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字临摹四步教学法例谈

2023-08-09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黄丽娟

中国篆刻 2023年7期
关键词:字法临帖书法作品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黄丽娟

《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薄弱,存在着观察任务不明确、观察方法不清楚、观察条理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生书法学习的短板,导致书写出的字和原帖相差甚远。因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成为学生学书道路上的必备技能,为学生提高书写水平奠定良好的长远的基础。本文将从临帖中存在的问题、临帖的技巧、临帖后对比和点评三方面展开,阐述如何提高小学生临帖的能力。本文以《集字临摹练习——自强不息》为例,借助导学案,以寻“迹”为线索,从赏、议、比、评四个维度落实集字临摹教学,提高学生书法集字临摹练习的能力。

一、临帖时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感觉机制的局限,观察字形时会判断不当或失真。又由于在一定时间接受的书法信息过多,以致无法消化这些信息;或者感知信息太少,单调,印象不深,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些学生临帖时随性抄字帖,拿起字帖就写,动作没有提按顿挫,笔画粗细、方圆、曲直没有变化,笔法不遵循原帖,这样的临帖没有意义。

(二)有些学生态度认真,临摹时也能做到仔细观察,但缺乏正确的观察方法,在临帖中不能找准特征,写完后很少将自己的字与原帖中的字进行比对与调整,反思其中的不足,其结果与原帖也是相去甚远。

(三)由于学生平时缺乏练习,在书写中肌肉过于紧张,指腕配合不到位,运笔过程中动作互相干扰,藏头不护尾,顾此失彼。有些学生虽然能写出点画分明、结构合理的范字,但缺乏灵动之美。

针对学生临摹时存在的问题和现象,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提高学生临帖能力刻不容缓。

二、培养学生临帖的方法和技巧

(一)赏——欣赏名作,追根溯源

学习书法是从临摹开始的,以临摹打基础,学习历代前人书家的经典名帖。临帖应“有暇读帖”。读帖,并非指读帖上的文字,而是读笔法、读造型、读布白。当代书家启功说:“有钱可买帖,有暇可看帖,有纸可临帖。”可见,读帖和临帖一样重要。从什么角度读帖呢?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通篇感知,熟悉特征

崔廷瑶临《曹全碑》时说:“临习此碑,首先要熟悉总的风格特征。仔细读帖,加强理性认识,再进行实践,做到有的放矢。”学书者要养成“有暇读帖”的习惯,将字帖的模样与精神印入脑海,临帖时,才容易与原帖形神兼具。赏“宗”寻迹中赏的环节,笔者出示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咏梅》,学生已学过这首词,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并说一说从这首诗词读到了什么?学生读出了毛泽东借梅花托物言志的情感,彰显了毛泽东大气磅礴的人格魅力。字如其人,体会一代领袖毛泽东的书法龙蛇飞舞、气势磅礴的特征。

2.名句品味,感悟特点

方绍武临《趵突泉诗》时说:“拿到范本,不要急于临习。首先要静下来,仔细观察与熟读字帖,揣摩字的字形结构及其用笔特点。待脑子里对临本有了初步印象,再动笔临写。”如例课中赏的第二步,教师呈现苏东坡书法作品《归去来兮辞》。教师简短陈述苏东坡仕途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师生品味作品中辞句“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感受苏东坡豪放、旷达也兼具婉约的书写特点。

3.局部欣赏,感受笔力

平时所称的书法作品所具有的刚劲之力、挺拔之力、阴柔之力等都是笔力的体现。笔力是检验作品的精神和书家基本功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优秀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共同之美。如课例中师生体会作品的风骨笔力。

教师呈现原帖集字作品“自强不息”作品(图1),《多宝塔碑》局部图(图2、图3),学生读集字帖和原帖,比较笔画的特征。

图1

(图2) (图3)

①犹如骨头的横画顿笔

颜体的长横,惊艳在收笔,仔细观察颜体的长横,收尾的形状就像一根骨头,突显出颜真卿顿笔的力量,也是颜体最显著的特点。如自强不息的“不”字和局部图(图2)中的“年”和“七”字的长横,长横中间细得出奇,因为颜体本身横的起笔和收笔都顿笔很重,而中间又特别细,让人感悟到颜真卿楷书的奇思和张力。

②左竖细,右竖粗

对于楷书字体结构,均以右为尊,即左边结构偏让右边结构。这个特征在颜体里尤为显著,即使两竖高度差不多,但右边竖远粗于左边竖。如(图3)“息”“宝”“直”字中的横折这一笔画,筋骨内蕴,有庙堂气象,线条的力度有筋骨之强劲,同时又把自己的精神气质蕴藏于其中。师生感受颜真卿书法的风骨笔力,学生读出了骨劲有力、刚劲秀美的特征。

欣赏在整个书法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们从现实世界迈向艺术世界的一座桥梁,书法作品离开了欣赏,它只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书法艺术的灵魂与生命全靠与欣赏者的共感来维系。

(二)议——探究合作,交流明晰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关键词就是“核心素养”。培养孩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是“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它要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不是教师教授的舞台,学生学习活动应占据课堂的主要时空。本课导学单中的“议一议”会发放任务单,学生小组探讨“自强不息”四字的字法和章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增加探究实践的机会,突破重难点,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学会总结特征。

1.整齐对称且平衡,“字法”审美一脉承

“笔法”“字法”和“章法”是书法的三要素。“字法”的学习是书法学习的关键。“字法”关系有上紧下松,左伸右收,外放中收,点画呼应,避让穿插,等等。字法之理就从一个字的笔画之间以及部件的上与下、左与右、内与外整体来探讨。

中国古建筑讲究宝塔式的形式之美、崇高之美,上紧下松也有一种高大雄壮之美。“息”字就是上部写得紧,下部写得松,“息”字最后两个点画相互呼应,表达出一种情感之美;“强”字注意了左右开合的关系;左右对称是求得平衡最简单的方法,但是过于对称又显得呆滞,没有美感,所以字的造型要表现出灵动,才有生命,“不”字内聚外展,显示放射之美、平衡对称之理。

2.成篇布局意为先,“章法”变化出自然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有节奏,有起伏,有轻重,有疏密,有韵律,有自然的流动之势。本节课的章法从作品的位置和排列、疏密和粗细、大小和高低三方面着手,引导学生自主探讨,突破重难点。

第一步,教师出示“任务单”,学生选一个方面入手,对作品进行观察,观察后,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任务单)

第二步,每个小组发言人汇报本小组的发现。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得出章法的规律:从位置和排列发现四字居中对齐;从大小和高低发现四字大小相近,起笔高低错落;从疏密和粗细发现四字疏密交错,粗细结合。

(居中对齐)

(大小相近、高低错落)

(疏密交错、粗细对比)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定具有一种节奏之美、变化之美、韵律之美、中和之美。本课学生从位置和排列、疏密和粗细、大小和高低三方面进行观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探究,学生自主发现作品“居中对齐、疏密交错、大小相近、高低错落、粗细对比”五大书写特征,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三、临帖后的比对和点评

1.比对作品,找出问题

临帖后没有与原帖进行比对的临摹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有些孩子特意到培训班去练字,好几期培训下来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没有用比对方法。临摹之后需要比对,分析,再临摹,再分析,再比对。不断地分析字法和章法,才能学有所成。课例中笔者采用比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临摹能力。

【案例】学生总结出临写的五大妙招后,教师呈现了3 个小马虎的练习作品,请同学与原帖集字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在集字创作中应避免的问题。

师:老师带来了3 个小马虎的作品,请你用居中对齐、大小相近、高低错落、粗细结合、疏密交错这五条秘诀帮他们找找问题。

生:纸那么大,字那么小,要把字放大一些。

师反馈:这就是字小纸大,要注意位置。

生:字太大了,粗细变化没有掌握好,太细了。

师反馈:字大纸空,要注意疏密、粗细。

生:“不”和“自”太大了,大小相近才好看。

师反馈:这就是大小不一,要注意位置和排列,大小和高低。

师:这3 个小马虎还落了什么?你们发现了吗?

生:落款和盖章。

师:对呀!我们还要注意作品完整呀!

“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教师呈现的“小马虎”的作品直观形象,学生有效利用刚学到的“书写秘诀”对小马虎的作品进行分析判断,既帮助学生突破书写的重难点,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

2.点评作品,交流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笼统地强调“把字写漂亮”,没有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写字技巧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字审美能力,而且缺乏完整的教学评价机制,会造成学生无法对自己的写字能力准确定位,长时间容易降低或者丧失学习书法的动力。本节课的评价环节笔者采用学生自评、小组内评和互评的方式,将本节课所学“学以致用”,将个人内在的素质充分地外化展示出来。通过展示,学生获得表现的喜悦,从而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彼此的交流和合作学习,相互激励,发挥同伴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①学生自评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自我判断。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因为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速度也不相同。教师可以鼓励已完成的同学对自己的练习根据书写要求进行自评,做到的保持,没有做到的改进,再完成一幅作品的练习。

② 小组内评

全班书写练习的过程中,动作快的同学早早地完成了作品。在等待其他同学完成作品期间,老师鼓励已完成的同学在小组内进行相互点评,根据同学提出的建议再尝试写一写,最后评选出最好的作品粘贴到展示区进行全班性的展示和点评。

③班级点评

互评是对别人表达自我见解和听取别人评价的一个互动活动。学生在交流中很容易建立友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互评就是学生交往的催化剂,长此以往,学生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本课的最后环节让全班同学参与点评同学的作品。

【案例】师:同学们对照书写秘诀,点评他/她的作品能得到几颗星?符合一条原则得一颗星。

生:我想点评徐艺涵的作品,她做到了居中对齐,大小相近,还做到了作品完整,还有疏密交错没做到,我给她打3 星。

师:你的评价很中肯,你不仅给他提了优点,还告诉他需要改进的地方。相信他听了你的建议之后,会有很大的提高的哦!

生:我想点评刘熠豪的作品,他做到了大小相近,粗细对比,还做到了作品完整。所以我给他打3 星。

师:你观察他的“息”字的卧钩,你想给他什么建议呢?

生:卧钩的起笔要和“自”的左边竖画对齐。

师:你的点评太棒了!相信他听了你的点评之后会有大进步的哦!

生:我要点评戴逸辰的作品。我觉得他做得都很好!我给他打5 星。他不仅字写得好,我还从他的“自”字的横折这个笔画里看到了刚劲有力,我感受到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师:哇!你的点评太了不起了!你不仅从这节课上学到的五点进行点评,你还看到了他字里的刚劲!刚劲有力正是颜真卿《多宝塔碑》的特点,这股劲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同学们,今天课上老师也感受到你们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精神!

书法不仅是艺术,还是文化,更是情感的依托。一件书法作品只有融入情感才能成为经典。书法学习这条路很长,学习中要经过不断否定、纳新,还要通过无数次心理认知的过程,使书写技术融入自己心中、手中,达到与古人合一。

猜你喜欢

字法临帖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选登
临帖孙过庭《书谱》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无法之法”
唐代书法家学的传习内容
浅谈我对硬笔书法临帖与出帖的理解
临帖创作解说词
我的临帖总结
“三字法”求解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
我行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