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德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2023-08-24陶君武

南方农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茶油常德市常德

陶君武

(常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常德 415000)

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与油橄榄(Olea europaeaLinn.)、椰子(Cocos nuciferaLinn.)、油棕(Elaeis guineensisJacq.)被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油茶的油品成分与橄榄油极其相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橄榄油高出7 个百分点,维生素E 的含量也比橄榄油高出1 倍,同时含有橄榄油没有的山茶皂苷及茶多酚等物质。目前,茶油产业发展远落后于橄榄油发展,目前尚未占领高档油市场,全球认可度、推广度及食品应用度远不及橄榄油。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收入及国民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消费观念加快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国内茶油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在国际市场上,茶油因营养价值未得到普遍认可,茶油出口量极少,橄榄油仍占据着木本食用油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随着贸易全球化及人们对茶油优质特性的进一步认识,茶油的国际潜在市场需求极大。

油茶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适宜在荒山荒地种植。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挖掘木本油料植物生产潜力,不仅能缓解国内油料市场紧张局面,维护国家油料安全,而且能发掘国际市场,使其成为绿色中国的一张国际名片。目前,90%的茶油来自于中国。湖南省是我国油茶核心产区,而常德市是湖南省油茶发展的重点县市之一,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优势。为了推动常德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利用已有资源,抓住油茶产业发展机遇,打造常德茶油品牌、茶油百亿产业、中国茶油之乡。

1 现状

油茶树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6~18 ℃,适宜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生长。同时,油茶树需要有较充足的阳光与水分才能保证结果率和出油率。湖南省拥有油茶生长得天独厚的地理及气候条件,油茶的面积、产量、产值或科技含量均居全国前列,国内油茶产量约有一半来自于湖南。近几年,随着油茶产业的大力发展,湖南油茶籽产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 年底,湖南省油茶林总面积2277.5 万hm2,茶油产量41.28万t,综合产值688.61亿元。

常德市油茶种植面积在湖南省排名第六。目前,常德市有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桃源县、临澧县、石门县、澧县及津市市所辖103 个寒露籽油茶分布的乡镇,油茶种植主要分布在鼎城区、汉寿县、桃源县、临澧县,种植面积达到12.8 万hm2,占常德市林地面积的16%。2020 年,常德市油茶籽产量约为7.5 万t,油茶鲜果产量近28 万t,茶油产量约为2 万t,油茶产业产值达到52亿元。

油茶产业是常德市传统林业特色产业。常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力求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常德市特色优势产业和富民支柱产业。2018 年,为了加强油茶生产经营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常德市成立油茶产业协会,建立“常德油茶”网站。常德市油茶品牌已初具规模,如灵犀、泥头山、天地农耕山、康多利等,融入湖南茶油公共品牌,但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市场竞争力仍需提升。为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常德市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油茶经营模式,不断优化农户与企业利益利益联结机制。为增强示范带动效应,建设了4 个油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为实现油茶丰产,培植了50 个66.67 hm2以上的油茶良种丰产林基地乡、500 个20 hm2以上油茶良种丰产林基地村;每年新造0.27万hm2油茶林、更新改造0.27万hm2油茶林、垦复和疏密低改0.47万hm2油茶林。为推动油茶产品交易,建立泛湘西北油茶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油茶产业配套仓储、物流中心,完善物流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全面规范油茶加工行为。推动油茶产品“互联网+”交易,拓宽油茶产品营销渠道。

2 优势

2.1 立足政策优势,抓住发展机遇

湖南省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2008—2015 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8〕22 号)、《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15〕14 号)、《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 年)》,2021 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财政支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湘政办发〔2021〕33号),发挥了财政政策与资金的协同效应,积极引导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常德市将油茶产业作为民生工程重点培育,出台了《常德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等文件,力争到2025 年,培植油茶丰产林7.33万hm2,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3.33万hm2,茶油产量达到5 万t,茶油产值达到100 亿元。2019 年常德市人民政府印发《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常政办发〔2019〕7号)。近年来,常德市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提高油茶种植质量,目前油茶种植面积12.8 万hm2,桃源县、鼎城区及汉寿县已被国家列为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区县。2018 年,桃源县、临澧县及汉寿县被列入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县,同时被列入《湖南省油茶千亿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中“湘北油茶产业群”的区域布局范围。政策支持持续发力,为常德市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常德油茶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2.2 立足地理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常德市位于北纬28°~31°,东经110°~113°之间,地处湖南省的西北部,东临洞庭,西接黔渝,南通长沙,北连荆襄;西北、西、南三面均环山,东部则为开阔平原;地貌类型丰富,山、丘、岗、湖兼有,多低山丘陵地区;气候湿润多雨,阳光充足,适宜油茶生长。常德市用油茶果榨油食用历史悠久,为老牌油茶生产地域。常德市鼎城区、汉寿县、桃源县、临澧县等地有大片荒山,且气候、土壤等条件非常适合油茶生长,同时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常德市自古以来就有“荆楚要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之称,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同时,常德市位于泛珠江三角洲和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域结合部,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黄金地段。近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着力打通对外开放大通道,高铁、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建设进一步推进。区位优势的重塑,定能推动常德市特色产业的发展。

2.3 立足技术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常德市非常重视油茶科研工作,不仅持续开展优良品种繁育、苗木培育及产品开发,而且依托常德市林科所、油茶产业协会、区县林业局和林业站,建立了地方油茶技术服务体系。目前,常德市制定了《常德茶油技术规程》,成立了常德市油茶产业协会,组织科技人员定期对林农、造林大户和企业进行技术培训,积极进行低产油茶林改造,建立高产油茶新造林示范基地。2022 年,“湘才乡连”博士后下乡服务团常德行活动启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及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后团队等10名专家在常德津市开展了科技服务活动,助力常德市油茶产业的发展。茶油加工方面,积极推广了低温压榨等先进工业技术,根据《茶油小作坊生产技术操作规范》,严格规范油茶初级加工,并加大小作坊的升级改造力度。以科技为支撑,常德油茶产业必然会走上优质、高效的发展路径,市场竞争力也必将相应得到提升。

2.4 立足文化优势,打造知名品牌

常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澧县城头山遗址的发掘,足以证明常德是湘楚文化的摇篮。“尧时善卷让王位而隐居德山;春申君有门客三千而相;楚屈原流放期间垂钓于柳叶湖;刘禹锡十载旅居六上太阳山;杨幺起义在柳叶湖设置水寨;袁宏道迷恋山水乐而忘返;刘海砍樵在花山”[1],除此,还出过宋教仁、翦伯赞、丁玲等大批历史名人,张恨水写的《虎贲万岁》,电影《喋血孤城》《辛亥元勋》的上映等。文化优势是打造知名品牌的有力保障,这是打造常德油茶品牌,逐步提升常德茶油产品知名度的强大推动力。充分利用已有的文化优势,挖掘、发展新时代油茶文化,是扩大常德油茶品牌影响力、提高公众对常德茶油认同的绝佳途径。

石门县内,油茶产业有着千年文化积淀,其“传统木榨油技艺”列为常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央视《乡土》《乡村大舞台》栏目先后对“石门千年木榨”进行专题采访,“木榨油茶坊”成为石门县首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吸引众多学子回乡创业,油茶产业因固有的文化优势激发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常德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常德米粉、钵子菜在全国都小有名气。茶油最主要的功能是烹饪,茶油文化与饮食文化密不可分。常德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常德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德为名的中国道德文化发源地‘德城’,其‘常德德山山有德’更是将其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整合成为助推油茶产业发展的力量,打造出独具特色且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

3 建议

3.1 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要助推常德市油茶产业走向科技化发展的健康道路。1)依托驻常高校、科研院所培育良种,积极联合国内一流的油茶研究方面的科研院所,大力推广应用油茶新品种及新技术,选择产量高、含油量高且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2)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围绕常德油茶产业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科研攻关和技术服务,组织专家防治病虫害,及时解决油茶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编写技术手册,指导广大林农进行标准化栽培管理,积极增加茶油产量。3)针对油茶产业良种、良法、良油、包装储藏,制订并完善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标准体系;充分了解国际制油工艺,按国际化水准进行研发和生产,提升油茶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积极推动油茶产业现代化,充分运用数字信息化手段,推进油茶基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油茶基地管理。2)政府与企业合力,积极利用互联网,推动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积极探索油茶产业数字化之路,打造完整的“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开辟产学研发展道路。3)促进林、油、文、旅、科、教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油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庄园化“四化”发展,以此推动油茶产业转型升级,并积极探索创建以油茶、园林、种苗、花卉、游憩、研学、庄园等产业业态为主体支撑的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

3.3 打造全国知名品牌

应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挖掘提炼常德文化核心要素,积极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积极延伸油茶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本土化油茶品牌,将文化、旅游与油茶结合起来,可以建设油茶主题公园,将油茶种植基地打造成观光景区,发展油茶主题特色旅游;建设油茶小镇,将油茶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茶油不仅可以做食用油,还有杀菌、抗氧化等功效,民间有用油茶护肤,茶枯护发的习俗。因此,加强油茶综合利用研究,积极研发茶油相关的产品(如茶油护肤品、洗发水等),拓展油茶产业增值空间,提升油茶产业附加值。

3.4 推动茶油与美食结合

茶油产业可借鉴橄榄油产业的发展经验。无论是茶油还是橄榄油,最主要用途仍是菜品烹饪。橄榄油代表着地中海饮食文化,地中海饮食结构已被科学证明是一种极为健康的饮食文化,无数食谱、饮食书籍中,橄榄油是一个把生活美学的概念融进地中海饮食文化的重要食材。茶油则代表着中华饮食文化,要推动茶油文化,应该与中华饮食文化结合起来发展。这就需要厨师、美食家、食评家、食品企业的助力,促进茶油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深入推进油茶种植与茶油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必须有相应的科技支撑,例如科学地认定、检测茶油的质量指标、理化指标等。

猜你喜欢

茶油常德市常德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扶琴》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清溪雅集》
美丽常德
茶油飘香
山里茶油郎
茶油总DNA提取技术及扩增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