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实验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023-10-14斯郎绕吉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指南针科学实验科学知识

◇斯郎绕吉(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小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基于此,在新课标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导入的方式开展小学科学的实验课堂,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开展科学知识的自主探究,鼓励他们进行创新,以此来帮助学生深刻地掌握科学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及时开展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中去,就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而科学课程作为以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知识的相关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感受科学学科的特有魅力,进而逐步增加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科学知识的自主思考和探索中来,降低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厌倦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古人云:“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而空手归。”这句话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开展需要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观察来获得最终的实验结果,这就意味着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开展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再加上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开展,需要学生踊跃地参与进来,学生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展相关的实践动手操作。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知识的学习探索方法,有助于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和发展。

(三)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实验能够有效地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让学生在反复地观察和探究中获得明确的实验结果。而实验课程的开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开放他们的思维,使其在放松的状态下自主地开展科学知识的探讨,进而一步步掌握科学知识的核心内容,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丰富学生的科学学识。此外,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开展,还能够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无穷探索兴趣,使其主动探索新的科学知识,是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实验是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它的作用不单单是为了获取相关的实验信息,而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科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实验中去,进而引发对实验知识一系列的疑问,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使其在问题的驱动下自发地开展科学知识的探究,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环节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开端,能够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科学实验的课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及时开展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课前导入环节,通过课前导入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其自觉地投入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此外,课前导入环节的开展还能够为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以放松的姿态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和主体价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例如,在教学《纸制品》一课时,首先,教师要对《纸制品》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精心设计相关教学环节,并融入实验探究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了解相关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探究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其次,结合《纸制品》的科学知识向学生提出“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纸?”的问题,以此作为课前导入环节,鼓励学生踊跃回答这个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根据学生所回答的问题向学生提出“这些纸制品一样吗?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强烈的好奇心,使其自觉地参与到小学科学的实验课堂中去;最后,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阅读,让学生建立对《纸制品》科学知识的基础认知,通过课前导入和学生对教材内容阅读的双重作用,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

(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观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因此,在新课标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组织他们开展小学科学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性,使其在自主探究科学实验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科学知识的相关创新,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他们的思维,使其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综合能力的相应锻炼。

例如,在教学《制作指南针》一课时,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回忆指南针的相关科学知识,让学生回顾指南针的特点,以此加深学生对指南针的印象,为后续实验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其次,向学生提出“指南针的制作需要运用什么工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的思维获得充分发散,结合学生共同的智慧确定指南针的制作材料,并组织学生自主进行指南针的制作。通过开展指南针制作的相关实验,用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指南针知识的认知。同时实验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指南针的制作过程中思考钢针变成磁针的方法。最后,鼓励学生在指南针制作的实践中,进行创新,寻找指南针的制作规律,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水平。

(三)应用信息技术,改进实验教学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所运用的工具也有了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对此,在新课标的教育视域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拓展延伸教学,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核心内容,拓宽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范围,使其深刻地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此外,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科学实验,通过对实验长时间观察和对比,深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丰富学生的学识,使其在掌握科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自身实验能力的相应锻炼,获得科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教学《谁的植物长得好》一课时,首先,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植物生长的条件是什么”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思,并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的条件,开放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意识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共同条件是阳光和水,为后续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其次,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水和阳光是植物生存、生长的条件,引导学生建立实验的比较方案,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对比,归纳出让植物长得更好的办法,并改进养护方案。这种实验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思考能力,进而使其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和态度,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最后,定期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植物生长情况以及对比情况,让学生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植物需要水和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的思维认知,并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水平,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教学评价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教学评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使其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来。因此,在新课标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评价环节,对学生给予肯定的鼓励和表扬,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自主学习,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水平,促进其科学学科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天气》一课时,教师要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活动,通过实验引导学生逐步内化吸收该课的科学知识,并及时组织学生开展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他们相应的肯定,以此增强其学习热情,使其能够自发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探究科学知识,主动地开展科学知识的思考和学习。此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优势提出表扬,让学生能够以饱满的自信心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思考和探究中来,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效率,锻炼他们的综合技能,使其在科学基础知识水平相应增长的同时,获得科学综合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导入环节增加学生对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科学实验课堂,并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的自主探究,鼓励他们进行创新,以此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教师也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学知识的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科学学识,并及时开展教学评价环节,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提升学生科学知识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指南针科学实验科学知识
失灵的指南针
蜗牛看牙医
观展指南针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
指南针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