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2023-09-03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5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事业单位

罗 萍

(作者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台)

会计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会计工作存在较多技术性因素与人为因素的风险,如果不能稳妥把控这些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为了更好保障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风险点和困难,顺利开展会计工作,以促进事业单位更加顺畅地运行与发展。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存在一些固定的风险点,当会计工作出现问题时,必须迅速研究分析症结所在,制定解决方案,促使下一步工作能够稳妥开展。事业单位一般都属于公益类型的单位机构,但并不属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与公务员的性质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通过对事业单位的了解,发现其形式多种多样。从资金来源就可以分为政府出资、民间集资、政府给予补贴三种形式[1]。在性质不同的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有着较大的区别。为了事业单位能更加顺应时代发展,及时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会计工作也需要不断地深化改进。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表现分析

事业单位成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国家发展提供相关服务,其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公益项目、社会公众项目及其相关的建设,以服务为主体,不追求经济效益的组织。所以,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但是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中往往又存在着复杂性、客观性、不确定性的因素,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复杂性因素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事业单位中的财务风险会由于自身的管理问题或者市场经济趋势而发生变化,除了含有可掌控因素外,还存在着不可掌控的因素,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客观性因素则是事业单位固定存在的因素,是无法利用人为因素改变的,事业单位运营思路的转变与竞争对手的变换都会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必然存在的客观现象,所以事业单位在营运的过程中要严谨细心地把握风险,在不影响预期收益的状况下尽量地降低风险。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指事业单位在一定环境下遭遇了风险问题的侵袭,其问题的发生概率无法估测,造成的后果也是无法估计的[2]。基于以上情况,为了让事业单位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国家资金的运用效率、提高国有资产的作用效果,事业单位应更加有效地制定财务安全和精准运用相关的对策,合理确定相关管理内控目标,让财务报账更加清晰明了,逐渐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国家的拨款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事业单位应该对会计部门作出明确要求,确保能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高效地管理,使财政信息能够更加透明、精准、真实和详细,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奠定基础。

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内控体制建设和风险防范价值

(一)有效预防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

事业单位在运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为了实现良好发展的目标,则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把控制度与预防措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作为单位管理的关键之处,是预防事业单位风险造成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能对事业单位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迅速并精准地找出事业单位运营的风险点,将各种风险扼杀于萌芽状态。

(二)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精准性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会计信息的收集、分类、记录和总结起到一个科学化、合理化的帮助,进而将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的现实情况进行展现,稳妥处置发现的各类风险,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精准性。

(三)维护事业单位财产及资源的完整性

事业单位合理地使用内部控制,能够对单位财务的使用环节进行监查与管束,防止财务资金出现不明去向的现象,进而确保事业单位的发展不受影响,还能较好应对各种浪费问题。

(四)促进事业单位有效运转

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管理,事业单位可以结合相关部门的制度规划以及相关报告,将各部门及其工作有效整合,使得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更加密切,更好发挥团体效应,促使工作人员之间更加融洽地开展工作,平稳、顺利地达到单位建设目的。此外,设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与考核机制,可以看到更加真实的工作效益,再设立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对工作更加认真与严谨,借此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营效率[3]。

三、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内控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内控意识较弱

事业单位在其发展过程中拥有客观性的性质,难免会出现负债运营,产生财政上的问题。当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风险认知,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认识不到位,单一地以为只要利润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就能够不产生任何财务问题,单位就能稳定发展,而对财务风险的低层次认知正是造成单位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再者,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都缺少大局观,一贯认为只要资金不出现任何问题,那么单位就不会出现财政风险,没有思考过单位的运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联性,不曾在单位的运营过程中实行风险把控。就以现阶段状况来说,我国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往往都是通过经验来进行抉择,严重缺乏科学性。正是因为这些因素,事业单位在使用大额资金时往往没有经过集体研究,都是由管理者“一锤定音”,而这种现象对资金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极其容易使单位负债,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出现难以估量的后果[4]。

(二)欠缺健全的内控管理体系

现如今,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内控制度的不健全、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多数单位的制度都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不曾真正考量会计工作的实际应用。很多时候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难以发挥作用,就会出现为顾及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而做出影响公司发展的事件。比如,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下,会计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多的利诱,总会有意志不坚定的工作人员通过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营私舞弊[5]。再者,有些单位管理层为了达到业绩,驱使会计工作人员假造数据、伪造假账,但是这些数据与真实的工作情况有着很大的出入,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事业单位有必要对内控制度加强管理,要求会计人员严格依照制度规定来开展工作。但很多事业单位依然没有完整的会计工作制度,致使会计工作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一些事业单位即便有相关制度规定,但是没有内控制度的管理,难以确保会计工作人员依照规定来开展工作。所以,事业单位在管理制度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三)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的风险防范机制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其中,内部控制机制就是对工作人员自身权力与行为的管理。内部控制能够为事业单位应对财务风险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障,但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影响了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增加了风险指数。很多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认知还比较传统,缺少推陈出新的精神,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上也较为常规,没有较强的监督制度与管理制度,致使在使用单位资金时没有一个合理、科学地研究分析,而一些财务活动的开展也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和高效的管理方法[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多数时候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开展工作或者决策部署时都是按以往工作经验行事,导致很多财务相关部门与相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参与到资金使用的决策部署中,所以,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的作用就显得极其有限。对事业单位来说,会计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将会对风险把控起到预防措施,但对会计部门的管理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发展,有可能造成较大的危害。

(四)财务管理人员能力不佳

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能力较低,有的根本就不具有财务管理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很多会计人员对于风险没有精准的认知,无法精准把控风险,不但对风险点没有灵敏的洞察力,当风险发生时还不能及时地处置。第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职业技能不强。很多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年限都较久,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依据经验来开展工作的状况,而且很多会计工作人员都并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于专业的财务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容易形成财务风险。第三,会计工作人员制度落实不严格。会计工作人员对于单位的制度存在漠视心理,在工作过程中,常以自身经验与想法来开展工作,并未执行相关流程与制度规定,容易出现财务工作上的失误,进而增加财务风险[7]。

四、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内控体制风险防范的对策

(一)深化财务管理内控理念

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内控体制应从人员心理方面进行加强建设,深化会计人员会计工作的意识。通过开展职业讲座、专业培训等方式,使工作人员进一步理解与巩固相关知识,让合理的会计工作管理体系能够得到贯彻执行。这样不仅能提升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知,还能提高其他人员与会计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程度,有助于更加有效地推进财务管理内控体系的构造。

(二)制定科学合理内控制度

健全合理的会计管理内控体制,是单位内控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内控制度进行构建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责任制度的划分。将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科学地进行权力划分,对于一定的权力归属附带一定的责任落实。在责任制度之中,职权与职责是互相牵连的,同时还应将责任与相关人员进行合理划分,使单位中的每一个阶层都能有人管理、每一个枢纽部位都有人负责。第二,监督制度的实施。健全的监督制度包括对工作进程的审查,对工作人员的监察,应重点监察会计工作人员是否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规定,有无落实相关的工作程序。这也包括了对单位财务资金的监督,对单位内的资金流向达到清晰明了。第三,预算制度的构建。预算在会计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枢纽所在。无论是专门款项还是流动资金的使用,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效率最大化,有效制止资源浪费状况与财务风险[8]。

(三)完善内控风险防范机制

事业单位应提升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将强化内部制度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对待,重点是单位的领导阶层需对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加强重视、支持,逐渐对单位会计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放权。单位领导主要对会计主管人员进行监督,强化指导;主管人员则要对单位领导负责,对手下工作人员加强督导,严格落实单位制度规定。在监督制度的管理下,会计人员都会自主地落实相关制度规定,规范执行会计操作流程,采取更加有效的风险预防与治理举措。

(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能力

现阶段,事业单位应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着力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质,加强会计人员对于风险点的认知,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不过关的,再培训再考核,使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加有效地推进单位财务工作发展。

五、结语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分为信息收集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存在的风险,以及会计工作人员职业能力较弱带来的风险隐患。事业单位应更加重视对信息整合风险的防控,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培养职业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较高的会计工作人员队伍,进而有效提升事业单位预防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