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2023-08-31罗燕娟

新课程·上旬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标学科历史

罗燕娟

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等等[1]。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使学生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激发探究历史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借助观看影视、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实现深入剖析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目的,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一、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所谓历史素养的养成,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三观”以及较高的综合能力,进而对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客观判断的过程。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历史解释、时空观念以及史料实证五方面构成。核心素养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探讨历史本质的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与辩证能力是学生历史素养养成的具体体现。初中生形成历史学科素养之后,不仅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研究,而且能够增强对历史学科研究的兴趣,进而自觉地注重自身历史素养的培养。在此过程中,首先,初中生需要借助实践的方式对历史知识加以掌握,这种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是培养历史素养的重要前提。其次,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可以根据新课标统一标准,在讲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相关知识时,将抗日战争以历史影片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意识和家国情怀。

二、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其人文性特点,实现以史为鉴的教学目标。此外,这种“有迹可循”的历史规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历史学科教学想要达到的目的,也是教改工作的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说明了历史素养的重要性[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辩证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深层认知,同时引导其以创新性思维学习历史学科知识,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此外,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要运用大量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料实证的意识;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科的学习中,让其在高效学习的状态下,达到提升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要借助这种理念帮助学生实现养成教育,促使其在科学与系统认知的基础上正确、辩证地看待历史,在无形中培养社会认同感。

三、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历史教学重视度不够

当前初中阶段的考核中,历史学科占比并不明显,导致一些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不足,一些学校甚至不重视历史学科的教学,历史学科相关的课程安排也相对较少。历史教师为保证自己可以将历史书中的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不得不增加每节课的容量,以保证自己可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反观学生,由于其在思想上对历史课学习始终处于消极状态,历史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历史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达不到课程要求的目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不尽如人意,历史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素养的培养无法落实[3]。

(二)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历史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初中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加之缺少正确的课程认知,单纯认为只要有效记忆课堂知识即可。将考试视作学习目标,忽略了在课堂学习中自身积极性所起的作用。学生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仅以听取教师讲解的部分知识作为重点,而鲜少向老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惰性心理。同时,在相对缺乏理解的前提下,对历史知识进行反复背诵,也会使学生对历史课程愈发反感。除此以外,学生缺乏正确的历史观,受单纯记忆知识思想的影响,仅从知识点中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对历史观的建立、史料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与人文情怀,有助于其快速寻找社会发展规律,培养其历史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素养,能够使个人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单一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部分教师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好奇心,没有给予学生较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教师一般是按照既定教学规划进行授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重视,导致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表现出了消极的态度。另外,教师在提问学生问题时,学生即使积极踊跃地回答,表述自己的观点,但教师仅认可自己设定的统一答案,这种“一言堂”的现象势必会对学生主动思考造成消极影响。因此,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教师应在讲授课程的同时,设置一些自主探究的问题,并综合学生的意见与观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辩证能力。除此以外,历史教学评价应围绕史料认知、学习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而非单一的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切实帮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正确认知历史学科,使其自我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四、新課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历史文化氛围

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消极学习既会限制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会存在缺乏历史学习兴趣的问题[4]。这种情况不仅造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僵硬化,而且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得提升历史素养这一目的成为一纸空谈。同时,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全面落实,教师想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乐趣,需要转变当前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将趣味性学习作为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历史学习环境。另外,教师也要立足当时的社会背景设定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将自己带入该角色中,进而对问题进行客观思考与分析,从而创设出兼具新意与适用性的情境教学。换言之,需要将自己置于历史事件主人公的位置,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历史发展。

在解释素养培养方面,以“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为例,教师可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向学生针对性地提出课堂问题,旨在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思考的主动性,向学生抛出明朝时期北京城的特点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提问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与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翻阅资料自主探寻该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提高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其思维能力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进而养成良好的历史素养。

(二)借助影视作品和纪录片辅助教学

不可否认,历史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初中学生而言遥远而陌生。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纯粹讲解式的教学是比较乏味的,是属于“满堂灌”的教学。在此前提下,任课教师想要在日常教学中合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就需对历史这门学科进行全方位的剖析,透彻理解该学科的特征,将学生的现状作为出发点,合理应用与学生成长规律、年龄特征相符的教学模式。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历史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以隋朝的历史的学习为例,可将这一朝代的历史作为背景,对相关影视作品进行合理剪辑。课堂上,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将隋朝灭亡的相关视频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以此为立足点,充分了解隋朝相关历史知识,并深入探讨导致隋朝灭亡的相关因素。历史教师在讲清朝相关知识时,可将相关纪录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逐步加深对清朝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感知。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视觉体验,还能增强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时空观念的感知,同时还能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强烈的探索欲与求知欲,让他们在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在不同时空的历史气氛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

(三)联系实际生活开展相应的课程活动

历史属于特定的人文类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还应合理调动自己的思维,深入探索、分析历史知识。然而,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任课教师尽管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但是历史事件对学生而言,存在较大的时间跨度,此时,教师就需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知识,通过合理的引导与深入思考,并通过实践的助力,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感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历史教师还应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课程活动,如史料实证素养方面的培养,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实地调研等,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与历史事件的理解。在实践方面,还应关注地點的选择与时间的设置等,时间不能太短。教师可在特定时期,与家长、学生一起到历史气氛比较浓郁的地方,如圆明园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历史文化的气息,回顾相关历史事件,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由此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要为学生设计适宜的作业,让学生的参观更有目的性。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其历史素养。

另外,教师还可与学校进行合理规划,在学习相关历史知识之后,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对相关历史观点进行全面探索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如对唐玄宗功绩和过错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对唐玄宗的功过进行分析与探究,让他们思索唐玄宗功绩多还是过错多,抑或是功绩和过错大致相当。教师还可以在传授相关知识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实践说明,历史是人类在长期的演变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并非独立存在的。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除了要学习历史相关知识外,还期待借助这些知识的积累与理解,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对其中蕴含的哲理与历史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针对一些社会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启发学生思考的情况下,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相应的价值理念与历史观,在优化其历史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历史课堂是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阵地。初中生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其素养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标下,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取长补短,对其良好历史观的形成具有正向作用。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既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想,还应与家长密切沟通,在教学设备与教学条件改进之后,进一步强化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另外,教师还应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展开教学,以期逐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营造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侯旭峰.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8):10-11.

[2]苏保丰.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0(36):21-22.

[3]海雪莲.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J].读写算,2020(30):2-3.

[4]蔡庆飞.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6):55-56.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第六中学)

编辑:常超波

猜你喜欢

新课标学科历史
【学科新书导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超学科”来啦
新历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