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护理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23-08-29周虹陶钰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血气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自理能力

周虹 陶钰

【摘要】  目的  探究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中开展精细化护理对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呼吸内科2020年12月- 2022年12月接诊的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病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上,根据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组,前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常规组;后31例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为精细化组。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及干预7d后测定肺功能指标及血气指标,并评估Barthel指数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肺功能指标均升高,但精细化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PaO2、PaCO2血气分析指标均改善,但精细化组PaO2高于常规组,PaCO2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但精细化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并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人;精细化护理;肺功能;血气分析;自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17--04

社区性获得性肺炎是我国当前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该疾病是指在医院外获得的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引发的肺炎,临床症状包括胸痛、咳嗽、咯血等,该疾病起病隐匿但发展较快,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老年人群体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有所下降,加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以及血红蛋白、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因此病情更容易走向恶化,在护理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2]。当前,常规的临床护理虽然能辅助治疗,稳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促进病情康复,但护理时容易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治疗的依从性降低[3]。鉴于此,本研究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呼吸内科2020年12月- 2022年12月接诊的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病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上,根据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组,前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常规组;后31例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为精细化组。纳入标准: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相关标准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4];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5分;年龄60岁及以上。排除标准:合并身体其他部位的急慢性感染;伴有原发性肺脏器质性病变。常规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62~85岁,平均72.69±4.16岁;病程1~6d,平均2.65±0.68d;基础病:高血压10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精细化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61~87岁,平均73.18±4.22岁;病程1~5d,平均2.81±0.59d;基础病:高血压9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审核不涉及伦理问题;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精细化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密切监测患者病情与生命体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与无菌操作流程,定期帮助患者排痰,对患者至少进行1次口头健康宣教。精细化組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建设精细化护理小组:护士长牵头,联合呼吸内科3名N3护理人员及2名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选择5名N2且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作为组员,成立精细化护理小组。开展小组会议,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收集护理时的常见问题、疑难问题,组长带领组员共同搜索文献及相关资料,然后进行探讨学习,制定出一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精细化护理规范。让所有护理人员对精细化护理规范进行学习,所有人员通过考核后方可全面铺开执行。

(2)护理措施:①加强基础护理。设置24h护理轮班制度,完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确保每个班次都有N3级别护理人员在岗。定期更换湿化罐内的灭菌湿化水,及时清洗、晾干雾化吸入器。患者病情进入平稳期后,适当帮助其开展被动、主动肢体功能训练。②用药管理。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给药,选择恰当的用药时间和静脉通路、滴注速度。充分掌握常用药物的疗效与配伍禁忌。给药后30min内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各项身体状态。③营养护理。评估患者的当前营养状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规划每日热量、脂肪、盐分、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营养液选用瓶(袋)装营养液,根据营养液产品说明保存,24h内未使用完应丢弃。对于留置鼻胃管的患者,无特殊体位禁忌时,喂养时应抬高床头30°~45°,喂养结束后宜保持半卧位30~60min。每次喂养前应检查胃残留量,重症患者持续经泵输注时,应每隔4~6h检查胃残留量和评估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情况。④呼吸道管理。病房每日进行2次常规消毒,恒定温度、湿度,每日开窗通风2次。患者进行鼻导管吸氧时,护理人员应关注氧气湿化及血氧分压,有针对性地调整给氧浓度与流量。注意观察患者咳嗽与痰鸣音,吸痰时要找准时机,快速吸痰。每日进行2次口腔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帮助其记录每日饮水情况,控制在1500ml/d,避免痰液过度黏稠;但心功能异常或存在其他禁忌证的患者需要控制每日饮水量。⑤呼吸康复锻炼。急性期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拍背排痰;拍背排痰宜在餐前1~2h或餐后2h进行,饱餐后不能进行,避免食物反流,造成误吸;拍背前20min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嘱患者深吸气,尽量将雾液吸尽;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如坐位、侧卧位;拍背同时观察患者的面色、血氧饱和度、呼吸以及痰液排出情况,倾听患者主诉。排痰效果不佳者,需加强湿化,增加饮水量。可增加雾化次数,配合体位引流,利用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将痰液排出,必要时机械吸痰;咳痰后听诊肺部啰音改善情况,协助漱口,安置患者于舒适卧位。稳定期指导患者缩唇呼吸。缓解期进行全身呼吸操训练。⑥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既往成功案例,加强其治疗信心。

(3)定期复盘:护理小组应定期检查患者的情况及需求是否出现变化,同时核实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是否到位、符合规范,进一步反思护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新一轮的整改方案。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7d后采用肺功能仪进行评估,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FEV1/FVC值。

(2)血气分析: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

(3)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包括进食、修饰、洗澡、穿衣、控制大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及上线楼梯,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自理能力越强[5]。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肺功能指标均升高,但精细化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PaO2、PaCO2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PaO2、PaCO2血气分析指标均改善,但精细化组PaO2高于常规组,PaCO2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但精细化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老年人患该疾病后往往生活较为痛苦,容易出现恐惧、失望、焦虑等不良情绪[6]。患者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其营养水平也会随之下降,免疫力降低,形成恶性循环,给预后造成不良影响[7]。由此可见,临床护理这类患者时往往要面对复杂的疾病情况和患者需求,而护理质量又与患者的病死率息息相关,因此高效、全面、精细化的护理模式毋庸置疑是临床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精细化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均较常规组高,PaO2较常规组高,PaCO2较常规组低,且护理干预后,精细化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这说明精细化护理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并促进预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常规护理模式的护理流程相对较为固定,但缺乏科学的自我调节机制,各护理环节中的不足、漏洞难以被发现,无法形成长期持续自我改善的良性循环。精细化护理是一种能将护理环节进行反思、升级的护理模式,其成立专项护理小组可以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击破难题,然后再将先进经验由上至下地铺开,达到全面提升科室护理质量的效果[8-9]。同时,专项护理小组还可以促进复盘机制的形成,不断总结、改进护理操作的各个细节,增加护理操作的实用性与科学性。精细化护理模式还对患者的呼吸康复锻炼情况做出了阶段性规划,这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卧床而增加血栓、压疮等风险,同时尽早锻炼肺功能也能够缩短其康复进程,患者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建立一定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好地面对后续的治疗与护理,形成良性循环[10]。该模式还强调保证患者的口腔洁净,这些细致的操作规范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受到感染。老年人的营养水平较为低下,发生肺炎后,进一步影响免疫功能,这会诱发反复感染的问题。精细化护理则对患者采取更为个性化的营养护理方案,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食欲,让其摄入更多的营养,从而促进恢复。再者,患者在精细化护理中可以体会到更多的关爱与尊重,同时通过护理人员了解到更多的疾病知识,避免陷入思维穷巷,因此其更富有自强精神,对未来的疾病康复持乐观态度。同时,通过精细化护理,患者可以确切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康复,这种具体实在的效果能够帮助患者产生信心,从而依从性更高,用更坚韧的态度面对疾病的挑战,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予以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水平及血气指标,并促进预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  参考文献

[1] 李国政.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医药,2022,42(3):9-11.

[2] 白映雪,王莹.强化心理护理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小板指標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860-861.

[3] 黄秀贤.社区获得性肺炎干预化护理的实施及效果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1):125.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20(3):158-160.

[5] 张晓庆.中医综合护理对老年获得性肺炎肺功能及生活指数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5):163.

[6] 王慧敏.PDCA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5):149-150,153.

[7] 杨诗秀.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1):185-186.

[8] 王静,王丽香,魏丽娟.应用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6):622-626.

[9] 郑晶晶,郭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护理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8):83-84.

[10] 刘芬.社区获得性肺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8):68.

[2023-06-13收稿]

猜你喜欢

血气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自理能力
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半日托班孩子如厕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孩子,我们慢慢来
优化小班幼儿生活护理的指导策略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测定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