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IGIT、CD15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3-09-21宋晓娜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18期
关键词:树突阳性细胞根治术

宋晓娜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病理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前多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可在根治原发病灶的基础上保留胸肌,但患者术后存在一定复发、转移风险,预后较差[1]。因此,探寻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关的指标,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 domain,TIGIT)是NK细胞和T细胞共有的抑制性受体,可抑制CD4+T细胞启动和NK细胞杀伤,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具有重要作用[2]。白细胞分化抗原15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55,CD155)是TIGIT的高亲和力同源配体,与TIGIT结合后,可向树突细胞传递信号,通过上调白介素-10以及下调白介素-12的分泌,减弱树突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3]。研究指出,TIGIT、CD155通路可在多种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中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进展,影响预后[4]。本研究旨在观察TIGIT、CD155在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经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并通过,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符合第8版《外科学》[5]中乳腺癌诊断标准,并经病理确诊;拟接受改良根治术;TNM分期为Ⅰ~Ⅲ期。(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如肺癌、食管癌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既往有精神障碍相关疾病史;男性乳腺癌。(3)剔除标准:失访或主动要求退出研究。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计纳入63例患者,年龄41~62岁,年龄53.00(46.00,58.00)岁;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12、27、24例。

1.2 TIGIT及CD155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5 cm的癌旁组织,组织切片脱蜡、水化,磷酸缓冲盐溶液(购自上海尚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浸泡抗原进行相应的修复,加入一抗[抗TIGIT抗体、抗CD155抗体(均购自美国Abcam公司)]室温下孵育1 h后使用磷酸缓冲盐溶液清洗,加入二抗,室温下反应20 min,磷酸缓冲盐溶液清洗后加入DAB试剂盒显色(购自上海联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评分标准:根据细胞染色强度评分,0分无染色,1分弱染色,2分中等染色,3分强染色。根据阳性细胞率评分,0分为阳性细胞率≤5% ,1分为阳性细胞率6%~25%,2分为阳性细胞率26%~50%,3分阳性细胞率≥51%。总分取上述两者积分之积,总分0分为阴性,总分≥1分为阳性。

1.3 预后评估方法

术后以门诊复查的形式随访,复查项目包含妇科超声检查、乳腺X线摄影、胸部CT以及血常规、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每3个月复查1次。复查若发现患者原发病侧乳房内有乳腺肿块、边界不清、皮肤粘连、乳头凹陷,则需做进一步组织学活检明确诊断。统计乳腺癌患者术后1 a内乳腺癌复发、转移情况,以复发、转移为终点事件,将术后随访1 a内发生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视为预后不良,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患者则视为预后良好,纳入预后良好组。

1.4 临床特征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详细统计入选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主要包含年龄、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术前新辅助化疗(是、否)、术后放化疗(是、否)以及TIGIT、CD155阳性表达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剔除情况及预后情况

截至随访结束,63例乳腺癌患者失访1例,最终纳入62例进行本次研究。6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1 a内发生预后不良16例,占比25.81%。

2.2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TIGIT、CD155阳性表达情况

部分患者TIGIT和CD155均阳性。癌组织中TIGIT阳性表达率、CD155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见表1。

2.3 不同预后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

预后不良组患者癌组织中TIGIT、CD155阳性、TNM分期Ⅲ期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预后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4 多因素分析

将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预后不良=1,预后良好=0),将TNM分期、TIGIT阳性、CD155阳性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说明(TNM分期Ⅲ期=1,Ⅰ期、Ⅱ期=0;TIGIT阳性是=1,否=0;CD155阳性是=1,否=0);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期、TIGIT阳性、CD155阳性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子(HR>1,P<0.05)。见表3。

表3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改良根治术已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冯晓云等[6]对21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发现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有50例存在近期预后不良风险,占比23.47%。本研究中,6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1 a内发生预后不良16例,占比25.81%,这与上述研究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样本量大小及患者选择偏倚有关,但仍提示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风险高。

TIGIT是近些年发现的协同共抑制性分子,主要表达于CD8+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等各种免疫细胞表面,在参与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7]。CD155是TIGIT的高亲和力配体,在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表面、多种肿瘤细胞以及其他肿瘤浸润性髓系细胞中均有表达[8]。有研究指出,TIGIT与CD155相结合后,可对T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进行负性调控,二者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密切相关[9]。由此推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TIGIT、CD155表达与预后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癌组织中TIGIT阳性表达率、CD155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初步提示乳腺癌组织中TIGIT、CD155表达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乳腺癌患者组织中TIGIT阳性、CD155阳性表达会增加患者预后不良风险,说明TIGIT、CD155在乳腺癌患者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会增加预后不良风险。分析原因在于,TIGIT与CD155结合能力高,结合后通过触发树突状细胞中的CD155间接抑制T细胞反应,阻止树突细胞成熟并诱导免疫抑制白细胞介素-10的产生,同时减少白细胞介素-12的分泌,从而抑制T细胞反应,导致肿瘤细胞生长不受免疫系统控制,此时肿瘤细胞发展不受限制,易发生复发转移,导致预后不良[10]。对此,建议临床可考虑将TIGIT、CD155作为乳腺癌患者的免疫检查点,对于二者异常表达的患者可通过采取免疫治疗措施阻断TIGIT与CD155结合,以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经Cox回归分析发现,乳腺癌患者TNM分期为Ⅲ期会增加患者预后不良风险。但因目前乳腺癌患者TNM分期与预后的关系已得到普遍证实,因此本文未做重点分析。

4 结论

TIGIT、CD155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会增加患者预后不良风险,有望成为后期深入研究治疗乳腺癌的新靶点。

猜你喜欢

树突阳性细胞根治术
科学家揭示大脑连接的真实结构 解决了树突棘保存难题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siRNA干预树突状细胞CD40表达对大鼠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
树突状细胞疫苗抗肿瘤免疫研究进展
徽章样真皮树突细胞错构瘤三例
人胎脑额叶和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发育性变化
改良扩大根治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瘘管4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