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3-08-10于万里凌一波夏雪梅阿迪力吐尔逊

新疆农业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农膜残膜农田

于万里,凌一波,夏雪梅,阿迪力·吐尔逊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能源工作站,乌鲁木齐 830049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乌鲁木齐 830049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技编译中心,乌鲁木齐 830049

1 新疆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现状

地膜的广泛使用对促进新疆农业持续高产、稳产和增收发挥了显著作用,农膜已是新疆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新疆地方农膜覆盖面积常年250 万hm2以上,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0%以上。由于长期重使用、轻回收,回收困难、回收成本高,残膜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也对农村人居环境造成了“视觉污染”。

2012-2015 年,国家实施农业清洁生产项目,支持新疆67 个农田地膜回收加工能力建设项目。2017 年以来,国家持续实施农膜回收示范县建设项目,每年支持新疆建设40 个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以用膜大县为重点,建立地膜残留检测点,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农业执法活动,对标准地膜应用推广、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回收、残膜回收机械购置、回收网点和加工能力提升、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等进行补贴,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技术等手段,新疆农田地膜污染治理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2020 年,覆膜面积较2017 年减少20 多万hm2,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田地膜残留量从2014 年的19 kg/666.7m2降低到2020 年7.06 kg/666.7m2,农田“白色污染”持续扩大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农膜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 新疆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经营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农户、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残膜回收的责任意识不强,对农田残膜回收工作不够重视。尤其是农业生产经营大户,生态环境保护和法治意识淡薄,仅依靠国家项目资金开展残膜回收,自主回收废旧地膜积极性不高[1],回收能力不足,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对其缺乏有效的约束措施。存在不回收、回收率低、随意焚烧和掩埋废旧地膜的现象。

2.2 地膜质量的监管难度大

从调研情况看,各地仍有不同程度的非标地膜在使用。地膜生产企业多、良莠不齐,源头监管难度大。地膜使用点多、面广,使用隐蔽性强。现有在岗执法人员少,执法力量薄弱,执法取证难度大。农业农村、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不够,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存在企业私下生产、农民私自使用,绕过市场直接到田间地头的问题,非标地膜现象屡禁不止。

2.3 专业化机械化回收能力不足

人工回收的残膜洁净度高,可用于加工再利用,但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回收成本高等问题,在北疆地区土地流转程度高、回收时间短的情况下,难以达到回收的要求,关键还是要依靠机械回收。拔秆、粉碎、收膜、打包等联合作业机械回收率高,但存在价格高、对牵引动力匹配要求高、作业效率低等问题,每天作业面 积 仅6.67 hm2左 右,作 业 成 本 在30~50 元/666.7m2左右。目前此类联合作业机械数量不多、故障率高,仍在不断改进中。搂耙式等简易残膜回收机械作业效率高,但存在回收率低,需要多道工序作业等问题,需要大量的人工辅助,且回收的残膜和秸秆、泥土等杂质缠绕,无法资源化利用[2]。

2.4 残膜回收网点不健全

各地依托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在覆膜较集中的乡镇投资建设了回收网点,但偏远的覆膜面积小的乡镇没有回收网点,尤其是村级回收站、严重不足。加之回收的残膜含杂率高、膜秆分离难、成本高、资源化利用价值低,导致回收的残膜在田间地头随意堆放,造成了视觉污染[3]。

3 对策建议

3.1 压实农膜回收主体责任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4],结合执法活动,提高农户、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和残膜回收意识。建立健全地膜使用者购买、使用、回收登记制度,严厉打击非标地膜流入市场、田地等违法行为。明确农膜使用者的主体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建立农田残膜回收约束机制,在土地流转合同中,明确承担地膜回收的主体责任,预交残膜回收保证金或从承包费中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地膜回收。

3.2 建立农膜质量全链条监管体系

健全工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膜回收利用工作负责,协调农业农村、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供销社等相关部门,全面建立地膜生产、销售、使用登记制度,推进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对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进行全链条监管。

3.3 加快经济适用型回收机械研发及推广

开展机械研发联合攻关,由农机管理部门、科研部门、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等组成课题组,对残膜回收机械开展联合攻关,根据南北疆不同气候条件、作物品种、耕作特点等,推进农机农艺相融合,尽快研制定型一批回收率高、作业效率高、故障率低、经济适用的机械[3-4]。依托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农机专业化服务主体,试点开展机械作业补贴,引导机械化、专业化回收。

3.4 健全残膜回收网络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残膜回收网络,逐步形成“村有回收网点、乡有回收站、县有加工厂”的格局。探索农膜回收区域补偿制度,将残膜回收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相捆绑,建立农田地膜使用者和生产经营组织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加工企业回收、以旧换新等多种方式的回收利用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农膜残膜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地表残膜回收机在西北成功应用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农田创意秀
Design and test of clamp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for recycling agricultural residual plastic film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
农膜回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