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月简讯

2023-08-25编辑刘煜

留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海洋大学大学教育

编辑_刘煜

官方发布

习近平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回信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4日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回信,鼓励他们为深化国家间友谊与合作积极贡献力量。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得知你们到中国留学后,通过课堂学习和实地走访,提升了专业素养,深化了对中国的审计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我为你们学有所获感到高兴。

习近平指出,中国一直很重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探索,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初步形成了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希望你们与中国同行加强交流、互学互鉴,通过审计这个窗口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为深化国家间友谊与合作积极贡献力量。

怀进鹏调研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6月23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赴内蒙古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了解有关情况,并主持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会见怀进鹏一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于立新,自治区副主席包献华,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厅厅长杨劼参加有关活动。

202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闭幕

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7—29日在天津举行,论坛主题为“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政商人士及学者参会。

与会嘉宾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在高铁、风能、太阳能等技术领域成为领军者,涌现了许多初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了解这些初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未来规划,寻求与中国携手合作,是各方关注的热点。

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应对高温天气有关工作的通知》

6月23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应对高温天气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高温天气下要合理调整学生室外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减课或停课措施。

《通知》提出,6月25日开学后,学校要合理调整学生室外活动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减课或停课措施。在高温天气时,学校不安排学生参加大型室外活动。《通知》强调,各单位务必按照《北京市高温天气预警分级和应急响应措施(试行)》要求做好相关应对工作。

教育部举办“教育大讲堂”第3场报告会

6月27日,教育部举办“教育大讲堂”第3场报告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应邀作题为“教育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报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主持报告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杰,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承文出席报告会。

教育部发布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

6月30日,教育部发布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61344亿元。

快报显示,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344亿元,比2021年增长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8478亿元,比2021年增长5.8%。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其他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为5137亿元、26801亿元、9556亿元、16397亿元、3454亿元,比2021年分别增长3%、6.7%、8.5%、6.2%、-1.8%。

根据统计快报,2022年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均比2021年有所增长,增幅分别为:7.3%、5.2%、3.6%、2.8%、1.2%、1.3%。

本次发布后,教育部还将会同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分别以公告和统计年鉴形式,公布全国及各省落实法定增长情况和最终核定数据。

教育部在京召开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6月30日,教育部在京召开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主持会议。

怀进鹏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编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必须着眼国家需要、人民期盼,充分发挥教育的战略先导作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会见美国财长耶伦

7月3日,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会见美国财长耶伦。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多双边经济金融问题交换了意见。

谢锋表示,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盼。中方始终遵循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不折不扣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用行动排除干扰、管控分歧,以诚意加强对话、开展合作,推动中美关系止跌回稳、重回正轨。

谢锋表明中方在经贸问题上的主要关切,要求美方高度重视,采取行动予以解决。双方都认为会见是坦诚和建设性的,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品牌发布

国内高校规模最大云上科研智算平台上线

6月27日,国内高校规模最大的云上科研智算平台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在复旦大学正式上线。据介绍,CFFF由复旦大学与阿里云、中国电信共同打造,该平台总体算力规模达到28 PFlop/s(每秒一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支持千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

艾瑞咨询发布《2023年全球课后服务行业报告》

6月28日,第三方调研机构艾瑞咨询对外发布了《2023年全球课后服务行业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2023年中国课后服务市场规模将达1176亿,且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市场总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随着课后服务的开展,学校素质类课程资源、配套师资、信息平台等需求激增,催生了课程服务、师资服务、平台运营等多类服务商不断涌现。报告披露,以课后服务运营商好多素教为例,截至2023年春季学期,其服务已覆盖全国23个省、300多个区县、6000多所学校、500多万名学生,储备师资超10万名,率先实现跨区域规模化线下派师。

学而思推出“人工智能第一课”

7月3日,学而思网校编程产品升级,推出业内第一个基于自研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课程“人工智能第一课”,并持续进行编程课程产品的升级,助力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据悉,发布会当天,学而思编程还与人工智能学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后续将推出中小学人工智能领航计划,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

院校资讯

广东海洋大学圣彼得堡船舶与海洋技术学院成立

6月20日,由广东海洋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的广东海洋大学圣彼得堡船舶与海洋技术学院在广东海洋大学湖光校区揭牌成立。这是广东海洋大学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广东省首个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据悉,广东海洋大学圣彼得堡船舶与海洋技术学院于2023年4月经教育部批复设立,依托广东海洋大学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设置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和海洋技术一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从2023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专业将从2024年开始招生。

南昆士兰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签署硕士联合培养框架协议

6月26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赵志丹一行访问了南昆士兰大学。此次访问两校签署了硕士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将为授课型硕士及研究型硕士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为学生拓展就业及学术通道,并搭建博士学习的桥梁。据悉,该项目实行推荐制。

阿德莱德大学和南澳大利亚大学宣布合并

7月1日,南澳大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共同发布声明,确认两校将合并。

校方称,这一决定是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和可行性调查后做出的,两校合并将使得南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格局发生转型。据了解,2022年12月,南澳大利亚大学、阿德莱德大学与南澳大利亚州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签署了一份合作声明,探讨未来创建大学的可行性。目前,阿德莱德大学和南澳大利亚大学理事会已决定签订一项校长协议,支持州政府为南澳大利亚州创建一所合并的新大学。

这所大学的目标是成为一所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综合性大学,致力于通过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确保社会的繁荣、福祉和社会凝聚力,创造卓越的学习成果。新大学拟命名为阿德莱德大学(Adelaide University),将于2026年1月投入运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京协和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积极探索医工交叉融合创新,服务人民生命健康,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7月4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京协和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俊彩,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党委书记吴沛新、副院长杨敦干、副院长杜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校长王云鹏、副校长陶智出席签约仪式。

张抒扬、王云鹏分别代表北京协和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创新发展、共享共赢”的原则,坚持科技工作“四个面向”,充分发挥协和医院在医疗服务、医学研究领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医工交叉、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优势,在共建平台、合作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学生培养、数字化专项等六大领域展开全面深入合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院”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护佑人民生命健康、建设领航中国医学发展的“国之重器”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海洋大学大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作品选登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国海洋大学 自主招生,让我同时被两所211大学录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