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种植活动中渗透美育

2023-10-14北京东城区西中街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紫苏艾草薄荷

◇刘 婷(北京:东城区西中街小学)

一、科学种植中的“美”

(一)种子萌发之“美”

种子的萌发是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的开始,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就会萌发,开启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小种子可以直接种植在土壤中,大种子则需要浸水。种子浸水后,种皮膨胀、软化,更多的氧气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随后种子通过不断呼吸,得到充足的能量,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适当的温度也是种子实现一系列生命活动的保障。观察种子萌发过程中由干瘪到饱满的美丽形态变化,感受生命的诞生,可让小学生体悟到原来硬邦邦的种子里潜藏着无限的生机。

(二)植物生长之“美”

植物的生长会经历三个阶段:萌芽期、生长期、硬化期。植物的生长期是植物生长中最重要的阶段。植物幼苗从土壤中钻出来后就会长出主根、茎秆、叶片。此时需要为其施加氮肥、农家肥,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一段时间后,其叶片数量就会增多,此时的生长变化是最明显的。学生可通过细致观察,发现植物根、茎、叶、花的变化等,感受植物的形态之美。通过长期观察,体悟生命的生机和顽强。

(三)生命多彩之“美”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植物的色彩主要体现在花和叶上。植物的花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白色的花清淡素雅,红、粉、紫、黄、橙等颜色的花艳丽娇媚。植物的叶大都以绿色为基础色,但不同深浅的绿又有不同的韵味,如柳芽的嫩绿、栀子叶片的深绿、荷叶的碧绿,各有各的风采。学生可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对叶、花等进行细微观察,观察花朵的颜色、叶片的脉络等等,感受多彩的生命之美。植物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种植中草药,可感受植物带来的另类生命之美。

二、渗透美育的方法

(一)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挖掘美

“人天生就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需求。”可见,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其审美情感是其发展阶段必不可少的目的,而感染性是美育最重要的要素。在小学科学种植活动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切实感受美,增强情感体验,需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通过多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对科学种植的学习兴趣,进而在美育的渗透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认知,激发其审美情趣,使其拥有主动挖掘美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知识。

(二)培养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深刻感受美

观察是科学探究与交流的基础,在科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科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着手,从而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观察不仅仅是“看”,还要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感知。科学种植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观察则贯穿于全过程,只有掌握观察的方法,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才能够产生审美意识。因此,教师要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观察意识,让学生在科学种植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植物的生长之美。

(三)共情感悟过程,培养学生积极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在科学种植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解决问题,会从独立思考过渡到茅塞顿开,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会产生共情。这一心理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美的感受。师生通过科学种植活动,结合丰富多彩的植物衍生实践活动,能够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创造美。

三、科学种植活动渗透美育的案例

(一)育种挖掘美

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挖掘美。学校设有专门的“植物温室”,班级中也设置有“植物角”。“植物温室”和“植物角”是大自然的缩影,它们不仅具有绿化班级、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蕴含着很大的教育价值。学生可以在植物角学习植物相关知识、提高观察探究能力。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温室或者班级植物角,通过观察聚焦问题:为什么植物展示着不同的姿态?为什么有的植物竖直生长,有的植物倾斜生长?学生会猜想跟阳光和水有密切的关系。教师提醒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种植植物来解决。学生选择了温室中具有特殊颜色的紫苏以及有特殊气味的薄荷和艾草作为观察对象。紫苏、薄荷和艾草都是常见的植物,有着特殊的气味和外形特点,它们都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师生从选种育种开始,通过培育紫苏种子、扦插薄荷茎和移植艾草幼苗三个活动,挖掘植物的美。大家通过培育紫苏种子,观察种子萌发过程中由干瘪到饱满的美丽形态变化,感受生命的诞生:原来硬邦邦的种子里潜藏着无限的生机。通过扦插薄荷茎,观察薄荷根的发育过程——将薄荷茎插入水中,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一周之后,它们就会生根长新芽:原来脱离了原生土壤的茎也能够孕育出新的生命,让人感受植物的生长之美。通过移植艾草幼苗,学生学习了解到植物的生长需要足够的阳光和水。移植的艾草幼苗在学生的精心呵护下,生长速度非常快,向着阳光笔直生长,让人感受到植物顽强的生命力。

(二)观察感受美

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深刻感受美。在师生们的共同照顾下,植物到了快速生长的阶段,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所以我们在养护植物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它的生长习性适当地增加浇水量和施肥量。施肥注意少量多次、薄肥勤施。紫苏、薄荷和艾草都是喜光喜水的植物,在养护阶段,需要学生更精心地呵护。紫苏种子发芽,长成小苗,慢慢长大;薄荷在水培的方式下,慢慢生根,长新芽,重获新生;艾草在新土壤中快速生长,由10cm 窜到30cm。学生分小组记录它们的生长状态,包括根茎叶的快速生长,感受植物生命的生机和顽强。

除此之外,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细致观察紫苏、薄荷和艾草的根茎叶。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无机盐及可溶性小分子有机质,并且具有支持、繁殖、合成贮存有机物质的作用。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叶也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主要起到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植物的内部组织、细胞结构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精致美丽。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叶片的表皮细胞、气孔,茎的表皮、韧皮部,根的横截面组成,等等。学生借助工具感受到了植物在微观世界中的美丽。

(三)活动创造美

1.制作紫苏指示剂活动

经过师生们的精心栽培,紫苏到了收获的季节。紫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草药,除了可以食用外,紫苏叶片中的花青素还可以做酸碱指示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制作,取100g紫苏叶,洗干净后切碎,放入大烧杯中加水煮沸,随后进行过滤,将滤液取出。分别向白醋、小苏打、盐水、矿泉水中滴入滤液,观察神奇的颜色变化。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方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提高了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合作与交流中形成了团结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

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紫苏会呈现蓝色、紫色、青绿色等不同的颜色变化。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也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别的植物的叶片是否也具备这样的显色反应呢?我们是否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叶片创造不同的颜色反应呢?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础。学生课下会利用相同的方法,制作紫甘蓝、苹果皮、胡萝卜、葡萄等等天然植物指示剂,并且不断进行尝试。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创造美的体验。

2.研制艾草薄荷膏活动

艾草和薄荷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薄荷通过扦插,飞速地生长;艾草也分株而立,数量众多。于是师生利用种植的艾草叶和薄荷叶,共同研发了驱蚊止痒的薄荷艾草膏。艾草和薄荷也是常见的中草药。艾草具有抑菌效果,对于大量潮湿的、不通风的环境有很好的消毒作用,还可以杀死空气当中的螨虫以及其他的飞虫。薄荷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清利头目等功效。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把薄荷叶泡茶喝,有保健的作用。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动手实践等方法,研发出了适合小学生操作的制作方法。我们将艾草薄荷膏的制作过程总结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准备叶片、制作浸泡油、融合蜂蜡。首先取健康的薄荷叶片和艾草叶片,分别用清水清洗干净,晾干。然后将晾干的薄荷和艾草叶片分别放入两个玻璃容器中,加入浸泡油,密封保存至少一周时间。密封保存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蒸气进入导致浸泡油变质。浸泡油要选择气味更清淡的品种,如山茶油、橄榄油、葵花籽油等。最后将浸泡油过滤,静置10 分钟,取上层提取油,加入1/3 蜂蜡,加热融化,随后倒入模具中。至此,艾草薄荷膏制作完成。

在研发过程中,最困难的是艾草薄荷精油的提取。常见的精油提取方法是蒸馏法,但是蒸馏操作对于小学生而言太难了,而且安全性很难把控。所以我们选择了古法制浸泡油的方式,将带有芳香气味的叶片晾干,放入油中。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让植物精油更容易溶解在具有相同性质的油中,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经历了调查、询问、设计、改进等过程,提升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等。

共情感悟过程,培养学生积极创造美。学生通过观察深深了解到:植物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开始,慢慢萌芽、生长、开花、结果,再到做成指示剂,研制出艾草薄荷膏,为人类生活提供帮助。原来植物不仅在生长的过程中展现美,在与人类的关系中也呈现了不同的姿态。教师结合丰富多彩的植物衍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紫苏艾草薄荷
艾草,爱了
那盆猫薄荷 终
那盆猫薄荷 4
那盆猫薄荷(2)
岁岁紫苏
那盆猫薄荷 1
艾草
艾草青青
艾草飘香的村庄
青青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