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圆情韵:探索中国古典舞中的“圆”
——“小空间”舞蹈教学案例分析

2023-08-20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陈思璇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古典舞本课舞蹈

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 陈思璇

“月圆情韵:探索中国古典舞中的‘圆’”是基于常规教室的“小空间”进行的教学设计,学生以中秋诗会为情境,借助课桌、椅学习舞蹈动作,掌握中国古典舞的“三圆”,即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路线。同时,教学中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情境创设、肢体体验、创作表现的教学环节中体会中国古典舞的动作韵律,品味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意象,进而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中秋节的“月圆”“团圆”寻找“圆”的意象,创设课堂情境,在《扇舞丹青》的舞蹈视频欣赏中寻找圆的路线,用诗句引导学生学习组合动作;第二课时复习组合动作,完成小组合作创编并展演,通过艺术实践获得审美体验和文化理解。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

本课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中国古典舞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建立学生的中国传统审美,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后文简称“新课标”)中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并结合学生的学情及已经具备的舞蹈知识,将本课的学习目标总结如下:(1)学生能准确地完成“小五花”“双晃手”“风火轮”三个动作,并在动作中体会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轨迹及身体韵律,体会“圆”的审美特征(艺术表现、审美感知);(2)学生能在规定情境中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创编,在“小空间”中呈现舞蹈小片段,并能将“圆”的意境展现在片段中。学生能在“小空间”中充分利用课桌、椅等道具,在中秋节的情境中感受“三圆”的轨迹,体会中国古典舞的律动美(创意实践);(3)通过学习“圆”的动作,体会含蓄内敛的东方美的文化内涵(文化理解、审美感知)。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

为实现以上目标,以“圆”作为脉络主线,通过情境导入、感知与体验、创新与评价、总结与感悟四个环节,实现由寻找“圆”的规律到探索“圆”的轨迹,再到创造“圆”的动作,最后提炼“圆”的精髓的“寻圆”过程。在解锁“圆”的过程中逐步达成课程目标,由教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最终实现舞蹈技能与认知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美国教育学家洛林·安德森强调:“教育者的教学需要达到对概念性知识深层次理解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去记忆零散的、片段的事实性知识。”同时,该理念也解释了“理解”的过程,即学生只有把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时,他们方能“理解”。更确切地说,新知识与既存的模式和认知框架要相互融合。

本课以中秋节作为学习情境,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有着借月之圆盼人之团圆的美好愿景,也便于用学生熟悉的古诗营造中秋节的节日氛围。教学中设置一个与中秋习俗相关的舞蹈造型,使得中秋节的习俗与舞蹈造型建立联系,进而挖掘中秋节的圆与中国古典舞的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意象圆”过渡为“动作圆”。中秋诗句、舞蹈造型均为学生已知的知识,而中秋佳节广为人知的寓意搭建了语文与舞蹈之间的桥梁,使得诗词的意境得以动态化。从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路线着手,提炼了“圆”这一概念,“圆”是中国古典舞动作的概括,即在已知中国古典舞的意境和基本姿态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的拓展与迁移。

(二)诗歌引领,建立动作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中国古典舞的动作韵律较专业化,对初中学生的舞蹈认知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出现动作混淆、记忆不清的问题,进而导致在完成动作时过度关注动作顺序而忽视动作的情感表达。因此,本课设计用诗歌的词句意境代替单调的节拍节奏,帮助学生在诗句中记忆动作顺序,并体会动作传递的情感。

“提,望月;沉,思乡,中秋月圆盼团圆,圆月空中挂,家人互牵挂,忽闻,桂花,香气来,清风拂面花好月圆。”这其中,望月、思乡对应舞蹈的两个动作元素——提与沉,通过动词“望”展现动作的方向是向上的,“思乡”则略带惆怅之感,因而低眉垂头犹如“沉”的动作运势。“盼团圆”“圆月”“桂花”则对应云间转腰、双晃手、小五花的动作元素,将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轨迹用期盼家人团聚、描绘圆月的轮廓及幻化花朵的绽放表现,使得语言所描绘的词语动势最终展现在肢体动作上。

(三)小组合作,建立动作体验与评价间的联系

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已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所学知识经过深度理解后可形成个体的概念体系。通过小组间的评价与他人交流,充实已有的认知与体会,进而更好地完成动作。本课通过学习新知了解了中国古典舞的动作,用肢体动作体验了中国传统的韵律美、动态美。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创编,既能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为学生提供发挥想象的空间。在评价其他小组作品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评价的客体,在演员与观众双重身份中自由转化,即动作体验是评价的本体,评价是动作体验的内在感受。

三、教学特色的阐述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尽管受授课空间局限,也期冀于在“小空间”中发挥“大想象”,帮助学生打开思考的大门,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理解,让学生能尽情投入到舞蹈的表现和创作中。据此,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如下三点教学特色。

(一)充分利用授课场地

本课在常规教室(“小空间”)中授课,因此相较于舞蹈专业教室在空间上相对狭窄。虽活动范围缩小,但桌椅的空间位置也让授课的方式途径更加多元化。本课利用桌面作为教学辅助道具,将古典舞中的提、沉、冲、含、腆、移等七大元素动作标记在桌面上,帮助学生快速确定动作的空间位置,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学生摆放舞姿造型时,学生能充分利用桌椅的内外空间,桌椅为构建空间造型提供了便利,使得造型空间构成的层次感更加清晰。此时,桌椅便起到了舞蹈道具的作用。

(二)双重路径体验文化

本课设置了两条贯穿课程始终的脉络:一条关注舞蹈本体,另一条则侧重文学诗词的运用,两条脉络使得课程更加立体,增加了课程的维度。这两条脉络分别为:第一,“圆”的意象,中秋节的“圆”与中国古典舞的“圆”都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圆”是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崇拜,象征着审美追求的理想境界;“圆”体现了中华民族圆融而含蓄的美学特色。第二,诗词的运用,不论是描写中秋佳节的古诗,还是课程中吟诗起舞的自编诗歌,乃至最后创编时的诗句,整节课程贯穿着诗歌的韵律,以及对诗词传情达意的美好向往与追求,借助诗词抒发学生心中的情感,通过动作予以展现。

(三)强调共性,发展个性

美国教育家林恩·埃里克森建议采用以观点为中心、以概念为本的课程模式,推动学生从事实性知识走向概念性理解的学习。事实性知识解决单一的问题,生成概念性的理解才能解决所有问题。本课由小五花、风火轮、双晃手,与平圆、八字圆、立圆的运动轨迹一一对应,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动作特征,将零散的动作分门别类,形成共性可循的知识,潜移默化间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结语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舞正是一个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本文以“月圆情韵:探索中国古典舞中的‘圆’”一课为例,旨在“小空间”中探索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运势之后,体会其中的美,同时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学习与创作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古典舞本课舞蹈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学舞蹈的男孩子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