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精神富裕策略研究

2023-08-08王欢

科学咨询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入学率共同富裕文化产业

王欢

(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盐城 224000)

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意味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要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在村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物质生活上的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乡村文化产业落后、村民思想层次滞后、不同地区文化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实现文化供给与村民精神境界协调发展、推动区域文化教育协调发展是推动我国不同地区人民精神文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做大做强做优乡村文化产业

恩格斯在《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中指出:“物质生存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生存方式起作用。”[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反作用。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大力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大做强做优乡村文化产业。

做大“蛋糕”,加大乡村地区文化产业投入。长期以来,我国不同区域受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存在差异,农村地区受上述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的硬件设施虽已基本实现覆盖,但建设标准落后,农村人口流出严重,导致人才流失,进一步增加了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的难度。首先,政府要加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财政投入。从硬件设施来看,政府要更新农村地区的硬件设施,着力改善各地区农村文化基础配套设施,满足农村地区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其次,政府要加强农村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能够服务基层、能吃苦、素质高的文化专业人才,提高文化服务人员的收入和补贴。政府要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保障农村地区的文化站、书屋、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能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再次,政府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数字化管理,建立全方位监督机制,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农村群众的需求。最后,政府要优化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结构,开源节流。政府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区域、人口差异,结合地区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消费习惯等,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方面,政府除了要考虑群众的需求外,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将资金和政策落到实处,切切实实地做大乡村地区文化产业的“蛋糕”,满足农村地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数字”赋能,开发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赋能是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巩固已有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文化资源开发已逐渐迈向数字化的轨道,但缺少数字化人才,以及不少乡村地区对文化资源和产业不重视,导致乡村文化产业并没有实现数字化全覆盖。随着乡村地区基础网络设施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产业必然会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文化产业,它借助数字手段实现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更新乡村文化的传播载体和群众消费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乡村产业规模小、零散、保护机制差等问题。一方面,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建设可以激活和挖掘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传播新兴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可以打造乡村品牌。政府可以通过文化产业消费进一步带动旅游消费,开发文旅结合的产业新形态,既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需求,也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实现增收。

“输血”与“造血”并重,提高农民主体文化产出能力。部分地区的农民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认为文化产品供给和提高农民精神追求是政府的事情,自己不需要主动去参与。以往的文化产品供给都是以“输血”式为主导模式,也就是由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农民提供相应的精神资料、精神产品或者其他优惠政策,其本质是为了促进当地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产出。但随着时间延长,这种单纯的供给模式不但无法促进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品的多样化,而且会带来资源浪费等社会问题,从而导致“造血”式文化产品供给模式应运而生。所谓“造血”式供给模式,就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资源投入,鼓励农民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文化产业和产品输出的主体,从精神产品的坐享其成者转化为主动参与乃至创造文化和精神财富的群体。

毛泽东同志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2]。这意味着在精神产品供给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外部因素,适当“输血”,给予不同地区的农村群众资金以及物质帮扶,而且要从农村群众自身因素出发,逐步提高各地区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成能力,增强各地区农村群众的自我效能感。实现农民精神富裕不是一时的问题,政府只有以内部“造血”为主,不断巩固外部“输血”成效,并进一步扩大内部“造血”,才能提升农村地区群众的劳动生产力,提高农村地区群众的扩大再生产能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二、增强农村地区人民志气,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先扶志”[3]。“扶志”指的是消灭贫困群众脑袋中的“等靠要”等消极落后想法,增强广大农村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勇气。

引导群众树立“劳动光荣、艰苦奋斗”的理念。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4]。随着劳动发展,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在彼此的交流互动中,人类社会也随之产生,人的发展也只有在劳动这种人所特有的创造性活动中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我们要树立“劳动光荣、艰苦奋斗”的理念,破除农村地区部分群众不想劳动、不愿劳动、不想奋斗、不愿奋斗以及“等靠要”等消极落后思想,帮助农村地区的群众在艰苦奋斗中树立“热爱劳动、享受劳动、劳动光荣”的理念,使农村地区的群众成为乡村精神文化财富建设的主体力量。政府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使其在劳动中不断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乡村共富兼顾效率与公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便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也就是说,乡村振兴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社会不公平的问题,但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中,必然涉及时效性的问题,也就是效率问题。效率和公平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和目标指向,效率意味着乡村振兴要用少的成本获得大的收益,公平意味着每一个群众都能实现富裕。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5]。人的本质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这就意味着要想实现公平,必须考虑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性。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只有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才能增强贫困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贫困者一旦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获得了自主权,他们就会成为最坚定的战士[6]。

三、提升区域文化教育质量,推动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扶智就是提升贫困人民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提高贫困人民的素质,进而实现贫困人民内在“造血”,摆脱代际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这也意味着实现精神富裕必须要大力发展区域文化教育。

教育质量发展常常会形成地区马太效应,也就是发达地区教育投入多,则教育质量高,教育质量高进一步带来地区繁荣;而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少,导致教育质量低,教育质量低进一步导致地区落后,形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这种马太效应,实际上也是一个“穷”和“愚”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一是西部地区小学净入学率低。从2020年小学净入学率来看(见图1),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尚未达到100%的入学率。东部地区的北京和上海受户籍政策影响,小学净入学率较低,分别为99.62%、99.96%。排除这两个省份,东部地区的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净入学率均达到100%。西部地区仅内蒙古和宁夏两个省份的净入学率达到100%。2020年,全国小学入学率为99.96%。东部地区除北京、上海外,仅有河北、辽宁、海南未达到全国平均入学率,分别低于全国平均入学率0.06%、0.08%、0.03%。西部地区有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六个省份未达到全国平均净入学率,分别低于0.04%、0.02%、0.05%、0.09%、0.03%、0.12%。上述数据说明,即使在小学教育阶段,相比于发达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也会有大批儿童不能入学,或未在相应的学龄阶段入学。二是西部地区师资匮乏。从2020年东西部地区各级学校教育生师比来看(如图2),普通小学东西部生师比差距不明显,甚至西部生师比低于东部的0.07。但从初中往后的教育阶段来看,东西部生师比差距比较明显,且西部明显高于东部。初中生师比,西部高于东部0.76。普通高中生师比,西部高于东部1.90。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西部高于东部6.23。普通高校(包含本科院校和专业院校)生师比,西部高于东部1.33。上述数据表明,西部地区的师资配置在初等、中等、高等乃至职业教育阶段均低于东部地区,特别是西部的中等职业学校存在严重的师资匮乏问题。三是东西部教育经费分配不合理。从2015年到2019年东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分配情况(如图3)可以看出,东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相比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从2015年到2019年,中部地区的教育经费分别是西部地区的1.84倍、1.83倍、1.84倍、1.88倍、1.94倍。上述数据皆表明,要想推动区域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政府只有大力加强西部文化教育建设,让教育资源向西部倾斜,增加奖学金、助学金的金额和数量,大力发展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鼓励优秀师范生到西部就业,才能改变西部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使西部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内生性“造血”。

图1 东西部地区小学净入学率

图2 2020 年东西部地区各级学校生师比(教师人数=1)

图3 2015 年—2019 年东西部地区教育经费(万元)

综上所述,实现农民精神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因此,政府要从不同区域农村人口精神现状出发,充分考虑地区、环境、人口的差异性,做大做强做优乡村文化产业,满足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时,政府既要增强农村地区人民的志气,使农村地区的人民能真正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也要注重效率和公平,保障农村地区人民文化生成的积极性,还要加强不同区域的文化教育建设,实现区域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入学率共同富裕文化产业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2020年我国在校生2.89亿人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从小学入学率和师生比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特点
全世界都在扩招
总编数据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