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势而上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

2023-08-20吴刚

当代党员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吴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川渝两地高质量发展既是历史机遇也是重大挑战。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川渝两地的发展是重要一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推进,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此次参观学习活动选取的都是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示范工程,让我们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四川省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所作出的努力深感钦佩。天府新区规划厅、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战旗村等参观点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领先性和示范性,对川渝两地深化在城市建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有示范借鉴作用。我们要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乘势而上,努力取得更大突破性进展、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

加强共建共享。一是资源的共享。川渝两地要摸清“家底”,对自身的特色优势和资源要素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二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任务,目前川渝两地基础设施“一张网”建设正在提速,要进一步推动机场、铁路、公路、水利等“硬”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以及大学、医院等“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三是人才的共享。川渝两地有着许多互补、共通的人才资源,要让这些人才流动起来,既要加强既有人才的合作交流,又要加大引才力度,推动从两省市之外和国外引进的人才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为优秀人才打造广阔舞台,让优秀人才引领事业发展。四是政策的协同共享。全方位构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政策体系,为更多的共建共享探索提供制度保障,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增进交流互动。一是要继续坚持、深化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加强两地党政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工作协作机制,合力推动一体化发展。二是经营主体要加强交流合作,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要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激发两地企业开放发展的活力。三是推动群众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提升两地医疗、就业、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精心部署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活动,让两地群众共享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果。四是要加强新闻媒体的交流互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对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知晓率、参与度,全面展现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效。

深化全面合作。一是加大共同投资。凡是有利于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两地发展的项目都可以共同申报,共同投资一些大项目,建设一批重点设施。二是完善产业配套。在产业协作方面要努力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利益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合作。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套和各个部门、领域之间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加强川渝两地合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三是注重互利共赢。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是哪一家的发展,而是要兼顾川渝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川渝两地的全面合作要着眼于为对方提供最好的便利和实惠,以达到任何一个方面的合作都能够使雙方发展有一个共赢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次参观学习活动让我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充满新的期待,川渝两地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共建共享、交流互动、合作共赢,让双城经济圈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每个人都能参与、分享、见证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的过程和成果。

(作者系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