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设计的“三化三策”

2023-10-14吉林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小学校

小学科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科学作业探究

◇崔 丹(吉林: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小学校)

教育关乎国家发展,关乎民族复兴。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高度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党和国家接连提出了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解决教育中现存的功利化、形式化问题,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双减”政策提出以来,我国教育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创新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高素质教育政策,真正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向本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不断发展、完善的时代背景,立足于以创新驱动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着力应对教育的挑战。教师要高度重视作业对于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深刻体会“双减”背景下教育方针的精神内涵

(一)认真把握课程改革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规定教学目标、规划学生学习内容、教师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机制等课程要素的系统化、体系化文件,特别突出了教师面向学生教育的基本要求。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当中,我国的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精神、体现时代精神的课程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小学科学学科要紧紧以课程标准为基点,认真把握课程改革的标准,将其作为作业设计的风向标和指路灯。在我国现有的基层小学中,仍然存在着基层科学教师因条件限制,对基本的课程标准领悟不到位、落实不到实处的现象,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制度完善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在精准把握新课程标准之后,再优化作业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在作业布置当中明确科学概念,为学生渗透学科素养,培养科学思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实质是以人为本。教育之所以能够塑造健全、发展的人格,最关键的在于其能够立德树人,在于它把人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因此,在“双减”教育政策背景下,小学科学的作业优化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生在教学工作当中的主体地位。小学科学教育的作业改革是要创建多元化的教育,发展这种形式的教育要革除原有的教育问题,摆脱固有的、封建的教育理念,革除教师主体的错误观念,从实质上追求真教学、真发展的新时代教育价值。对于小学科学的作业设计,要追求从课后习题、知识记忆当中过渡到社会生活、情感教育、实践探究当中;从学生学习过渡到师生共同学习,从空间有限的教室、辅导班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社区、社会之中。让学生对学习的追求从被动接受到积极主动探索、从追求成绩到塑造健全人格,实现科学素养的转变。

(三)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

生活当中处处充满了知识,生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来源地。对于科学学科而言,生活既是实践探究的直接活动场所,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将科学学科作业设计与生活紧密相连,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由于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作业内容枯燥,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态,甚至对于科学作业应付了事,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制约我国学生整体素质能力的提升。为此,科学作业设计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但同时也要注意,这种形式上的结合不是随便、任意的,而要基于科学学科的学习特点,要体现科学学科特性,包含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整体运用能力的锻炼,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作业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作业设计要做到“三化”

(一)突出作业设计的合理化

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式,纯粹用课后习题以及重复刷题来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这种方式会抑制学生自我发展的天性,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更应注重作业整体布置的合理性、多样性、层次性,注意课后作业时长以及总量。例如,在作业布置中可以适当减少书面作业,适当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业;适当减少记忆背诵,增加一些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自己探究科学原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加强作业设计的多元化

作业设计的多元化不只包括作业内容的多元化,同时也包含了作业形式的多元化。作业设计多元化的教育目的,就是以不同的、多样的方式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例如,就作业设计形式而言,有导入探究型的、实践动手型的、家校互动型的。在小学五年级科学“地球表面的变化”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置不同的作业形式,比如探究型的作业,让学生课下自己分析、探究地震的原因并解释现象;也可以让有条件的学生实地考察地震遗址的自然发展状况,说说地震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与家长进行互动,制作模板模拟地震情境,并谈谈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储备安全知识。在作业内容方面,小学科学当中包含了众多内容,包括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物质科学等等。教师布置作业时可以合理挑选,精心设置一些有趣的内容,比如,“食物与消化”这个单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与生活相联系设计作业内容。

(三)注重作业设计评价的过程化

作业评价的过程化是作业设计最为关键的一环。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如何,都是从作业评价中得到反馈的。过程化评价与作业设计的各个过程环环相扣,对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极为关注。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优化设计作业时,要关注作业的过程化评价,在每一次的作业评价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完成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现好的一面,不要吝啬对学生的夸奖,多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同时,教师可以开展学生自评和小组共评,不要单一地由教师去评价,可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当中获得有用的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反思。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作业设计要做到“三策”

(一)将整体科学概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将整体的科学概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是“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科学作业设计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光”的相关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作业,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探究性作业。“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这一课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通过一项科学实验延伸出更多的知识总结。比如,通过向学生做“一根筷子在装满水的杯子里会呈现折痕”实验,让学生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当中,方向会发生改变,从而让学生自己思考,在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科学问题。如鱼缸里的金鱼明明只有一条,但看起来却有两条,又如“海市蜃楼”的科学现象,等等,引导学生形成整体的科学概念,由点及面,全面发展其科学思维。

(二)以教学内容驱动整体作业设计的策略

单一的教育内容会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呈现碎片化,不能形成一个闭环式的整体结构框架,这种教育方式是低效率的、不具有较强延续性的。而以教学内容驱动作业的整体设计,是基于不断发展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的创新性作业优化设计策略。例如,在“微小世界”单元的学习中,当学生从肉眼可以观察到的世界和生物转向“看不见”的细胞、微生物时,就会惊奇地发现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蕴含着丰富的宝贵财富,学生就会对微生物世界产生好奇。教师因而可以就“水中的微小生物”“植物界的微小生物”“动物界的微小生物”内容展开相关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系统学习,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

(三)在作业优化设计当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新时代的教育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增长见识,同时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因此,在作业优化设计当中适当融入情感教育也是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教师在开展探究性活动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家、体会科学精神、感受科学力量,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每本书的前言都会有“科学家这样做”的教育内容,目的是增加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对科学家产生敬佩之心,从内生动力上驱动学生学习科学。在开展关于“水”“地震”“健康”相关章节的教学时,教师不妨将学生拉向生命教育、健康教育之中,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自己思考生命的意义、情感的价值。学生在体验教师布置的整体探究活动作业中,有效地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正确对待科学现象。

“双减”政策的提出是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教育的改革创新,是提升我国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正确教育方针。“双减”政策的关键之处在于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真正从根本上落实这项政策,需要各方齐心协力、接续发力。小学科学教师要在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推动作业设计的合理化、多元化、过程化,灵活将作业布置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增添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要以教育内容驱动整体的作业设计,在基础的教育教学当中适当增加情感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科学作业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作业
科学拔牙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