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网络运作模式 展望中国文学外译

2023-09-18冯正斌吴康明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文学

冯正斌 吴康明

内容摘要: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是影响文学译本接受效果的关键因素,受到不同社会主体的综合影响。《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現当代小说为中心》一书从社会翻译学视角出发,依托第一手翻译史料,翔实考察中国现当代经典小说英译本的发起、翻译和传播模式,横向对比分析各类模式的优劣之处。该书发现,译者惯习、资本竞争与场域态势综合影响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的运作,从“由谁发起+由谁出版”的运作机制切入,推导各行动者的独特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译介传播行动方略,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社会翻译学;现当代小说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贾平凹小说英译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20XYY004)。

作者简介:冯正斌,博士,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外译、外宣翻译。吴康明,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陕西文学外译。

随着“ 讲好中国故事” 战略不断深化,中国对外交流展现出文化自信的新面貌,“ 对推进中国故事的全球传播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吴赟、牟宜武81)。中国文学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其译介“ 具有中国文化的构建力量”(许钧69),成为展现国家形象的有力手段。长久以来,中国文学译介受到译学界持续关注,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后,探讨翻译活动与社会历史背景的联系成为学界研究重点,结合社会翻译学考察中国文学译介对于探索中华文化如何更好“ 走出去” 具有现实意义。杭州师范大学汪宝荣教授所著《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一书从社会翻译学理论切入,考察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的运作机制,对推动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建构具有指导意义。

一、内容述要

《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一书借助社会学理论考察中国现当代小说译介过程与效果,分析翻译场域演变与译本海外传播间的联系。

全书分为九章,各章节内容述要如下:第一章为国内外研究述评,概述国内外学者的社会翻译学研究。本章首先着眼于社会翻译学的重要概念与分析模式;继而指出国内相关研究处于理论体系建设的关键阶段;最后探讨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译介传播研究的发展态势。

第二章为理论框架部分,考证全书运用的理论框架。本章首先阐释布迪厄社会实践论与文化生产场域理论的基本定义;随后论述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布迪厄理论的互补之处;最后阐释社会翻译学的经典理论及其代表学者的观点主张。

第三章聚焦核心关键词、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本章首先探讨“ 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 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 等核心词汇的概念;随后提出七类“ 由谁发起+由谁出版” 的中国现当代小说译介与传播模式;最后阐明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模式中不同主体的独特作用。

第四章考察王际真《鲁迅小说选集》英译项目,探讨华裔学者发起并翻译,由西方学术出版社出版的运作机制。本章首先挖掘译者的职业轨迹及其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的惯习;进而探讨译者招募美国大学出版社的运作机制,涉及资本转化与行动者网络;最后基于社会性因素推论译本的传播路径。

第五章考察杨宪益、戴乃迭的鲁迅小说英译项目,分析由国家外宣机构与外文出版社主导的运作机制。本章首先分析杨、戴的的选材偏好、翻译原则、策略取向;继而探讨政治因素对翻译项目的影响;最后对译本传播过程展开实证分析。

第六章聚焦莱尔翻译的鲁迅小说全集,剖析汉学家发起并翻译、西方学术出版社出版模式的运作机制。本章详述莱尔的职业轨迹与翻译惯习形塑历程;随后追溯莱尔译介鲁迅小说的现实动因;最后结合书评探讨译本传播中的主要媒介。

第七章以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与《酒国》葛浩文译本为考察中心,分析汉学家发起并翻译、西方商业出版社出版模式。本章首先探讨成长环境与求学历程对译者惯习的影响;随后聚焦《红高粱家族》英译项目发起与出版社招募两个阶段的行动者网络;最后分析《红高粱家族》海外接受效果胜过《酒国》的多面缘由。

第八章以余华小说《第七天》白亚仁译本为视点,分析中国作家发起、西方商业出版社出版模式的运作机制。本章首先探讨白亚仁的学者惯习与译者惯习对翻译实践的影响;随后缕析余华作品英译项目的发起过程及其背后的行动者网络;最后多维度评析《第七天》译本的接受情况。

第九章为结论部分,总结研究框架、主要观点与结论。本章指出中国文学译介需灵活遵循场域规则,并探讨“中国现当代小说翻译场域”的基本概念、内部结构与运行机制,分析各类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的优劣之处,籍此透视中国文学未来海外传播之路。

二、简要述评

翻译与社会互相影响、彼此关涉,“翻译研究与社会学应该进一步加强视域融合”(傅敬民、张开植 127),推进社会学翻译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一书以社会翻译学理论为视点,建构“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模式”,总结得出理论深度与指导意义并存的反思启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论证评述:

其一,对社会翻译学研究具有理论启发意义。社会学与翻译学的互动有效拓展了翻译研究的理论视角(冯正斌、唐雪 116),如Buzelin(2005)指出,融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可更加有效地分析翻译生产过程。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亟须“提高研究的原创性、探究性和反思性”(汪宝荣 3),该书综合运用社会学理论与描述性翻译理论,为构建针对中国翻译实践的理论框架提供学理支撑。

其二,为翻译史研究提供翔实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与实证分析素材。外语学科背景的研究学者较少接触严格的史学训练,不利于新时代翻译学科的全面发展。该书重点关注中国文学代表性译者的社会背景与译本的评论资源,为相关研究搜集储备了丰富素材,有助于实证研究的深化拓展。

其三,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提供切实有效的行动方略。中国文学译介传播已成为翻译学界的重点关注对象,相关成果较为丰硕,然现实问题意识略显欠缺。中国文学走出国门后,要关注作品能否“ 走进去” 以及“ 走下去”(李洁、魏家海 150),该书关注社会文化语境与译文翻译策略对中国文学译介传播的双重影响,提出外部传播策略与内部提升因素,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求提供真知灼见。

囿于历史文献资料缺失、书稿篇幅受限等原因,该书难以全面考察中国文学译介传播历程,存在进一步深入探索空间。首先,部分代表性译介案例未能纳入行动者网络考察,不利于探明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活动全貌;其次,该书重点关注学术型译者,欠缺非专业与自由职业译者的探讨;此外,针对“ 发起者+出版方” 模式的探讨有待深化,研究时效性略显滞后,难以全面揭示中国文学译介传播现状;最后,诚如该书作者所言,目前翻译史料与实证研究的搜集整理仍需拓展,需持续关注各类行动者的社会历史活动,进而回应翻译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尽管该书存在一定的研究盲区,然瑕不掩瑜,全书整体契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求,对中国文学外译的社会学视角研究大有裨益,极具理论启发性与实践指导性。

结语

中国文学译介传播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受到国内翻译学界的长期关注。社会翻译学聚焦翻译实践的社会文化语境与功能,例如场域理论“ 有助于挖掘翻译活动中的多重因果联系”(蒋梦莹、汪宝荣 110)。《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一书基于社会翻译学与描述性翻译理论的双重视角,考察中国文学英译的典型个案,分析中国文学译介传播模式的最优方案。研究发现,中国文学成功“ 走出去” 不仅依靠译者模式、翻译策略与译本质量,亦需译介传播网络中的所有行动者协作配合、戮力同心,方能有效提升中国文学的译介传播效果。要而言之,该书是国内外从社会学视角系统考察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的首次学术尝试,极具理论借鉴价值;此外,该书收入许钧教授主编的“ 中华译学馆· 中华翻译研究文库”,系“ 十四五” 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对提升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的现实需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责任编辑:胡德香

猜你喜欢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走出去”与西方读者“走进来”
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游仙窟》与《双女坟》的对比分析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策略及方法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
论中亚东干文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变异
日本文学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
1951—1965年英文版《中国文学》诗歌选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