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胜天村:“巴小智”让生活更“巴适”

2023-08-20陈一豪

当代党员 2023年16期
关键词:巴南区院落惠民

陈一豪

盛夏時节,巴南区惠民街道胜天村一片宁静祥和。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农民来说,在这地势较高的山村务农劳作,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生活。

不过,随着数字时代来临,曾经熟悉的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村里党员、村干部和村民的基础数据统统上网,信息化管理使为民服务更高效;一个个农家小院变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宿、农家乐,产业发展更多元;干部群众经常围坐在一起,唠家常、谈诉求、提建议,干群关系更和谐……

这一切变化,还得从“巴小智”说起。

数字赋能从“遥相呼应”到“网上邻居”

“货架上的产品,就是我们村里种植的翠冠梨,欢迎大家订购!”7月19日,走进胜天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乡村振兴直播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赟正拿着一颗梨对着镜头热情推介。

这样的场景,对于熟悉胜天村发展历程的张赟来说,就像做梦一样。

胜天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庄,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过去,由于缺少支柱产业,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加上村“两委”班子不强,难以引领产业发展,胜天村发展一直比较滞后。

“以前,通知村里的党员开个会、议个事,都要挨家挨户通知,还总是碰上人不在家。”张赟回忆起几年前的情况,面露苦涩,“这样的情况持续久了,大家自然就懈怠了,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也低,没有热情关心村里发展。”

据惠民街道党工委书记叶奇介绍,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2018年,胜天村尝试开展“四联共治”,得到村民拥护。在总结胜天村典型经验的基础上,巴南区进一步从制度设计、协同配合和操作实践上不断丰富内涵、完善机制,最终形成了“四联共治·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新模式。

基于这一乡村治理新模式,一个名为“巴小智”的乡村治理数字化服务平台在巴南区上线。这一平台突出数字赋能,打造了“信息联网、平安联巡、村民联调、乡风联育”四大功能板块。

得益于“巴小智”平台,胜天村通过完善基础数据采集、构建信息网络,结成邻里联防组,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党员干部和群众从“遥相呼应”成了“网上邻居”。

“突出党建统领、清单化基础管理,是这个平台的重要特点。”负责建设该平台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巴南分公司政企部项目管理室经理李俊表示,“巴小智”平台通过政务聚合功能,建立乡村治理综合服务指挥调度中心,让乡村治理信息得到一体展示、一站响应,统一受理,目前平台反映事项受理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巴小智”平台上线后,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有了保障,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如虎添翼。

信息“联网”延伸为民服务触角

“四联共治·数字赋能”模式需要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而“巴小智”平台,为建强基层党组织提供了数字技术支撑。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许多问题都要靠数字化手段来解决。”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法规科科长刘怀全说,“‘四联共治的核心要素是‘联网,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

对于这一点,惠民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陈姣深有体会。在惠民街道办事处,陈姣熟练地打开“巴小智”平台向记者展示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村(社区)党组织架构图、党员个人信息等数据一应俱全、一目了然。

“‘巴小智平台将党员管理的各项功能整合起来,如统计党员的住址、职务变化,通知党员开会,组织党员开展学习等,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完成。”陈姣说。

不仅如此,“巴小智”平台的“联网”板块还通过采集村里党员、村干部和村民的基础数据,构建了党建微网格网络信息平台,建立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网格长)—党员中心户(院落长)—农户”五级党建网格管理体系。

以传统院落微网格为基点、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所打造的“巴适”小院,就是该管理体系最直观的体现,通过信息化管理,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前沿。

7月17日傍晚,胜天村明月山居院落,日斜西山,暑气渐散。

黎春吃过晚饭后,便打开“巴小智”平台,利用通知功能“一键”发送短信,把小院居民召集到小院树荫下,讨论庭院经济的发展计划。

黎春是村里的一名党员,同时也是明月山居院落的院落长。在她的组织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

截至目前,基于各村基础数据的互联互通,巴南区共有177个村申报创建“巴适”小院,首批13个院落正在组织评估验收,预计8月底将完成命名授牌。

党员“智”管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最近,胜天村党员张学文心情大好。因为经常在村里参与安全巡逻、热心帮助群众,他登上了村里的“红榜”,受到表彰。

在胜天村,党员为群众或者村集体作出贡献就会获得相应的积分,为教育和约束党员,村里还推行“三色”评价机制,即红榜表扬、黄榜提醒、黑榜批评。自从推行“积分制”以后,大家纷纷认领志愿岗位,通过为群众解忧、为村里谋发展攒积分,还可以用积分到定点超市兑换奖品。

“以前我们是给每名党员发放一张‘积分存折,虽然也能通过纸笔的方式记录积分增减情况,但记录工作繁琐,还容易出错。”胜天村党委副书记朱凤介绍,自从将“积分制”接上了“巴小智”平台,记录党员的积分情况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极大提升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系统还会根据党员的工作情况、参加活动次数、学习成绩等情况自动核算积分,并定期在平台上公布分数,能及时起到激励、提醒、批评的作用”。

除了用“积分制”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通过“巴小智”平台开展党员分类管理也更加科学高效。

2022年4月以来,惠民街道党工委对党员进行分类管理,督促引导党员履行义务、发挥作用。“巴小智”平台上线后,惠民街道也将这一管理机制搬上了“云”。

惠民街道开展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后,胜天村党委根据党员年龄层次、从业类型等特点,重新将农村党员划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老弱党员、流动党员等4个类别,对应分别组建“领航”“先锋”“夕阳红”“星火”等党支部。

“目前,村里面临很多发展机遇,迫切需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一起向前跑。” 张赟说,通过党员分类管理,党员们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为群众办事更积极,党员在群众中的信任度更高,村里发展的动能也更强了。

猜你喜欢

巴南区院落惠民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以水魄理顺繁琐的政工人——记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检察院政治处干部赵昌光
为老百姓看好“钱袋子”——重庆市巴南区:一个监督政府预算的基层样本
暑假乐开花
因地制宜 推惠民举措
院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