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控释氮肥对中籼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2023-10-08吴晨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6期
关键词:杂交稻成熟期利用效率

吴 周 柯 健 吴晨阳 周 兵

(1庐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庐江 231500;2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36)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约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其在保障粮食安全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水稻产量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施用氮肥是当前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农艺实践措施,高产氮素管理方式通常为基肥、分蘖肥和穗肥“一基三追”模式[1-2],但这种方式存在施肥次数多、技术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导致技术推广难度大、普及率不高,部分地区氮肥“一炮轰”现象仍存在[3-4]。当前我国稻田的氮肥利用效率较低,不合理氮肥施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仍然存在[5-6],环境保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水稻规模化生产的驱动下,发展新型肥料应用技术已成为当前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研究课题,开展相关的研究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可降解、廉价包膜材料的研发,以包膜控释氮肥为主要载体的水稻一次施肥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并也在相关地区得到应用[7-8]。研究表明包膜控释氮肥养分释放采用渗透—吸水—膨胀—扩散的“多级扩散”机制,包括停滞期、初始期、稳定期和衰减期4个连续环节,通常形成“J”或“S”型“单峰”氮素累计释放曲线[9],因而很难在一次施肥下匹配水稻分蘖期和穗期“双峰”氮素需求。相关研究者通过控释氮肥与尿素基肥配施、控释氮肥与缓释氮肥配施、控释氮肥分次施用等方式优化控释氮肥的水稻施用效果[10-11]。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以粳稻为主,而在籼稻中的研究较少。考虑到籼稻与粳稻存在显著的“双峰”需氮差异,因而其适宜的控释氮肥运用方法与粳稻可能存在较大的不同,需要相关研究进一步明确。

安徽是中籼杂交稻优势生产区域,年播种面积180万hm2,约占区域水稻总播种面积的75%。因此,本研究选择中籼杂交稻典型生态区域,研究不同控释氮肥养分释放特性及其对中籼杂交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明确适宜中籼杂交稻生产的控释氮肥类型,为水稻精准高效施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本试验于2021年5—10月在安徽省庐江县王世照家庭农场进行,试验土壤为砂壤土,移栽前0~20 cm土壤主要理化参数:全氮2.1 g/kg,有机质24.4 g/kg,有效磷11.7 mg/kg,速效钾61.8 mg/kg。采用中籼杂交稻晶两优8612为供试水稻品种,该品种为长江中下游稻区主推水稻品种,品种生育期138 d左右。

考虑到水稻的生育期,采用氮素释放期(25 ℃静水中)为80 d(CRU80)和120 d(CRU120)的控释氮肥为供试新型肥料,控释氮肥由安徽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CRU80和CRU120的含氮肥分别为45.2%和44.8%。采用尿素(46% N)为常规氮源。

1.2 试验设计

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肥料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N0),尿素常规分次施肥(CK),CRU80、CRU120 和BBF,3 次重复,单个小区面积120 m2。其中,BBF 为CRU80 和CRU120 按照质量比1∶1混合获得。除N0以外,所有处理施氮量均为210 kg/hm2,控释肥作基肥一次施用,CK处理尿素氮肥分3次施用,基肥∶分蘖肥∶穗肥=4∶3∶3。所有处理磷、钾肥用量相同,分别为P2O590 kg/hm2、K2O 150 kg/hm2,均一次性基施。采用农膜隔水、肥,各小区独立排灌。

采用钵苗育秧,每盘播种量为100 g,于2021年5月10日播种,6月5日采用亚美柯2ZB-6A(RXA-60T)型钵苗摆栽机机插,机插行株距为30 cm×16 cm,每穴2~3苗。采用干湿交替高效水分管理,强化病虫草害防治。

1.3 测定指标

1.3.1肥料养分释放采用肥包法[5],将控释氮肥样品(10±0.01 g)放入孔径为1.0 mm 的尼龙网袋(12 cm长×8 cm宽)中,于施肥当天同时埋入小区保护行土壤中。分别于埋藏后的20 d(分蘖盛期)、45 d(穗分化期)、65 d(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79 d(抽穗期)、94 d(灌浆期)、115 d(成熟期)取样,每次取样重复4次。取得的肥料颗粒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使用冷冻风干机冻干后称重,根据2次重量差计算肥料对应阶段氮素释放量。

1.3.2干物质积累与氮吸收于穗分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根据平均茎蘖数,各小区取代表性植株5 穴。去除根系后,将样品105 ℃杀青30 min,80 ℃烘干至恒重,称取地上干重。成熟期的干样磨碎过0.5 mm筛,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组织中氮含量,计算植株地上部氮吸收和氮肥回收利用效率(NUE)。

式中,UN和U0分别表示成熟期施氮区和不施氮区水稻地上部吸氮量,FN-1表示施氮量。

1.3.3产量及构成于成熟期,各小区取代表性植株5 穴考种,测定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根据普查有效穗数,计算理论产量。

1.4 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SD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控释氮肥田间氮素释放特性

不同肥料的田间累计氮素释放曲线具有明显差异(图1~2)。CRU80、CRU120 和BBF 的田间累计氮素释放分别为92.4%、74.0%和83.2%,均实现了水稻生育阶段的集中释放。在水稻移栽后0~45 d(水稻移栽-穗分化期),CRU80、CRU120 和BBF 的阶段氮素供应量分别为76.7%、4.7%和40.7%,表现CRU80最高,BBF 次之,而CRU120 最低。而在水稻移栽后31~79 d(水稻穗分化-抽穗期),CRU80、CRU120和BBF 的阶段氮素供应量分别为6.2%、34.8% 和20.5%,表现CRU120 最高,BBF 次之,而CRU80 最低。在水稻移栽后80~115 d(水稻抽穗-成熟期),CRU80、CRU120 和BBF 的阶段氮素供应量分别为9.6%、34.6%和21.1%,表现CRU120最高,BBF次之,而CRU80 最低。总的来说,BBF 较CRU80 和CRU120表现更为平衡的水稻全生育期氮素供应。

图1 不同控释肥田间氮素累计释放曲线

2.2 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不同肥料处理显著影响水稻阶段干物质积累和总干物质积累(表1)。与N0 不施氮肥相比,添加氮肥显著增加水稻干物质80.0%~103.6%。在控释氮肥处理中,BBF的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最高,这主要与其稳定增加移栽-穗分化期和穗分化-抽穗期干物质积累的同时,显著增加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有关。与CRU80 和CRU120 相比,BBF 显著增加总干物质积累6.3%~15.4%。另外,BBF 的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CK无显著差异。

表1 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下同。

2.3 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不同肥料处理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表2)。与N0不施氮肥相比,添加氮肥显著增加水稻产量52.7%~104.2%。在控释氮肥处理中,BBF的产量最高,这主要由于其协同高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稳定增加群体颖花量,同时显著提高了结实率和千粒重。与CRU80和CRU120相比,BBF显著增加水稻产量17.4%~33.7%。另外,BBF的产量与CK无显著差异。

表2 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2.4 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氮肥回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不同肥料处理显著影响水稻植株氮肥回收利用效率(NUE)(图3)。在控释氮肥中,CRU120的NUE最高,BBF 次之,2 个处理均显著高于CK。BBF 的NUE为53.8%,较CK处理显著提高21.0%。

图3 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植株氮肥回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中的3 种控释氮肥具有显著的供氮差异,其中CRU80 主要集中于水稻移栽-穗分化期供氮,阶段供氮达到76.7%,而在随后的时期,氮素阶段供应量显著低于其他控释氮肥处理。因而其主要增加了水稻移栽-穗分化期干物质积累,表现最高的有效穗数,而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其他控释氮肥无明显优势,表现最低的水稻产量。CRU120则主要在水稻穗分化-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集中供氮,表现最高的水稻穗分化-抽穗期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水稻每穗粒数,这与前人在中粳稻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13]。此外,尽管CRU120表现最高的抽穗-成熟期集中供氮,但其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结实率和千粒重并没有对应表现。这可能与其高的氮素供应导致水稻贪青晚熟有关,Ke等[14]使用长释放期控释肥下的粳稻中也有相似结论。上述表明,单一控释氮肥一次施用下不能匹配中籼杂交稻“双峰”需氮规律。

与CRU80和CRU120不同的是,BBF表现较为平衡的水稻各生育阶段氮素供应,因而稳定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同时维持了水稻灌浆结实期的高光效,显著增加了结实率和千粒重。本研究中,BBF的产量为11 233.3 kg/hm2,显著高于其他控释氮肥处理,且与CK 无显著差异。这表明,采用CRU80和CRU120按照1∶1复配适用于中籼杂交稻一次施肥生产,较常规分次施肥可保证稳产的水稻产量。

前人研究表明,稻田NUE受氮肥施用时期显著影响,其中基蘖肥的利用效率显著低于穗肥[7]。这意味着,在相同供氮水平下,随着氮素供应的推迟,水稻的NUE将呈逐渐增加趋势。因此,在控释氮肥中,CRU120表现最高的NUE与其后移集中供氮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CRU120的后移集中供氮不利于水稻结实率、粒重和产量的提高。此外,CRU80由于前移供氮,因而表现最低的NUE。在控释氮肥处理中,BBF表现为次高的NUE,这与其平衡供氮有关。本研究中BBF的NUE为53.8%,较CK处理显著提高21.0%。这表明采用CRU80和CRU120按照1∶1复配在促进中籼杂交稻丰产的同时,还可以显著增加氮肥利用效率。

猜你喜欢

杂交稻成熟期利用效率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果实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对‘北红’葡萄花色苷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避免肥料流失 提高利用效率
体制改革前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不同成熟期桃品种在衢州市的引种试验
基于SPOT-5遥感影像估算玉米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氮累积量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不同白菜品种对锌的响应及锌利用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