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问题与策略

2023-10-11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戴山学校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26期
关键词:编程语言信息技术素养

杜 俊|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戴山学校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整体提升。但总的来看,乡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与能力仍较薄弱,乡村学校的设施设备和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仍不够健全,导致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不足。

一、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

(一)信息素养普遍不全面

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其包括基本信息能力(即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师专业信息素养(如多媒体素养、网络素养与课程整合素养等),以及教师自我信息发展能力(即教师要敢于转变观念,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自我信息发展的意识)。这要求乡村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处理基本信息的能力与素养,以满足自身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取、利用和评价信息的需要。其次,要具备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能充分体现主体地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模式。最后,要能够借用信息技术与同事、家长、专业人员等进行交流和合作,以满足教师职业发展和个体适应社会的需要。当前,乡村教师在这三个方面多存在不足,即其信息素养普遍不全面。

(二)信息素养的提升能力不足

乡村教师的培训机会相对较少,提升信息素养的能力存在不足。即便是信息技术教师,都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技能。比如乡村信息技术教师普遍英语基础较差,这对其学习信息技术相关语法与代码造成困难,导致其在实践中反复出现常见的语法错误。

(三)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意识不强

当前,大多数乡村教师已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会尝试通过计算机或者互联网来解决。但由于乡村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比较深,很多人已经适应了传统教学方式,认为只要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就好,没有主动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识。

二、提升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基于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提升乡村教师信息素养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层面主体的共同努力。

(一)教师层面:不断加强自我信息发展能力

信息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信息发展能力。乡村教师可以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经验。如详细描述教学情景,与同行共同分析。同时,教师之间可相互观摩教学,并详细描述看到的信息技术运用情景,对此再进行分析,并充分交流讨论。如在教研活动中,让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在一起,提出课堂上所发生的信息技术运用问题,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得到的方案可为所有教师共享。乡村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以提高信息化教学意识,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并进行反思,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学校层面:搭建促使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1.发挥网络作用,解答疑难问题

学校要发挥网络的作用,为教师搭建互相解答疑难问题的平台。由于乡村学校的机房一般不开外网,所以学校可在内网架设论坛,以方便教师探讨。对于教师不能解答的问题,学校可为教师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如针对信息技术教师,学校可引导教师借助“python教程”App通过自主学习解决教学问题。此外,学校还可以根据教学中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收集相关资源,并整理成册,以供教师随时参考。

2.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适当组织编程语言学习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适当组织编程语言学习。学习编程语言是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对此,学校可按照乡村教师的能力水平,将其分成普通组和实验组:普通组教师应理解编程语言具体描述的对应问题,并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用编程语言进行表述;实验组教师可从多个维度不断强化对编程语言的理解。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编程比赛,让教师在比赛中活跃自身思维,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回顾,并在复习的过程中尝试搭建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在完成比赛项目后,学校还可以对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出的亮点进行表扬,从而坚定其学习编程语言的信心。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以小组形式开展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且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三)社会层面:加大支持力度

1.以制度引导教师重视提升信息素养

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调整管理制度促使乡村教师提高信息素养。首先,制订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量化标准,使之成为乡村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外驱力。其次,在职称评定细则的制订中对信息素养的要求作适当倾斜。再次,在制订教师的年度考核标准时凸显信息素养因素,多维度考核教师的信息素养,奖励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这些都是以制度引导教师重视提升信息素养的举措。

2.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

要提升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大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必不可少。教育部门可在对乡村教师进行培训时投放硬件设施。这可以方便教师即学即用,从而加强其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同时,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应连贯且设置记忆点。在教师的学习能力达不到要求时,培训者可在硬件设施上贴上相应字条以提供学习支架。此外,对于多媒体课件或是视频课程的使用,教育部门务必提醒教师时时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会使用。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探索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其信息素养的策略,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反思与总结。

(一)利用编程语言,帮助解决问题

利用编程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的过程。乡村教师学习编程语言不仅是学习一门技术,更是利用编程来开发其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专注力,以帮助其养成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信息素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

对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所作的每一次反思,都是点燃乡村教师求知欲的火种。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时,乡村教师不要过于担心会出现什么问题,而应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借此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改变教学方式。

(三)发挥学科优势,提高问题意识

对乡村教师而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学习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也是其进步的阶梯。教师要积极努力探索新鲜事物,例如目前最新的信息技术ChatGPT。乡村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发挥学科优势,提高问题意识,设计多种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编程语言信息技术素养
压力-体积转换在CFC编程语言中的实现解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Java编程语言的特点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