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高速”畅通“大动脉”

2023-08-20许幼飞

当代党员 2023年16期
关键词:总队支队变革

许幼飞

开栏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提出“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重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提出加快建设“1361”数字重庆建设整体构架,形成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重大应用。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从本期起开设全新栏目——数字重庆,持续报道数字重庆建设中的具体举措、发展亮点、推进情况,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数字重庆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在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有一个“智慧大脑”——数字执法室。

通过“智慧大脑”,执法人员不必到现场,利用无人机采集的画面和数据,各路段情况便一览无余。与此同时,异常的数据会被迅速筛选出来,直接派发给相关执法人员。

高效便捷的背后,是市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建成并已经投入运行的高速公路无人机自动巡查系统在发力。“这是全国首个高速公路无人机自动巡查系统。”言语间,市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熊健有些自豪。

交通运输,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主力军”,承担了大量运输任务。

如何畅通交通运输“大动脉”,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

近年来,市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不断深化“数字高速”建设,提高数字执法效能,提升行政执法效率,增强服务大局能力。

求变业务调整倒逼执法方式变革

从过去依靠人力到如今依靠数字化,执法方式的变革,既是数字重庆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业务改变的倒逼之举。

2021年5月20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重庆市境内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执法权限由市交通执法总队划归至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市交通执法总队主要负责路政、运政管理。

工作重点的调整意味着工作方式的改变。

市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党委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人民。

重庆高速公路多处于山岭重丘区,沿线桥隧多、高边坡多。

执法人员在检查桥涵立交等复杂地形时,会出现资料收集不够准确、效率较低的情况,存在不能及时发现道路安全风险的可能。

何不以科技赋能,将路政执法服务机制前置,弥补执法力量不足带来的监管不到位问题?

经过研究,市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党委提出“数字高速”建设目标,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抓手,通过“理念变革、方法变革、机制变革、考评变革、人才变革”五大变革,打造一支现代化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

“其中,方法变革的重点就是数字化。一方面要让数据多跑路,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够依托数据作出更加科学的判断,促进执法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熊健称。

破题建立清单“打表”推进

何谓“数字高速”?

在市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执法勤务科副科长陈康俊眼中,“数字高速”的基础是一张“大网”,里面有高速公路涉及的每一个数据:多少条管线、多少座桥梁、多少个涵洞,它们如何分布;每一个服务区的大小,有多少个停车位等等。

“只有依托扎实的数据,系统才能给出最佳解决方案。”陈康俊称。

但要拿到数据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有时出于某些因素的考虑,对方并不愿意把数据提供给我们。而且数据比较杂乱,录入时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陈康俊参与了数据的收集和录入全过程,深知其中的不易。

为了破题,市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党委突出党建统领,鼓励党员认领任务,建立清单“打表”推进。

市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执法人员、党员温宋华就曾主动认领任务。他发现技术公司提供的实景三维应用软件,在模型开展路政测绘、数据录入上极其不便,“比如绘制高速公路基准线、公路用地线、建筑控制区线以及标注建筑物的步骤比较繁琐且出错后修改不易”。

为简化步骤,降低操作难度,温宋华一边查询资料,一边向专业人士咨询了解,最终使用ArcMap桌面GIS系统,简化了“绘制、标注”流程,并按流程制作了简易操作手册,大幅提高了錄入效率。

“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同评优评先挂钩的,这也是考评变革的成果之一。”熊健称。

历时8个月,市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将辖区内所有数据收集完毕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

4月15日,伴随着螺旋桨发出的“嗡嗡”声,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标志着全国首个高速公路无人机自动巡查系统在重庆成功投用。

不仅能控制无人机进行自动巡查监控,在遇到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时,该系统还可以迅速完成灾害定位、现场勘查与受灾面积计算,并将数据实时推送至清障救援单位,实现清障救援远程引导。

赋能数据“跑腿”提升服务力

市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六大队业务保障中队中队长罗健已经在高速公路系统工作了近18年,数字化带来的改变,是他之前从未想到的,“我们是从‘刀耕火种那个年代走过来的”。

早些年,道路勘察只能依靠人力,经验技术是一代代人“传帮带”积累下来的。罗健也曾背着镰刀、皮尺,跟师傅翻山越岭,蹲在草丛里手绘现场图。“那个时候受伤是‘家常便饭,稍不注意就会从边坡上跌倒、摔伤。”罗健说。

在初次接触到无人机时,罗健心里有些发慌:“我有一种‘本领恐慌,担心自己掌握不了相关技术,更担心机器收集到的数据不准确。”

罗健的担心不是个例,还有很多老员工有着一样的心态。

为破除“本领恐慌”、培育技术人才,市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专门组织技术培训,邀请老师来讲建模、教实操。

“可以说是大开眼界,在数字模型上轻轻一点,就能知道具体数据。”罗健感叹道,“通过培训,我更多的是转变了思维方式。”

与此同时,科技赋能带来的便利也逐步显现: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南供电分公司的一座铁塔需要重新选址,进行整体转移,重市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通过对无人机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第一时间确定了转移铁塔新建的位置;市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六大队利用无人机,对綦江中心城区路段的19处违法墙体广告进行勘察确认,并陆续进行强制拆除,消除隐患,保护了路产路权……

熊健表示:“下一步支队将聚焦‘数字高速建设,全面推广无人机自动巡查系统和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服务前置机制,全方位提升执法能力、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总队支队变革
2023年武警部队刊稿情况统计
2022年武警部队刊稿情况统计
敌军工作与昆张支队敌后坚持之道
2021年《武警医学》刊稿情况统计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武警江西总队一支队深入扶贫点进行健康义诊活动
变革开始了
长江支队入闽67周年纪念大会在厦门市召开
武警江苏省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