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感受或经历

2023-10-13

摄影之友 2023年9期
关键词:草药媒介艺术家

可以说现实是摄影创作者的灵感源泉,但摄影创作者并不总是制作现实的影像。比如 20 世纪初在前卫艺术领域,摄影就被当做打破先例的创作方式,达达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拼贴 / 摄影蒙太奇、物影照片、抽象摄影、非常规角度等延伸成为摄影语言的一部分。曼·雷(Man Ray)和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便是这一时期使用摄影创作的艺术家代表。需要注意到的是,这些艺术实践跟当时的现实背景密切相关。在 19 世纪,已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西方世界,并没有继续美好的前景,反而是在 20 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这种不稳定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家们的创作可谓变化多端。

而在后现代时期,摄影一方面是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记录工具,作为艺术去物质化的方式参与到当代艺术中。另一方面,摄影也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认可,不管是单一媒介的摄影艺术,还是综合媒介使影像参与作品中,摄影都在当代艺术中不可或缺。使用摄影单一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著名的比如安德烈亚斯·古斯基(AndreasGursky)、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杰夫·沃尔(Jeff Wall),他们在摄影界都颇为有名,作品也是照片拍卖排行榜上的常客,他们作品的内容,无论是实拍、摆拍、翻拍都透露着对现实的思考。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我们也经常在综合媒介中看到影像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通过不同媒介综合在一起以完善自己的表达。

摄影术虽然是复制现实的技术,但是人为干预却可能会产生其他效果,比如抽象的影像。因此无论是自现代主义时期还是后现代时期以来,使用摄影的创作者常在现实中寻找创作的逻辑,但他们最后呈现的作品未必都是纪实性的。至于使用摄影创作,却又使用人为干预影像的结果,这与创作者自身的感受或经历相关联。尤其是当代艺术创作的范式,早已不是 19 世纪中期及以前“手工匠人式”的对现实摹仿再现,而是更加强调作者的主体地位,作品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因而相应的方法要以呈现作者的思考为主。可以理解为,当代的艺术作品类似文学,影像最终呈现为纪实还是其他效果,类似文学的修辞,最终目的是为表达观点而采用不同的影像语言作为方法。

黎光波

Li Guangbo

1992 年出生于重庆,以摄影为主要创作媒介,行为、装置为次要创作媒介。自然生长艺术计划负责人,除个人艺术创作外,也负责艺术展览项目策划、乡村儿童公益摄影培养项目及品牌摄影创作拍摄等相关文化艺术工作。作品通过生命个体对自然空间、公共空间下的无限关系进行思考。

©黎光波,《世界二象性:未曾谋面》,2017—今,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黎光波,《世界二象性:未曾谋面》,2017—今,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黎光波《世界二象性》中的照片,同一张照片的拍摄效果和扫描效果,有一种相近性的对应与分离。作者的核心表达之一是质疑可见光形成的世界。对于他的思考,摄影便是最合适的媒介。我们之所以认为摄影是对现实的复制,是因为常见的摄影术所呈现的影像就是可见光影像,但通过其他技术,我们也能看见不同的现实面貌,比如红外线。那么世界的真实面貌究竟以何为标准?不过作者并没有从不同波长的光谱入手,而是使用扫描的方法重构了拍摄的照片,在此他忽略自然元素对摄影的影响,转而讨论技术本身的真实性命题。技术层面的质疑只是《世界二象性》的第一层质疑,作品全篇三个章节层层递进,近千张照片的内容像狂风暴雨一样冲击观众的视觉神经,你相信自己眼睛所见到的现实吗?

吴雨航的《不完整的》源于自己的皮肤疾患经历,这些照片上有着诡异色彩以及一些具象的植物圖像或图案,直接观看确实会从视觉上形成一种幻痛。植物草药与色彩心理暗示的组合类似文学中通感的修辞,传达作者的疗愈过程之感受,肉体上触觉的痛感,通过照片转化为视觉上的痛感,并传达到观众的视觉神经中。如果《不完整的》的表层幻痛是五感的通感,那么深层的幻痛则是吴雨航通过将药方转化为视觉语言,从心理上对故土、家庭的一种可视化的疗愈。

©黎光波,《世界二象性:此起彼伏》,2017—今,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黎光波,《世界二象性:此起彼伏》,2017—今,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世界二象性》(Coexistence dual property)

2017-今

我们只用可见光去认知世界是悲哀的。

对我们而言,记忆形成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

自然对于我们而言是功能化存在,我们对自然而言是果还是因?

我们是形成的元素还是干涉的因素?

你有没有怀疑过,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是否“真实”?

第一篇章:未曾谋面“是果决定因,是未来决定从前”

第二篇章:此起彼伏“文明和河流一起,潮起潮落”

第三篇章:幻想存在“世界会相信存在吗?你会相信光所看见的吗?”

©黎光波,《世界二象性:幻想存在》,2017—今,圖片由艺术家提供

《不完整的》 2018—2023

作品《不完整的》源于吴雨航自身所经历的皮肤疾患。在多年疾患期间,他的母亲曾凭日常经验书写了一份土药方,并随同家人共进故乡深山采摘草药植物,熬制药液为他浸泡治疗。虽说药方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但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的病痛。而这份药方也成为吴雨航还乡的“药引”,他数次回到故乡寻药,在丛林的行走中体察疾病与疼痛的脆弱张力。

在作品具体的图像制作过程中,他用从故乡深山所寻的草药进行熬煮,将采药过程中与父母共同拍摄的底片置入汤水中熏蒸浸泡,把治疗疾病的身体感知施放到底片的“图像肉身”上。彩色负片的乳剂涂层经过药液的浸泡,剥离、脱落,甚至变质,呈现出不完整的图像。而每一次与底片亲密相触的时刻,都将他带入某种冥想时间,那些散布并蔓延的残相也不再是伤疤与痕迹,而是充满治愈能量的精灵,使得他在不完整的图像中连通并修复自我与故土、家庭之间的“割痕”。

©吴雨航,《不完整的》,摄影(彩色胶片、草药汁液),混合媒介,2018—2023,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吴雨航,《不完整的》,摄影(彩色胶片、草药汁液),混合媒介,2018—2023,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吴雨航,《不完整的》,摄影(彩色胶片、草药汁液),混合媒介,2018—2023,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吴雨航Wu Yuhang

1994 年出生于重庆江津,2020年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重庆。他的创作通常从感光媒材出发,一方面通过感性的肉身潜能对底片进行操纵和干预,在其微妙的化学反应及变质过程中延展摄影的本体性语言;另一方面,试用这一“创伤过程”中出现的幻觉图像对心灵进行抚慰与疗愈,在其抽象的碎裂形态中探寻艺术的精神性力量。他曾获 2023 年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提名,2021年中国美术学院第三届两岸艺术院校联展“杰出奖”,PIP2021 中国青年摄影师推广计划“鲲鹏奖”,2020 年度“罗中立奖学金”,2018 年“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奖等奖项。文章、访谈及作品曾发表于《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人民摄影报》《当代美术家》《IDEAT理想家》等刊物。

[本页图] ©吴雨航,《不完整的》,摄影(彩色胶片、草药汁液),混合媒介,2018—2023,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吴雨航,《不完整的》,摄影(宝丽来移膜于水晶原矿),混合媒介,2018—2023,图片由艺术家提

猜你喜欢

草药媒介艺术家
本草药名中的避讳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