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2023-09-08王红芳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师

王红芳

随着我国不断深入的课程改革,对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教师要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图文结合培养人地观念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关键。初中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讲解灌输相关理论,会使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片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影响。因此,让学生学会利用图片理解地理知识和解释相关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识图与析图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城市与乡村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并总结、归纳。在进行图片分析时,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丰富的地理元素,了解这些地理元素对于地理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加以解决。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对聚落的形成和分布进行充分的分析。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气候、资源、地形等自然条件对于聚落产生的影响,促进学生人地观念的形成。

二、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地理演化的过程,引导学生

用变化的观点分析地理事物,科学地总结地理现象的成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初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动脑思考的情境,发挥问题的驱动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时,教师让学生观看地球自转的视频以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与探究。如:地球自转的特点是什么?地球自转时的方向是什么样的?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及公转。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实践证明,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地理教学重难点提出问题,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开展趣味活动

虽然初中地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认知能力,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灌输”挤占了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深度学习地理知识。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天气这一概念的内涵,记忆天气符号,通过天气符号说出天气状况。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上网了解天气情况,自制天气符号卡片,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优化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驱动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地理学习动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提高。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教师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最美教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