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克思的生活观到新时代“美好生活观”

2023-09-25钱秋蓉张红霞

理论探索 2023年5期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钱秋蓉 张红霞

〔摘要〕马克思生活观从生活的实际存在、现实矛盾、理想目标和交往范式深入揭示和分析了人们的生活现状和未来生活发展态势,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论指南。新时代“美好生活观”不仅继承了马克思生活观的理论思路和实践要求,还根据时局变化和时代需求,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一是在坚守人民立场中推进党对美好生活的全面领导与多方保障相统一,确保美好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真实地位;二是在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中推动驾驭资本逻辑与化解资本逻辑负面影响相统一,增强直面美好生活中现实矛盾的经济活力与发展力量;三是在坚定伟大梦想中实现激发奋斗力量与提升精神境界相统一,凝心聚力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理想目标;四是在秉持“人类文明新形态”中促进胸怀天下格局与崇德尚和品格相统一,丰富美好生活交往范式的内涵。这四个维度虽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整体布局与未来期许。

〔关键词〕“美好生活观”,马克思生活观,人民立场,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3)05-0038-08

實现美好生活是全人类共同追寻的梦想,也是诸多哲学家探索的重点。马克思基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厘清了生活的实际存在是现实的人,辩证批判了造成生活矛盾的资本逻辑,详细阐述了实现理想生活目标的路径是建立“真正共同体”,分析了生活的交往范式是寻求自由与解放之路。马克思生活观对人类生活状态进行深刻揭示、对未来生活发展作出深入分析,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提供了理论指南。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生活观的基础上,根据时局变化、时代要求,围绕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主题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形成了指向鲜明、着眼现实的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对生活的实际存在、现实矛盾、理想目标、交往范式进行丰富和发展,以此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美好生活的创新道路,为人类实现美好生活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生活的实际存在:从关注“现实的人”到在坚守人民立场中推进党对美好生活的全面领导与多方保障相统一

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总是遗忘生活、遮蔽生活,将现实的生活生产看成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1〕545,马克思生活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把从事实践的、处于社会之中的“现实的人”作为研究主体。一方面,基于对“现实的人”的思考,马克思把人的需要作为生活理论的逻辑起点,并认为物质需要是人生活的首要条件。马克思认为,生活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的物质需求,一切人类生存的首要前提是必须能够生活,这表明满足生存的物质需要是实现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同时,马克思还认为,人的需要并不是单纯满足于“吃喝住穿”层面的物质需求,“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1〕160。因此,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后,人们又产生出了新的需求,即对精神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意识、精神生活逐渐具有独立性,才能够去追求艺术、科学、宗教和政治等。精神需要显示了人们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是人生活价值和意义的升华与拓展。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要想认清生活的实际存在,要做到真正关注“现实的人”,需要打破“虚假意识”的遮蔽,正确认识现实中的自我。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虚假意识的问题,他认为:“人们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1〕509在这些虚幻的、臆想的、教条的意识枷锁下,人们变得越发消沉和萎靡。虚假意识(意识形态)是“从天国降到人间”,它们不但不能揭示生活世界的真相,还让人们把一个虚假的世界当作追求的目标,加重了人们的物化程度、空虚程度,遮蔽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正确认识。马克思认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将生活的关注点和出发点放在“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明确“生活决定意识”〔1〕525这一主题,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去了解和认识他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应和反响。概而言之,马克思生活观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而不是观念中的人,因此要坚持用“生活决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虚假意识,从事实本身的联系出发来把握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生活观把“现实的人”作为最大的实际,关注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并提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是首要的。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继承了这一观点,并从解放发展生产力和改善民生两个角度进行了回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改善民生,在人民最关切、最相关的物质利益问题上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323。同时,习近平认为在建设精神文明时要注重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工程,事关“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的重要问题,因此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廓清充斥在生活世界中的“虚假意识”,如“普世价值”“消费主义”思潮、功利主义思想等。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建设,不断弘扬正能量、调动积极性,帮助人们拨开思想的迷雾。可见,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关注人民精神生活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在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中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提升实现美好生活的领导力量。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将马克思生活观中关注“现实的人”发展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提出要在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中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以此提升实现美好生活的领导力量。习近平清楚认识到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党的坚强领导,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到人民美好生活能否顺利实现。“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3〕。这彰显了我们党强大的领导能力,党的强大领导能力源于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信念、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不断保持和提升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新时代“美好生活观”认为在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立场中加强党的建设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能够提升党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领导能力。第一,在坚守初心与使命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没有党的领导,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望必然落空,民族复兴必成空想;但如果失去为民的初心与使命,美好生活的真实性也将不复存在。因此,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强调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将其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永恒课题,形成长效机制,以此锻造党员干部忠诚、廉洁、有担当的政治品质。同时,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完善党领导中央部门和机构、地方政府、基层组织、社会民间组织的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4〕。以此促使党组织形成上下相互畅通、具有强劲执行力的严密体系,健全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党的组织与工作实现全面覆盖。第二,加强党的领导就意味着要持续强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坚持以为民情怀来加强党的建设。一是要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重提高党在把握方向、谋划大局、制定政策、促进改革等方面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知识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依法执政、联系群众、驾驭风险、善于斗争等核心本领,持续改进党的领导与执政方式,不断深化党为人民排忧解难并带领其走向美好生活的能力。二是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宗旨、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永葆党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心系人民、为民用权、为民办事,在坚守“人民至上”理念中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使我们党成为政治可靠、作风过硬、工作有能力、人民信任〔5〕337的领导力量,坚强有力地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

在回应人民多重需求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化实现美好生活的多方保障。新时代“美好生活观”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活观对“现实的人”的关注,还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现人们的多重需求,并努力探索回应路径。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多元,对追求民主、注重法治、崇尚公平与正义、强化安全、改善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4〕。基于此,新时代“美好生活观”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紧紧围绕实现和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各方面开展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的谋篇布局,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探索能够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期待的制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中永续焕发生机与活力〔6〕44。在满足人们的民主保障要求方面,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坚持在顶层设计维度上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在“问计于民”维度上坚持以制度化建设、规范化建设、程序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努力建立形式多样、沟通顺畅、有序规范的民主渠道,實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7〕20,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党牢牢扎根于人民群众。在满足人们的法治保障要求方面,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坚持将人民所思所想的问题落实到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让人民成为法治建设的出题者、参与者、受益者和评判者,让“体现人民利益”“维护人民权益”“反映人民愿望”“提升人民满意度”“增加人民幸福感”“增进人民福祉”等目标成为法治建设的“指挥棒”,不断健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8〕。在保障人们的公平正义要求方面,新时代“美好生活观”认为公平正义是落实人民幸福的尺度,在经济上要努力建设体现和促进效率、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在法治上要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诉求贯穿于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4〕。在保障人们安全需要方面,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强调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治安、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下足功夫,在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努力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在保障人们的环境要求方面,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坚持将人民对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清新空气的追求和向往作为生态建设的方向,通过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修复制度、责任制度……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证人们能够享受美丽、干净、舒适的宜居生活环境。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在回应人民的要求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准确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美好生活提供更全面、更具现实感和安全感的保障。

二、生活的现实矛盾:从发现和认识资本逻辑到在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中推动驾驭资本逻辑与化解资本逻辑负面影响相统一

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活运转的轴心,是一种“普照的光”,资本逻辑也正是由此衍生,它以追求资本无限增殖与利润最大化为唯一准则。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逻辑全面、快速扩张到生活多个方面和要素的时期,因此他对资本逻辑带来的生活影响也极为关注,并作了一系列论述。资本逻辑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资本逻辑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水平。另一方面,受资本逻辑的负面影响,人们的生活也出现异化,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生活。马克思对异化生活的批判分为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一是资本逻辑导致劳动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人们全部生活得以生成的现实基础,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实现方式。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却沦为资本逻辑的附庸,劳动创造了一系列伟大的、美好的、先进的事物,却给工人带来贫穷、愚昧、畸形,劳动成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造成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物的异化)、劳动行为与劳动者之间的异化(自我异化)、类本质与个人之间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需的一切社会关系走向对立、对抗,限制了人们通过劳动不断完善社会生活、获得幸福生活的可能性。二是资本逻辑引发人的异化。人的异化表现为人的物化。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生产资料被私人无节制地占有,人成为物的附属品。资本逻辑对人的异化还表现在需求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料随之增加,但人们的需求也发生扭曲,人们对需求和需求资料的进步化、具体化、精细化,得到的却是“需要的野蛮化和彻底的、粗陋的、抽象的简单化”〔1〕225。这就让“每个人都指望使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做出新的牺牲”,人们需求的异化增加了资本剥削和奴役人们的力度和强度,人们生活也随之进入痛苦与不幸的恶性循环中。与此同时,马克思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批判“资本逻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幸,他运用辩证法发现“资本逻辑”是一把“双刃剑”,资本在不断增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能够控制它的因素。马克思认为,制服“资本逻辑”的关键在于改变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实现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让人们和劳动从异化中解放出来。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合理焕发实现美好生活的经济活力。马克思生活观分析了资本逻辑对生活造成的双向影响和资本逻辑自身的双重性质,明确指出人们生活的矛盾源于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源于资本被私人占用。改革开放后,“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中国,并不意味着资本本性的改变,也不意味着资本与劳动关系的根本消解,更不意味着资本固有逻辑的消亡”〔9〕。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清晰地认识到资本逻辑存活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必然性,是当代中国发展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习近平遵循马克思生活观,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条件下,合理运用资本活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驾驭“资本逻辑”。第一,超越“资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的关键在于改变资本私有制这一基础,习近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还对“两个毫不动摇”理论进行了深化和完善。在坚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明确指出要将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做优〔10〕。具体包括“国资管理转向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11〕。同时,强化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法治建设,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划清资本与政治、舆论等领域的界限,防止其无序扩张。第二,合理激发并利用好资本。超越“资本逻辑”的同时,也要合理激活资本。习近平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他认为这一定位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增强企业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同时,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例如“强化市场监管和反垄断规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市场秩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活力”〔4〕。习近平认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双向结合,既激活并利用资本,又保持社会主义底色,使资本为社会主义所用,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有效防范资本逻辑带来的弊端。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关注受困于资本逻辑下人们的生活,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致力于将人们从资本逻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让资本成为帮助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有力武器。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不断化解资本逻辑的负面影响,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发展动力。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坚持关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以新发展理念来促进发展更加充分、更加平衡、更加可持续、更加有活力、更加良性循环,努力缓和与化解资本逻辑带来的负面影响。新时代“美好生活观”认为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是妨碍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根源性因素,并提出以五大发展理念来有力化解这一社会矛盾,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第一,以创新发展推动充分发展。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通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不断探索增加发展效益和提高发展质量的路径;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对创新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推动作用,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12〕,要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让教育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新时代“美好生活观”通过实施创新发展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为美好生活点燃动力引擎。第二,以协调发展促进平衡发展。通过推动城乡和区域发展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精神发展相协调来推动民生协调发展,合理调整和协调城乡、区域、各领域、各群体等发展的内容,优化和升级发展布局,着力解决美好生活的不平衡问题。第三,以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3〕,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这一能源发展新目标,努力开辟一条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实现充分发展提供绿色能量,为人民美好生活蓄满可持续发展动力。第四,以开放发展注入新鲜的发展活力。发展离不开内部的改革,更离不开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合作。开放发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目标,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一方面促进我国与世界市场深入交流融合、资源有效合理交换、经济要素自由快速流动,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构建全人类“美好生活”贡献“中国方案”。开放发展为充分发展和协调发展提供了新资源、打开了新思路,也为人民美好生活注入了新鲜动力。第五,以共享发展促进良性发展。共享发展意在让人民群众全方位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它通过完善初次分配、健全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构建公平正义的共享格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增强人们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共享发展直击发展不平衡问题,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补充幸福能量。新时代“美好生活观”针对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撑。

三、生活的理想目标:从建立“真正共同体”到在坚定伟大梦想中实现激发奋斗力量与提升精神境界相统一

马克思的生活观虽然十分强调生活的现实矛盾,但也拥有超越生活视野的理想高度。马克思认为人们要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就必须建立“真正共同体”。在此,马克思着重批判了资本主义的“虚假共同体”。他认为“虚假共同体”是出于各自私利而临时组建的合作组织,这里面充斥着冷漠、隔阂与怀疑,人们难以达成永久、齐心协力的合作。在资本主义土壤上生成的“虚假共同体”并不能改变人们生活中的矛盾,反而会制造出新的矛盾。基于此,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产生“真正的共同体”,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共同體”中“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185,促进形成我为他人、他人为我的良好社会关系,从而人们才能从“对人的依赖性”“对物的依赖性”阶段进入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4〕52的阶段。以唯物史观为研究基石和研究视角,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对共产主义社会 “真正的共同体”进行科学描绘,构建这样的“自由人联合体”即“真正的共同体”意味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制服了资本的逻辑,让生产与生活完全受自己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的支配,真正成为自己生存与生活条件的主人”〔15〕。可见,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真正共同体”中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并达到生活的理想目标。

以中国梦为指引,在劳动中为美好生活汇聚广泛、持久、幸福的奋斗力量。建设美好生活需要人们坚持不懈的奋斗,而奋斗的源泉则来自劳动。只有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开展共同劳动、有意义劳动和体面劳动,才能将个人的力量凝结为群体的力量、把理想目标与现实努力相连接、让单向度和片面的劳动转化为恒久的奋斗。其一,以中国梦为指引,在共同劳动中汇集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力量。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把马克思生活观中关于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生活的目标转化为中国式美好生活表达,即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梦最根本的是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16〕,这让生活的理想目标和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2〕354。中国梦承载了历史、当下与未来的夙愿,蕴含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它代表着中华民族血脉中的诉求,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人们开展共同劳动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得以实现,才能为美好生活凝聚最广泛的奋斗力量。其二,在有意义的劳动中强化实现美好生活的持久力量。习近平认为,理想与劳动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没有劳动的理想只能驰于空想、骛于虚声,理想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变为现实;没有理想的劳动是盲目的、机械的,劳动只有在正确理想的指引下才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才能创造出让梦想成真的物质力量。因此,新时代“美好生活观”以中国梦为指引,促进“劳动为了中国梦”和“中国梦依靠劳动”这两个概念相融合。一方面,鼓励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努力焕发劳动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中国梦而砥砺奋斗;另一方面,中国梦的不断实现也为人们的劳动提供更多动力和保障,让人们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劳动之中,从物质层面加快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进程。其三,在体面劳动中积蓄建设美好生活的幸福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好生活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们在建设美好生活时能够体会到获得感、满足感和尊严感,而这些感受都来源于体面劳动。中国梦一直努力促进形成有利于体面劳动的社会环境,不论是坚持按劳分配的正义导向分配原则、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优化劳动环境,这都促进人们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念,让人们自愿劳动、有尊严地劳动、幸福地劳动,并在劳动中养成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力。

以中国梦为指引,从多角度、深层次提升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精神境界。实现美好生活不仅需要劳动奋斗,还需要深层的精神支撑。一是以中国梦为指引,明确从个人富裕的“小美好”到国家富强的“大美好”,从多角度厚植人们建设美好生活的高远情怀。国家实现富强、民族取得振兴和人民生活幸福,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中国梦把国家和民族的“富强梦”“振兴梦”与人们的美好生活梦想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层面达成共识与共鸣,激励人们继续发扬敢于创新、不懈奋斗、团结一心、勇于追梦的精神,不断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开创多姿多彩的生活,坚持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同行。二是以中国梦为指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焕发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习近平认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基于此,习近平指出,要“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二为”原则、“双百”方针,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双创”,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深刻地体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更加坚定地身体力行传承民族文化。同时,党和国家还注重打造文化消费高地以赋能人民美好生活,从文化为民到文化惠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文化内容、经营模式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已成为文化产业业务拓展的重心。以数字技术为引擎、网络平台为支撑进行多维度呈现,创造文化生活消费新场景;依托虚拟现实、场景塑造、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模式,增强人们的文化体验感、互动感与场景感等,不断满足人们文化消费升级需求。一方面,这能够丰富和拓展人民在休闲时间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进一步舒缓人们在经历社会必要劳动后产生的精神疲惫感;另一方面,人们在欣赏这些优秀文化作品时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与洗礼,不断提高自身建设美好生活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四、生活的交往范式:从寻求自由与解放之路到在秉持“人类文明新形态”中促进胸怀天下格局与崇德尚和品格相统一

交往是马克思生活观中的重要理念,马克思十分重视交往对人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将其作为擘画人类幸福生活图景的重要存在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普遍交往思想。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为了實现新的发展要求,人们之间又产生了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的交往,于是社会就形成了纷繁复杂的交往关系和社会关系体系。基于此,马克思设想了人类交往的理想形态,即实现普遍交往。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交往成为世界性的普遍交往,民族间的闭关自守状态将消除。正如马克思所认为,共产主义要获得全世界范围的胜利,必须“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1〕539。普遍交往是马克思生活观中生活交往的基本范式,只有在普遍交往中人们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全人类范围的共产主义。二是寻求人类解放的交往。马克思认为,通过普遍交往,人们获得了全面而丰富的社会关系,并且随着交往深度、广度的拓展与延伸,人的自身发展和进步也得到了不断确证,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基础。当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就能自如地、主动地占有社会关系,这意味着人的交往真正成为了人的自由自觉的行为,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尽己所能地创造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并按照需要获得相应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由此,所有人在获得充分的自由和发展后,实现了自由与解放,人的所有交往都成为人类幸福的本质,达到人类渴望的幸福境界。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在继承了马克思生活观中交往理念的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核心,从秉持胸怀天下的格局、崇德向善的旨趣、崇尚和合的心境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发展,为建设美好生活开拓前进视野、提供德性关怀、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第一,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核心,秉持胸怀天下的格局,为建设美好生活开拓前进视野。习近平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4〕一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倡导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开展友好往来,在经济方面,我国多次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经济论坛、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与博览会等国际论坛与展会,主动参与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在政治领域,我国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论坛”“世界和平论坛”,积极与世界各国政党交流借鉴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心得。在文化方面,我国借助文化活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平台与世界多个国家开展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并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精髓丰富本国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其他国家一起推动世界文化共同繁荣。二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倡导以天下一家的胸怀与世界各国共同实现“天下大同”。美好生活并非局限于某一个人、某一个群体或者某一个国家,而是属于全人类、全世界。因此,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核心,坚持“天下为公”的情怀,彰显了建设美好生活的人文旨归。“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是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题中之义 。在现实中,中国积极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市场的机遇、共享国际合作的机遇,让各国人民能够更多地、更加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中国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健康卫生共同体,并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高度契合世界人民的诉求;中国积极开展并参与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努力守卫和保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以实际行动彰显“天下一家”的情怀。

第二,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核心,秉持崇德向善的旨趣,为美好生活提供德性关怀。美好生活也是一种德性的生活。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世界上拥有重要地位,是依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17〕,是依靠以德服人、以文化人。因此,“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德福一致”的美德伦理初衷,其凝聚起来的精神力量是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它旨在造福人民、促进社会、国家和世界更好、更具德性地发展。一是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对外交流与交往中,中国始终坚持和践行正确义利观,坚持义利兼顾、义重于利的理念,积极弘扬美德善举,顺大势、行大道、担大义,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在与非洲地区合作过程中,积极无偿提供各种援助,实现全方位的互利共赢,推动非洲可持续发展。在与东南亚地区合作时,通过在经济、交通、贸易、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实现友好互助共赢。中国坚持弘义融利的准则,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实现共同发展。二是坚持公平正义。“公则天下平”“以德行仁”的思想是深深烙印在中华文明血脉深处的道德基因,也深刻体现在当代中国对外交往的言行之中。维护公平正义,必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18〕。在国际政治问题、国际贸易纠纷、国际文化交流冲突中,中国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并坚持倡导依托多边平台主动开展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争取聚同化异。同时,中国也积极挺身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坚决反对和抵制“霸权”行为、“单边”主义。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实际行动是对西方所谓“国强必霸论”的有力批判与反击,也体现了中国对建设美好世界的德性关怀。

第三,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核心,秉持崇尚和合的心境,为建设美好生活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社会心态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知,麻木、冷漠、焦虑、悲观等消极社会心态会不断消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知。因此,创建美好生活需要良好的社会心态作为支撑。良好的社会心态是以和谐社会作为生发地。“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和谐”是其核心的精神标识。因此,“人类文明新形态”内蕴了崇尚和谐社会的诉求。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指引的“和谐社会”实质是处理好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好人们之间的情感关系,例如,在人与自然相处时秉持相互尊重的态度,努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人与人交往时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做到“爱人若爱己”,实现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人与自身学会相互和解,保持平稳祥和的心情;不同国家之间坚持“以和为贵”的原则,开展团结、友爱、互助的合作,共同达成“协和万邦”的美好愿景。基于此,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引领,不断促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并对消极的个人情绪与社会心理进行及时疏导,在不断调适与确证中实现美好生活。

综上,马克思生活观立足于生活中“现实的人”,发现束缚人们生活的资本逻辑,指明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目标。新时代“美好生活观”不仅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生活观的基本内容,还根据时局变化和时代要求,对马克思生活观中生活的实际存在、现实矛盾、理想目标和交往范式进行创造性、创新性的丰富和发展。因此,新时代“美好生活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它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指引着人们以坚定的信心和昂扬的姿态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习近平.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J〕.人民日报,2021-11-12(01).

〔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7〕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

〔8〕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J〕.求是,2021(05):4-15.

〔9〕贾英健,孔祥翠.风险范式、资本逻辑与中国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6):9-15.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11〕洪银兴,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18(09):4-73+204-205.

〔12〕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03).

〔13〕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0-10-30(01).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袁祖社.公共价值的信念与美好生活的理想——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深蕴〔J〕.中国社会科学,2019(12):28-45+199-200.

〔16〕习近平.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 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9-23(01).

〔1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02).

〔18〕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18(01).

责任编辑 苏玉娟

猜你喜欢

人类文明新形态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不断探索中的伟大创造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唯物史观的公共性逻辑
中华民族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四个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深刻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