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实践性作业设计

2023-10-14麻昕颜福建龙岩市松涛第二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实践性科学优化

◇麻昕颜(福建:龙岩市松涛第二小学)

立足“双减”教育政策背景,小学科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地创新和改革教育思想,以“双减”教育政策的基本要求为导向,对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课后作业做出系统的优化,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对于学生而言,实践性的作业不仅可以提高其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研究的互动学习中发展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为此,在小学科学实践性作业的优化设计工作中,教师要找准教育立足点,突破以往单一作业类型对学生学习的限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的学习能力。

一、小学科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求

(一)突出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精细化

在小学科学的实践性作业设计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兴趣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保障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内容符合小学生学习的认知特征,从而为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教师教学而言,由于科学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用于学生完成作业的空间也十分有限,所以教师在优化设计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要突出精细化设计的要求,在保障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激活学生探究和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在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考虑作业量和作业内容之间的关系,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与负担。

(二)突出实践性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实践性作业的多样化就是在作业规划与设计环节,从学生实际学情入手,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和考虑,以课本教学内容为载体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对于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而言,多样性的实践性作业不仅可以丰富传统作业设计的内容,也可以在学生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促进其科学意识和学习思维的形成,让小学科学教学变得更具有效性。在具体实践环节,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零碎化、无序化”作业设计思维,以观察作业、科学报告作业、实践活动作业等多种形式代替传统单一的书面性作业,让科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更贴近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多样化的实践作业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突出实践性作业评价的过程化

立足“双减”教育背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结果,也要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的引领,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评价导向下更高效地学习和互动,科学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质量。作业评价作为学生定位自身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弥补学习缺陷和提高学习针对性具有关键的反馈作用。在实践性作业的评价环节,教师要从学生参与完成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完成结果等多维度出发,增加教学评价的内容,突出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和帮助作用。由于学生自身学习基础以及学习条件有所差异,如果只是一味地依据学习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势必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为此,在优化实践性作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全过程,善于发现并扩大学生学习中的优点,让其在教师正向的激励和肯定下逐步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实现优化教学的目的。

二、小学科学实践性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一)基于科学本质,优化实践性作业

在小学科学的实践性作业设计中,所有作业内容的设计以及规划都是建立在科学本质基础上的应用和发散。基于小学生实际学习认知特征,教师在优化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就要从科学本质的角度入手,利用多样化的实践性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科学学习的基础,提高学生对基础概念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学生进一步地发散思维和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以“光”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在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规划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实践经验入手,为学生构建实践性作业的情境。例如,在“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课时中,其主要知识点在于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特性,并基于自己的实践参与自主总结光的传播特点。在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在课内小实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场景,并通过计算机搜索相关实验资料的方式,自主设计一个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小实验,并将实验的过程做好记录。在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中,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的方式接触更多科学小实验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巩固对课本基础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又如,在“光的反射”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完成“制造彩虹”的小实验。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就利用手机、平面镜和一杯水,通过光的反射制造出了彩虹,还有的学生用一面小镜子放在水盆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利用光的反射也能制造出彩虹的效果。这些实验性质的实践作业都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联系,强化学生课内学习体验,优化“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基于内容驱动,优化实践性作业

科学的实践性作业内容是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载体。在科学设计的实践性作业中,学生能够基于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主动参与互动和探究,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同步构建完善的科学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系统掌握单元知识的能力,突出“双减”政策减负增效的教育效果。

以“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可在学生掌握地球表面变化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探究活动形式的实践性作业:在地球内部发生变化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情境?为什么有的地方变成了山脉,有的地方却变成了平原或者盆地?请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者手机互联网的渠道搜集资料,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作业内容。在这样明确的内容要求驱动下,学生实际性的作业变得更具针对性,同时在教师明确的作业任务引领下,学生提高了作业完成的有效性,从而对本单元知识有了一个系统梳理的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另外,在实践性作业的完成形式方面,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自主做作业的基础上,增加小组合作作业的内容,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例如,围绕“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问题进行小组探究和总结,以具有明确导向的问题链帮助学生更好地串联单元知识内容,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单元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情感态度。

(三)基于过程体验,优化实践性作业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课本教学内容中也蕴含了许多探究性的作业内容,这些探究性的作业都可以作为学生实践性作业的开展载体。教师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中,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本基础实验学习活动入手进行学习和探究,以探究学习的过程为依托提升学生课内学习的有效性。

在学习过“定滑轮和动滑轮”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在实践作业中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实验材料和生活物品,模拟滑轮的应用进行小组探究学习体验,并在完成探究学习活动中针对滑轮的应用特征和受力变化情况做出细化探讨。通过这种过程体验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滑轮的认知,并让他们能够从生活化的应用场景中进行解释和表达,进而拓展科学学习的育人功能。又如,在“月相变化”这一课时的实践性作业中,教师就可以布置“观察月相”的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自主的观察和记录,提高探索宇宙的兴趣。在具体实践环节,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阴历初一至十五的上半个月进行观察和记录,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制成相应的记录单。通过这种过程体验形式的实践性作业,学生在系统地观测和记录学习活动中会逐步对宇宙形成初步的认识,并且在浓厚学习兴趣的驱动下更加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关于减负增效的教育要求。

(四)基于教学评价,优化实践性作业

“双减”教育政策的深入落实和推进并非教育改革的偶然现象,它是基于传统教学管理经验之上的又一次创新和完善,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科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落实。对于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来说,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优化要突出精简化的作业设计特征,突出减负增效在学生学习中的促进作用,在丰富作业类型的同时,实现课内教学有效、课后作业高效的最终目标。基于此,对作为学科学习和作业巩固环节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评价,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创新,进一步发掘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和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利用教师的教学评价逐步优化学习方法和过程,深入落实减负增效的基本教育要求。

在具体教学评价环节,教师一方面要丰富教学评价的内容,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从学生实践性作业的完成质量、完成过程入手进行综合性的评价,针对学生查找资料、实践操作的全程做出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学会利用互联网途径搜集整理与学习相关的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要拓展教学评价的主体,以学生自评结合教师综评的方式代替原本单一的教师评价。教师作为学生实践性作业的发布者和验收者,在批改和评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以教师主观臆断代替学生实际学习思考的情况,这种教育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师生角色不同所决定的。为了提升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教师可以在优化实践性作业的评价过程中引入学生自评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将实践性作业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在班级内进行分享,通过自我评价、自我纠正的方式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在优化评价的一体化教学设计中,为“双减”背景下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帮助。

三、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作业设计方法,积极学习和借鉴外部优秀的教学方法,突出课后实践作业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在日常教学应用中,教师要明确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点和要求,并基于小学生实际学情优化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活动,在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性作业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助力学生科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实践性科学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科学拔牙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