建筑,文物苑吊脚楼、龙门水都玻璃桥等。第二课:除了港珠澳大桥,可以加入南宁大桥、广西第一跨海大桥——龙门大桥的介绍。第七课:启动项目学习活动——建立塔台模型。学生自由分组,设计、选材,制作、改进,都围绕一个终极目标——塔台模型能够中标。以班级为单位,评出最佳的作品参加年级赛,邀请体育老师去试验塔台,一起选出最佳模型。最后,将模型制造出来,投入使用。利用本土任务驱动大单元项目学习,学生体验了像工程师一样制作工程的过程,并在合作中收获成长,展示中收获进步,提高了核心素养。

(四)注重学以致用,课堂回归生活

1.注重校园环境、设施设备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好学校实验室、科技特色课、校本课程、学校科学试验基地等“土味”资源,让学生课后继续围绕本土资源研究。

例如:教科版科学六下《生物多样性》单元。课上,让学生识别校园生物、绘制校园生物地图。课后,可以让学生给校园植物制作铭牌、制作相关的生物绘本。并引导学生积极设想:能否将校园生物地图做成VR 形式?能否给更多地方的植物挂铭牌?能否利用生物来制作一些物品,方便生活?学生在课后,会想着去老师说的地方看一看,会想去尝试做课堂上未能完成的遗憾。有机会去的时候,会认真去观察、思考、学习,这比单纯地去玩收获要多得多。

2.注重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南宁是首府,各种场馆、公园众多。善于开发和利用好这些场馆,为我们所用。例如:各种科技研学、专家进校园、科技大篷车等活动,可以丰富师生们的科学体验,提升科学素养。

3.将“本土化”的探究活动过程形成学习成果

历届科技创新比赛,有不少获奖作品是利用本土资源形成活动成果的。教师们引导学生利用本土资源写科技小论文、展开科技实践活动、进行科学DV 的拍摄与研究等,都是对本土资源进行研究和宣传的过程。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获奖后更是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继续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师指导学生参赛获奖也有所积累和收获。

综上,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广泛阅读、多走出去,才能领略优秀的本土资源。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目标,在本土资源这片沃土上开发实践,科学探究之路才能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本土化利用科学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