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2023-09-24程飘芹张碧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程飘芹 张碧海

【摘 要】 中医治疗多种疾病由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个体化用药原则强等优点,广受青睐。慢性支气管炎常见且易反复发作,为了解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现状,发挥中医治疗疾病的巨大优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文章回顾了近十年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相关文献,得出联合中医内外治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相比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效果更显著,副作用更少,延缓疾病发生发展效果更明显。建议大力推广临床上联合中医内外治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丰富治疗方法的选择,选用最优组合,如配合中药汤剂、膏方、针刺、灸法、推拿、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为患者带来福音,为中医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9;R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14-0078-05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3.13.zgmzmjyyzz202314017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widely favored because of its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few adverse reactions and strong individual medication principle. Chronic bronchitis common and easy to break out repeatedly,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TCM treatment of chronic bronchitis,play to the superiority of TCM to treat disease,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ten yea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ronic bronchitis related literature,it is concluded that combin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ronic bronchitis,than simply us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less side effects,the effect of delaying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sease is more obvious. It is suggested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TCM treatment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bronchitis,enrich the choice of treatment methods,and select the optimal combination,such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medicinal paste,acupuncture,moxibustion,massage,point application,acupoint injection,etc.,so as to bring good news to patients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words:Chronic Bronch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he Research Progress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种支气管疾病,每年至少3个月发生咳、痰、喘,并连续两年以上,吸烟为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刺激性吸入物和环境污染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1]。该病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生需长期治疗,且临床死亡率高[2],常并发严重疾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近年来临床上常联合西药或单纯中医内外治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显著,且能预防其复发及阻止其发展。

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中文献来源于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在万方数据库中,选择高级检索,文献类型选择期刊论文,输入:主题=慢性支气管炎and题名或关键词=中医。在中国知网,选择高级检索,输入:主题=慢性支气管炎and主题=中医,时间设为2012年1月至2022年9月,其余默认。文献纳入标准: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临床观察类纳入研究对象数量大于等于50例,治疗方法含中医内治或外治法且疗效显著。文献排除标准:动物模型类、研究进展类、研究对象中含有其他重大疾病、无法获取全文。

2 慢性支气管的病因、病机、治法

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古籍中没有其病名记载,可将其归属于“咳嗽”“喘证”等范畴。“咳嗽之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3]。把咳嗽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咳证虽多,无非肺病”[3]指出咳嗽病机关键在于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3]说明咳嗽不止关乎肺脏,还与其他脏腑功能关系密切。“初治必须发散,而又不可以过散……久咳不已,必须补脾土以生肺金”[4]指出治疗咳嗽宜解表兼清肺火及补肺气,补脾土生肺金,“新咳,有痰者,外感随时解散;无痰者,便是火热,只宜清之……内伤久则火炎,俱宜开郁润燥”[5]指出咳嗽之新久,有痰无痰,外感还是内伤,治法不一,宜用解表、清热、化痰、开郁、润燥等治法。

现代医家对慢性支气管炎长期治疗中也形成各自的认识。王成祥教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多虚实夹杂,与痰、瘀、虚相关,治疗应首辨分期,急性期与迁延期多因外感诱发,缓解期多由肺脾肾亏虚;次辨寒热,治宜温化痰饮,疏调气机[6]。商宪敏教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多为本虚标实,肺脾肾虚为本,痰饮及外邪为标,治疗辨分期:急性期祛邪利肺、迁延期扶正祛邪、缓解期扶正固表;辨寒热:寒者温肺化痰小青龙汤加减,热者清肺化痰定喘汤加减;辨脏腑:肺虚玉屏风散补肺卫之气,脾虚培土生金予六君子汤,肾虚金水相生予金匮肾气丸,攻补兼施,标本兼顾[7]。朱启勇教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外因主要为外感六淫,内因则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病机关键为外邪引动伏痰,肺失宣降,导致咳、痰、喘等症状[8]。

3 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3.1 中医内治法

3.1.1 分期论治 慢性支气管炎可分为急性期、迁延期、缓解期,中医根据各个分期病情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治法,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标本兼顾。王军华等[9]将116例急性期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予头孢他啶治疗)和观察组(予头孢他啶及黄龙咳喘胶囊治疗),结果显示联合黄龙咳喘胶囊治疗,炎症反应减轻更显著,控制病情及改善症状效果更佳。王雅楠等[10]将急性期对照组患者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加服益气养阴清热汤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益气养阴清肺汤治疗,能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降低肺表面蛋白表达。黎凤娇等[11]对芪冬润肺汤联合西医治疗迁延期临床观察,结果发现患者症状缓解程度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显著。茆俊卿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主要病因病机为肺脾气虚,以补母法为基础,肺脾肾三脏同补,治疗当补肺益气、健脾补肺、补肾纳气,常用补肺汤,黄芪六君子汤,参蛤散等加减治疗,临床取得满意疗效[12]。

临床治疗不同时期的慢性支气管炎,采取不同的治法,急性期当祛邪治疗为重,不可妄用补法,以免闭门留寇,迁延期及缓解期,邪气去而正气虚,当用补法培本固元。

3.1.2 辨证论治 辨证是中医独特诊断方法,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症状、体征、病史及疾病相关资料,通过综合分析整理,对疾病本质做出归纳总结等这一过程。

梁森等[13]将慢性支气管炎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辨证治疗,将患者分为虚、实两大类,虚者辨为肺阴不足证、肾阳虚证、肺肾气虚证,予生脉散、真武汤、降气平喘汤等治疗;实者分为风寒郁闭证、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蒙神窍证,予华盖散、三子养亲汤、越婢加半夏汤、涤痰汤等治疗,结果显示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显著。李安芝[14]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蕴肺者予金银花、石膏、浙贝等清肺化痰,宣肺平喘;外寒内饮者予小青龙汤解表化饮,温肺散寒;脾肾阳虚者予熟地黄、茯苓、山茱萸等温补肺肾利水;肺脾气虚者予黄芪、麻黄等养肺补气;肺心气虚者予川芎、桂枝、附子等养心补肾;痰湿恋肺者予三子养亲汤加减祛湿补肺,结果显示药后症状减轻效果明显,且无副作用。魏玉凤等[15]将慢性支气管炎风寒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温肺化痰饮,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周敏[16]对患者辨证施护,肺肾两虚者嘱多食温补肺肾,滋阴退热之品;脾肺两虚者予化痰止咳,补肺健脾等药;外寒内饮者予解表散寒,宣肺平喘药,结果经以上治疗,能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辨证论治是中医灵魂之所在,临床上,医师应着重培养辨证思维,整体治疗,同时兼顾局部,精确用药,标本兼治,体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精神,还应长期实践磨炼,方能达到较高境界,药到病除。

3.1.3 脏腑论治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3],治疗咳嗽病症,从肺脏而治,还要重视相关脏腑的调理。张媛等[17]认为肝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治疗时要重视从肝论治,在宣肺的基础上,还应疏肝解郁、滋养肝阴、清肝泻火,肝肺同治。李致重教授认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应一宣肺,二健脾,最后以补肾收功[18]。李本林等[19]认为顽固性咳嗽病机由肺及肾,治疗亦肺肾同治,重在温肾散寒,助其摄纳,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咳嗽,并取得满意疗效。王洪等[20]的临床观察发现,用中药煮散剂从肺脾两虚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相较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生理、病理、诊断防治、养生康复等方面。五脏为人体中心,通过经络系统联络六腑形体官窍,当一脏功能失调致病,必然影响其他脏腑功能。肺在五行属金,肾属水,金为水之母,金能生水,当肺脏受外邪、情志、久病等因素影响,肺金不能资生、促进、助长肾水,肾脏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脾属土,金为土之子,当子行异常,必然影响母行,终至母子两行异常;心属火,火能克金,当心火太旺,对肺金制约太过,导致肺虚而生病;肝属木,金过于虚弱而受木欺侮,又五脏六腑表里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当肺脏失去正常生理功能,必然影响其他脏腑,临床上肺病重视肺脏治疗的同时,也要重视调理相关脏腑,才能取得显著疗效。

3.1.4 膏方治疗 膏方由20余味药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慢性病程具有病程常,兼证多等特点,膏方治疗能够兼顾疾病多方面,达到控制疾病,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21]。彭雪峰等[22]数据挖掘发现,膏方主要治疗慢性疾病及亞健康状态,病位主要在肺、脾、肝及肾。张翠萍等[23]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中,对照组予抗炎、化痰、止咳等治疗,急性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穴位贴敷,缓解期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膏方治疗,总疗程观察期为2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复发次数减少。王夜[24]用膏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轻度肺气肿后,咳、痰、喘诸症消失,查X线肺纹理明显改善。

膏方滋补作用强,对中老年、体质虚弱、久病重病等患者等为适宜,尤其对慢性疾病患者,且膏方具有口感好、方便携带等优点,应推广膏方用于养生增强体质及临床疾病的治疗。

3.2 中医外治法

3.2.1 针刺治疗 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目前全世界已有160多个国家开展针灸及中药服务项目[25],针灸治疗在国内外受到广泛欢迎。高璐[26]对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中药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效果显著。冯薇等[27]将15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结果显示联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下调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水平。通元针和常规针刺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咳嗽,均有较好的疗效[28]。

经络是联系脏腑与组织器官的桥梁与枢纽,是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有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感应传导、调节等作用,利用经络的特性,针刺相应腧穴,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治疗,疗效显著,起效快捷,副作用少,经济环保,不需药物,减少肝肾负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用方便,适合在临床广泛开展。

3.2.2 穴位贴敷治疗 穴位贴敷是基于经络系统理论,将药物贴敷在相应穴位上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药物经过贴敷,经皮肤吸收,减少首过消除效应,节约药材。栗蕊等[29]借助互联网诊治平台,收集123万例患者诊疗数据分为贴敷组与未贴敷组,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在常见疾病中使用贴敷治疗效果好,且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比例低。吴颂等[30]将慢性支气管炎对照组予康复干预,治疗组加温阳贴敷治疗,治疗后治疗组症状评分、炎症细胞水平降低且低于对照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两者比值较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联合贴敷治疗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黄芳等[31]将12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予西医治疗),观察组(予益气宣肺汤加穴位贴敷治疗),治疗后观察组血气、炎症因子指标及免疫功能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赵洪霄等[32]将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比单纯用中药汤剂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显著。朱文洪等[33]将4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贴敷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氨酸氨溴索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缓解患者症状及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李芳等[34]研究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穴位贴敷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控制咳嗽症状。

穴位贴敷无危险性及毒副作用,用药方便,安全,经济,无创,无痛,不需医疗设备及仪器,对于年老体弱、慢性疾病,久病重病患者尤为适宜,在临床上应该大力推广。

3.2.3 灸法治疗 灸法借助热力及药物作用,对病变部位进行温熨或烧灼,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免疫及临床有效率[35]。刘静等[36]研究发现,艾灸联合中医护理治疗比单纯中医护理,效果更好,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张松华等[37]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予西医基础加中药汤剂治疗),实验组(予西医基础加中药汤剂及三伏灸贴治疗),治疗后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加用三伏灸贴治疗改善通气功能、增强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效果更佳。宁佐伟等[38]对热敏灸治疗不同病因咳嗽疗效Meta分析,发现热敏灸联合西药,或推拿、针刺、三伏贴治疗咳嗽,疗效均优于单纯的中药或西药治疗。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作用,有安全,简便,适应性广等优势,其易学易用的特点,适合临床及保健推广,配合其他治疗,提高疗效。

3.2.4 推拿治疗 推拿利用推、按、捏等手法,放松肌肉,进而调畅气机,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机能,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成磊等[39]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内功推拿,6月后比较治疗前后咳、痰、喘改善情况,结果显示联合内功推拿效更佳。陈海枝[40]采用推拿、针灸、刮痧及中药汤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组的患者,采用单纯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侯春艳[41]予常规治疗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上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推拿联合针刺、汤药、刮痧等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疗效确切,结合安全、经济、简便等优势,临床上应推广联合推拿治疗,加大疗效。

3.2.5 穴位埋线 穴位埋線是将可吸收缝线注入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防治疾病的方法[42]。曹丕钢[43]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予西药和加味温胆汤治疗)与研究组(予西药和加味温胆汤及穴位埋线治疗),治疗后研究组咳、痰、喘等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盛正和等[44]将104例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中药组予加味温胆汤及西药对症治疗,穴位埋线加中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结果证实穴位埋线对加味温胆汤有增敏作用,且保持疗效长时间稳定。周毅[45]临床研究发现,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近期及远期疗效高于单纯穴位贴敷治疗,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较理想。周育霞[46]采用三伏贴和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结果总有效率为95.3%。

3.2.6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将治疗药物注入相应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是通过穴位和药物双重刺激来促进机体的恢复和自身机能的增加。王樟连教授采用穴位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选择尺泽、孔最、天突等穴[47],王峰等[48]采用穴位注射核酪注射液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选择天突、定喘、尺泽等,治疗六个月后,患者中医治疗评分、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及肺功能均优于治疗前。张丽丽[49]将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止咳、祛痰、平喘及抗炎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和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肺通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林汉彪等[50]采用穴位注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2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结果显示较单纯穴位贴敷治疗疗效更佳。

4 结语

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多样,单一使用临床效果肯定,为使临床效果突出也可多种疗法联合使用,更能发挥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优势,除了对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中医症状积分、炎症因子水平、预防疾病复发等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外,未来的指标可以将代谢组学、宏基因等现代方法融入,更能筛选出有利的治疗手段提高疗效,造福患者。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更加强调未病先防,而中医在此凸显出巨大优势。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尚有不足地方:一是临床上治疗疾病,多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内外治法,鲜有单纯选择中医内外治法,未来应该开展单纯中医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的对比研究;二是各医者水平参差不齐,而中医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者对疾病的认识,应该加强中医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MALESKER M A,CALLAHAN-LYON P,MADTSON J M,et al. Chronic Cough Due to Stable Chronic Bronchitis CHEST Expert Panel Report[J]. Chest: the Journal of Circulation,Respiration and Related Systems,2020,158(2):705-718.

[2]曹利华,杨雪,赵院院,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芦根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37(2):96-103.

[3]明·张景岳.景岳全书[M].梁宝祥,李廷荃,王新民,等,校注.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8-219.

[4]清·程国彭.医学心悟[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8.

[5]明·李梴.医学入门[M].李璜河,黄江波,整理.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6.

[6]李富增,刘国星,崔兰凤,等.王成祥教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J].天津中医药,2021,38(1):77-80.

[7]赵睿学,李城,李璐,等.商宪敏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453-5455.

[8]徐达,谌晓莉,肖庆龄,等.朱启勇教授诊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经验[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6):1495-1496.

[9]王军华,王懿怡.黄龙咳喘胶囊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3):11-12,76.

[10]王雅楠,李春丽,永佳.益气养阴清热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2,44(4):1361-1364.

[11]黎凤娇,温贤金,陈坤,等.芪冬润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气阴两虚证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16):2492-2494.

[12]金子怡,黄辉,张传名.茆俊卿运用补母法治疗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经验[J].陕西中医,2021,42(12):1766-1768.

[13]梁森,李金.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0):15-17.

[14]李安芝.中医辨证治疗长期住院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0,6(2):126-128.

[15]魏玉凤,陈世囝,易诗敏,等.温肺化痰饮治疗风寒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5):37-39.

[16]周敏.中医整体辨证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1,36(18):3034-3036.

[17]张媛,王祺.从肝肺两脏论治慢性支气管炎[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4):32-34.

[18]郑浩迪,王新佩.李致重教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三种策略[J].浙江中医大学学报,2016,40(5):380-382.

[19]李本林,王健,駱敬超.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2):332-334.

[20]王洪,马媛媛,王莉,等.中药煮散剂健脾益气治疗小儿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26-529.

[21]付达,郝晓丹,马晔清.刘真教授运用膏方辨治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绞痛经验拾零[J].亚太传统医药,2022,18(7):118-122.

[22]彭雪峰,刘毅,赵飞,等.基于数据挖掘的膏方调治疾病的研究现状和用药规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43(8):19-28.

[23]张翠萍,靳新民,苏改生.中药贴敷配合膏方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23(12):76-78.

[24]王夜.膏方临床应用验案4则[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10):101-104.

[25]尹洪娜,李佳诺,李全,等.中医针灸的发展传承与创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0):4467-4470.

[26]高璐.补肾益气法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2):81-83.

[27]冯薇,薛艳超.针刺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CXCR3、NKT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2,41(7):650-655.

[28]黄文婷.通元针法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咳嗽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

[29]栗蕊,李庆娜,李辰飞,等.穴位贴敷对基层临床抗生素使用的影响:基于123万例基层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J].中国针灸,2022,42(3):241-249.

[30]吴頌,王会茹,马彦波,等.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温阳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22,44(6):993-996.

[31]黄芳,张梦.益气宣肺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1,42(6):716-720.

[32]赵洪霄,李英,杨爱萍,等.穴位贴敷联合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肾阴虚证的疗效和机制研究[J].吉林中医药,2020,40(6):830-833.

[33]朱文洪,谢伟蓉.穴位敷贴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8):18-21.

[34]李芳,李新茹,何春晓,等.止咳化痰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研究[J].西部中医药,2021,34(8):142-144.

[35]陈劲,龙寿洪.艾灸辅助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10):1460-1462.

[36]刘静,陈伟.艾灸联合中医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和预后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4):313-315.

[37]张松华,马丽.益肺健脾汤联合三伏灸贴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8):74-76.

[38]宁佐伟,张姣,陈燕芳,等.热敏灸治疗不同病因咳嗽疗效Meta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4):137-142.

[39]成磊,周楠,盛锋,等.内功推拿手法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5):538-541.

[40]陈海枝.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8):64.

[41]侯春艳.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8):211.

[42]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68.

[43]曹丕钢.穴位埋线联合加味温胆汤对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7):56-58.

[44]盛正和,黄艳霞,张剑飞,等.穴位埋线配合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3):609-611.

[45]周毅.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0):71-72.

[46]周育霞. 三伏贴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5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7):49.

[47]马振宇,王芸.王樟连应用穴位注射的临床经验[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3):150-152.

[48]王峰,夏罗敏,钱晨,等. 穴位贴敷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对比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5):530-533.

[49]张丽丽.宣肺化浊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21,21(12):74-77.

[50]林汉彪,陈伟业.穴位注射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8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7):104-106.

(收稿日期:2022-11-01 编辑:杜玲玉珊)

猜你喜欢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