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要把北京公交人 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世界

2023-10-02京袖

妇女生活 2023年9期
关键词:防冻液公交车公交

京袖

常洪霞在公交系统工作28年,驾驶公交车22年,成为“大1路”公交车司机9年,先后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成为“大1路”驾驶员后,她的辛勤付出,赢得了乘客的广泛赞誉

常洪霞1978年出生于北京,从小经常跟着父亲坐公交,觉得驾驶这些庞然大物的司机很威风,于是萌生了将来当一名公交车司机的愿望。

为了实现梦想,初中毕业后常洪霞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司乘专业。经过两年系统学习,她进入公交系统工作。2001年4月,她拿到了大客车驾照,通过考核,成为337路公交车驾驶员。

公交车司机并不好当。起初,常洪霞开车时,刹车、油门配合不好,转方向盘也很吃力。师傅传授她“半盆水”训练法,让她每天下班回家后,端着半盆水,右脚悬空,模拟驾驶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她的驾驶技能有了很大提高。

1路公交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最先开通的公交线路之一,也是北京市首条24小时全天候运营的公交线路。1路公交的大部分站点在长安街上,路过天安门广场,被北京人亲切地称为“大1路”。从当上驾驶员那天起,常洪霞就把成为“大1路”公交车司机当成自己努力的目标。“大1路”公交车司机都是优中选优,必须驾驶技术好,服务意识强。因此,工作中常洪霞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

为了早日实现愿望,2010年,常洪霞参加了北京市第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客车专业比赛。比赛历时5个月,有8000多名司机参加。在那5个月里,常洪霞为了把车开得更稳,运行过程中,她把一个盛满水的纸杯放在驾驶台上。刚开始,一个班跑下来,纸杯里剩下不到半杯水。3个月后,她跑一整天车,杯子里的水还是满的。最终,常洪霞取得了第9名的好成绩,成为大赛前10名中唯一的女选手,从普通驾驶员直接晋升为高级驾驶员。

因在工作中表现出色,2014年7月,常洪霞被调到1路公交车当驾驶员。上岗不久,她便遇到了新问题。1路公交发车班次频繁,她的车后总是跟着两三辆车。为了找原因,她休息时专门去坐老师傅的车,拿着本子把每站的进出站时间、停车位置都记下来,然后在脑海里模拟驾驶。

一个月后,她熟悉了1路公交车路线27公里每一个路口及红绿灯的情况,还知道了哪段路上的井盖多、哪个路口的行人和车辆多。每到这些路段,她都會提前采取措施,不让乘客有颠簸感。她的辛勤付出,赢得了乘客的广泛赞誉。

公交属于服务行业,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小摩擦。一天,常洪霞看到一名乘客想在车前门上车,没有给他开门,因为按照规定,她的那辆车只能中门上车,前、后门下车。那位乘客上车后对她抱怨连连,让她感到十分委屈。

回家后,常洪霞对父亲说了这件事,父亲开导她:“那名乘客可能是第一次来北京,不了解北京公交的上下车方式。你耐心向乘客解释,大多数乘客都会理解的。”父亲的话让常洪霞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做得还不够细。此后,她注重跟乘客沟通,尽量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暖心箱”暖了乘客心,驾驶“中国红”亮相长安街

北京1路公交车所经过的路线上有同仁医院、协和医院等多家医院,车上老年乘客较多。一天,一位老大爷在东单准备刷卡下车时,发现公交卡和医保卡都不见了,特别着急。常洪霞宽慰他:“您老别急,回家让孩子带您去补一张卡。再出门的时候,公交卡和医保卡分开装,就不会一下子全丢了。”常洪霞这一通安慰起了作用,老人笑道:“你这闺女真好,我本来还挺着急的,听你这一说,我也不急了,回去就赶紧补卡。”说着,老人从购物袋里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常洪霞。常洪霞不要,老人硬塞到她手里,挥挥手下车了。这件事让常洪霞觉得,她真心对乘客好,乘客也会真心对她好。

一天,常洪霞驾驶的公交车到站后,一名乘客在车厢前面准备下车时,手里提的袋子破了,袋子里装的东西散落一地。乘客尴尬地向常洪霞求助,问她有没有塑料袋。常洪霞满脸歉意地摇摇头。乘客只好把小物品揣进兜里,大物品夹在腋下,狼狈地下了车。

乘客狼狈的样子让常洪霞开始思考:乘客乘车时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能不能在车厢里备些应急小物品,为乘客解燃眉之急呢?

她把这个想法向车组其他成员讲了,大家都说好。于是,常洪霞车组率先在1路公交车设立了“暖心箱”,里面备有老花镜、胶带、雨伞等物品。

“暖心箱”设立不到一周便派上了用场。一天,一名乘客上车时走路姿势有些怪异,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常洪霞关心地问他怎么了,乘客说他的皮鞋鞋帮与鞋底裂开了。常洪霞立马从“暖心箱”里取出胶带,帮乘客把鞋子缠了两圈,暂时解决了问题。事后,乘客写来表扬信,表扬常洪霞车组为乘客排忧解难的暖心行为。

2017年10月22日,18米长的“中国红”新能源车在1路公交线上投入运营。“中国红”新能源车安装了安全预警系统,遇到突发情况能一键报警、一键联系到区域调动中心,不仅节能减排,行车也更安全。

当天,常洪霞驾驶着“中国红”行驶在长安街上,引起很多市民驻足观看。因为当时只有10辆新车投入运营,一对爷孙为乘坐“中国红”整整等了3个小时。上车后,老人激动地对常洪霞说:“闺女,可把你们的车等来了,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们的‘中国红’行驶在长安街上,就想带孙子来体验一下。这车真漂亮,国家发展得真好!”老人的话让常洪霞充满了自豪感。

3年后,1路公交线上已有90辆“中国红”在运营。

4年来,常洪霞带领工作室成员研发20多项创新成果,累计为公司节省300多万元

一晃,常洪霞进入公交系统已经28年,驾驶公交车22年,安全行驶里程50余万公里。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先后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19年,“大1路”公交车队成立了洪霞创新工作室,常洪霞成了领头人,主要任务是创新攻关和课题研讨,帮助车队解决实际问题。

工作中,常洪霞发现一些驾驶员经常因为忘记系安全带被扣分,就和工作室成员讨论,怎么帮助大家避免这种失误。经过反复试验,他们研发了安全带语音提示器。安装这个提示器后,驾驶员只要启动车辆,提示器就会自动发出“请系好安全带,安全驾驶”的提醒。这个发明,一下子就解决了驾驶员忘记系安全带的问题。

北京冬天气温低,需要给车辆加注防冻液。女同志加注时要把防冻液举到差不多与肩膀同高,非常吃力,加到最后防冻液还容易溢洒。常洪霞便带领团队研发了防冻液加注机,让加注防冻液像在加油站加油一样,用多少加多少。这款防冻液加注机不但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每年还能节约防冻液近1万升,节约开支8万余元。4年来,常洪霞带领工作室成员研发20多项创新成果,累计为公司节省300多万元。

2022年,常洪霞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现场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时,她牢牢记住了“创新是第一动力”这7个字,也深深明白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公交车司机这个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平常人团聚的节假日正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常洪霞也一样,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留给家人的时间很少。

因为工作忙,常洪霞很少陪伴女儿。女儿上幼儿园时特别不理解:别人的妈妈都能接送孩子,我的妈妈为什么不能?常洪霞就跟女儿讲她在车队做了什么,车厢里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慢慢地,女儿理解了她。一天下班后,常洪霞打起精神想陪女儿出去玩,女儿看她很累,便贴心地让她去睡会儿,说自己还有作业没写完。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常洪霞充满动力:“我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又是全国劳模,要在各方面做好表率,把北京公交人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世界。”

【编辑:刘  波】

猜你喜欢

防冻液公交车公交
你们认识吗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等公交
公交车上
公交车奇妙日
城里的公交车
正确使用防冻液
农机冬季使用防冻液注意事项
机动车使用防冻液『四注意』
冬季农机使用防冻液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