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角色理论探寻武术的价值定位

2023-08-17

武术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竞技武术传统

母 刚

四川工商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角色”一词是戏剧界的术语,用来描述演员所扮演的戏剧中的人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之中,[1]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林顿认为,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凯利和蒂博认为,角色是他人对相互作用中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的行为的期望系统,也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期望系统。弗里德曼等人指出,社会角色是关于人们在特定类型的关系中应当如何行动的一套规则。一般认为,当一个人或群体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或地位时,人们就会对其行为产生相应的期待,“社会角色将被视为符合其特定身份的与之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2]本研究依据角色理论将武术视为一种社会存在,是一种具有一定社会关系体系的社会结构,依据武术在社会、教育及体育中的不同归属和不同角色冲突,选择武术在当代社会中应独立扮演的角色,以期解决武术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中国武术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当代社会中武术扮演着各种角色,反映其不同的价值功能表现。“由于社会多元化需要与武术认知之间的矛盾,从而引起武术发展的失衡。”[3]从社会学角度看,中国武术既是以实战技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身体技术,也是以传递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思想教化方式,更是扮演多种角色的价值定位。在社会转型期,受社会变革与人们需求的双重压力影响,武术的角色冲突也日趋激烈,并对武术的自我发展与价值定位产生极大影响。对这些冲突进行客观分析与正确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合理解决这些冲突的思路与对策,或许对于当代武术的发展与价值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1 自我认知:当代武术的角色归属

角色归属是指某角色在不同社会结构或社会领域中所要表现出的不同行为模式。[4]武术所涉及的关系结构主要包括社会、教育和体育,厘清武术在这三者关系结构中的归属,确立武术在这三者中表现出的行为模式,解决武术在这些社会结构中是什么的问题,是定位中国武术当代角色的必要前提。

1.1 技术与文化:武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体现

社会是事物存在的综合环境,其犹如一个大型生物链,各事物在这个大环境中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因而,可以说众多不同社会角色构建起了庞大而无形的社会环境。社会角色是符合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特定身份的行为模式,是对其承担的社会任务的角色担当,是其适应社会需求的现实表现形式;不仅如此,其也是社会中自身价值功能的彰显范式,通过此种方式进而实现其自身价值定位。武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适应社会生存的行为方式,更是身体技术与思想文化累积的结晶。就武术发展而言,历史演变为其提供传承与发展机遇的同时,武术也在不同历史阶段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发展与历史演进积蓄力量。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武术亦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彰显着不同的社会价值,并以其不同角色和身份为建构武术发展蓝图奠定坚实基础。

武术显性层主要是指其技术,技术性是武术的基本属性,[5]武术技术是武术外在的身体表现形式,是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根基,是其担当不同社会角色的基础。无论武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运动技术角色,还是承担身体技术责任,抑或彰显技击技术的原始魅力,其始终是以一种技术角色丰富着社会生活,调节社会大众的情绪,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而武术隐性层不仅是一种身体技术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传统文化的角色。从历经数千载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走来的中国武术,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规训与熏陶下进化和发展成为一种异于纯粹技击技术的文化形态,已与蛮横的搏杀术分道扬镳,已与残酷的战争渐行渐远,已与多元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尽管如此,技术作为中国武术文化最为核心的元素,[6]在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中仍有体现,进而使其逐渐朝着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紧密靠拢,使其在原有技术形态之上升华或发展出新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因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武术[7]受整个中国环境生态和社会历史的制约,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运行的显著特点。

1.2 运动与品德:武术在教育中的价值彰显

教育是由德、智、体、美等不同类型的教育组成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任何一门学科的缺位,教育都将有失其完整性。因此,教育是培养全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单从教学内容的构成来看,不同的内容扮演着不同的教育角色,承担着各自应有的教育任务与责任。而武术首先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在教学中发挥其提升运动技能与强健体魄的作用;也作为一种民族体育的代表,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各个不同教学阶段都严格地规定着授课的内容与课时,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8]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学校武术成为了武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传递方式和场所,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论是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还是在教材内容的编撰,都得到了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广和提倡。可见,武术与教育的结合既能满足综合教育中对体育教学的需求,同时也不失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

然而,武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较之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武术教育有着异于常规体育教学的独特优势,其并非只是身体技术教学与身体机能改进的运动方式,其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运动技术与身体机能的提升,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传承。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自身也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对于教育而言,思想教育可以教会学生为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基本前提。就体育教学方面而言,运动技能的传授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动作模仿和身体行为方式,对学生体质与运动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就文化层面而言,武术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认知,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机体记忆的过程,使其教学过程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因而,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武术教学既包含常见的运动技术与技能的教授,也突显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强健学生体魄,也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1.3 传统与竞技:武术在体育中的价值表现

随着社会需求与发展需要,武术逐渐向竞技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从民国时期开始,由于受西方竞技体育思潮的影响,武术竞技化序幕逐渐拉开。武术的竞技化是在中国武术文化受西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下,在中国体育大环境中从传统的、纯粹的中国武术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创造的体育化的一种新型武术竞赛形式,它具有鲜明的竞赛特征,适应了现代社会中体育竞赛的需要,也是中国武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武术竞技化的发展,其动作要求与表现形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技术动作虽然和传统武术一样具有攻防含意,但其已经成为脱离实战的一种花式动作,而其主要表现形式则是以套路演练为主,并非两两或多人的真实搏斗。这一改变将武术推上了体育竞赛的发展道路,将原本用于实战搏斗的一种身体技术与时代发展接轨,形成了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竞赛项目。武术大众化发展是适应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武术表现形式,它能满足人们健身娱乐活动的需求。武术大众化与武术竞技化发展虽然都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所服务对象的不同,其产生的结果是各不相同的。当一个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存在时,便会作出相适应社会存在需要的行为反应与价值思考,以满足不同社会层次的需求。从社会大众的需求而言,养生健身与娱乐表演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之余追求的一种放松方式。因而,作为在社会大众群体中普遍推行的武术形式,扮演着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多功能形象,其不仅要满足人们养生健身的身体需求,也需要为人们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放松手段。

2 矛盾审视:当代武术的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角色内的矛盾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9]武术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扮演不同角色,对自身的价值定位也各有所异。因而,武术在社会、教育和体育等领域的发展中也存在角色冲突的现象。

2.1 社会中武术功能形式之变

社会是包含众多事物的集合体,各事物为推动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提供动力支撑,即事物在社会中扮演着各自角色的同时,也承担着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而在当前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武术已褪去搏杀术的角色,已失去军事武技的荣耀身份,已逐渐具备现代意义的文化内涵,成为当今社会中集技术与文化于一身的社会角色。虽然,武术从其产生伊始,技击性就伴随其发展演变不断丰富,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浸润,武术并非争强斗狠的搏斗利器,而是自我规范的思想道德模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就武术表层而言,技击作为武术发展的原点,其主要突显方式是以技术为主的身体表现形式,在其技术的交流中彰显技击本色。然而,在当今文明社会中,其技击逐渐退居幕后,其强身健体与娱乐表演功能渐居主要地位,成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主要趋势,也是武术在社会中的技术表现形式。

武术不仅是一种技击术,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身体技术方面的综合反映。[10]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会和汲取了众多优秀文化内涵。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的文化体系。受西方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当今体育竞赛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的武术,推动其竞技化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然而,武术不论是作为传统文化在传播,还是以竞技化形式推动体育强国建设,都只是针对其单方面的发展,即或是重传统文化传播而轻体育竞赛,或是重体育竞赛而轻传统文化传播。武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取向不同,导致其发展路径各有所异,并成为武术发展过程中产生冲突的诱因。

2.2 教育中武术传承形式之变

教育注重的是规范化的教学过程,它不仅要求教学内容的规范统一,也要求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规范化。武术作为体育教学内容之一,其教学与传承方式在不同时期也各有所异。师徒传承是我国最古老且存在时间最久远的武术传承方式,[11]而师生教学则是当今社会的主要教育形式,武术教学亦是如此。虽然师徒传承在历经社会变迁的今天并非常见之势,但也在当今武术传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师徒传承是中华武术得以继承与发展的根本要素,其注重的是小范围的“精英式”武术教学,师徒之间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来传承武术技击之道和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而作为现代教育主要形式的师生教学,其立足于大规模的集体教学,是适应当代教育普及政策的需要。虽然大规模的师生教学在武术的传播上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其传播的武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传统文化内涵。

师徒传承与师生教学有着各自的特点与优势,由于师徒传承缘起于民间武术,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化形态[12],其根植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濡染,是模拟血缘关系的一种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因此,在武术传承过程之中,师徒传承能够使武术技术得到完整延续,而且从传授中国武术的内容属性角度出发,师徒传承更多是武术文化的传承,学校教育更多是武术知识的传播。[13]但也有其局限之处,由于其精于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其传播规模受到限制,且易受门户之见影响,从而阻碍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然而,学校教育中的师生教学,虽然可以形成一师多生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有助于扩大教学规模和提高教学效率,但由于其过于强调统一化和标准化,从而难以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突出个性特色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极为不利。虽然师徒传承与师生教学各有优劣,不能单纯地予以肯定或否定,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其进行理性的甄别与取舍,在明晰自身优劣长短的情况下各展所长,取长补短,共同推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2.3 体育中武术价值追求之变

武术竞技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其与传统武术的分歧则是二者内在规定性的本质差异使然。武术竞技化注重的是体育竞赛的发展,是立足国际化传播,推动武术走向国际化体育竞赛舞台的必然趋势。然而,传统武术追求的是技击价值的体现与传统文化的涵养,立足于本土原创的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作为中国武术构成因子的传统武术与武术竞技化原本应协调发展,但由于武术内部的价值取向差异未能得到很好的调和,使得两者截然对立起来。对于二者之间的激烈批判,有学者认为,将传统武术发展不利完全归咎于武术竞技化的发展是不准确的。[14]还有学者认为,中国武术在本质与整体上,不可能也不应该奥林匹克化,[15]其所强调的“本质与整体”正是传统武术包含技击与文化的现实反映,其还明确指出传统武术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在于“武术传统”。因此,单从某一方面进行评价或批驳武术不同形式的发展都是片面的和不合理的。

武术竞技化由于受到竞技体育的规约,必然处处体现并遵循着竞技体育的特征和原则。为推进武术竞赛的发展,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其武术竞赛规则,并制定更为细化的评分标准,促使武术竞赛朝着标准化、表演化和竞技化的方向发展,并不断地淡化其技击性。可见,武术在追求体育竞技化道路的同时,也难免丢失了很多自身特有的元素。虽然在武术竞技化的同时着力吸纳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技术成分,提高其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突显中华武术特色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其想法却很难得以实现。由于武术竞技化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完备的竞赛体制和训练体系,若要改变其既行的轨道,则是对武术竞技化整体的否定。因而, 推动武术发展,或许可以将传统武术与武术竞技化分开,使其相互促进,弥补各自不足,从而走出当前的发展困境。武术竞技化按照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去追求奥林匹克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竞技体育功能,而传统武术则要保持自身的传统,在各自独立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内朝着自身的目标稳步迈进,共同为中国武术的全面继承与国际传播服务。

3 结语

在当今时代变迁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武术多元化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中国武术在不同领域扮演着各不相同的角色,其发展正朝着各自不同的方向迈进。但其无论扮演怎样的角色,担负怎样的历史任务,武术作为发展的主体是其最终服务对象。当前,武术在社会、教育以及体育中的发展,由于其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其间的冲突也不可避免,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不利于中国武术整体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因而,厘清武术在不同领域发展的角色担当,正视其在发展中的角色冲突现象,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并朝着自身的目标稳步迈进,能促使中国武术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竞技武术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华武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竞技精神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武术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